中国作家网>> 研究 >> 文学门类研究 >> 正文
在实际生活中,电影评论者不止是不能与创作者交朋友,好像也不宜与一些电影企业、电影机构的人交朋友,或者去和他示好。因为,他们总多少有些急 功近利,每部作品、每部片子总要人都说好,说创作不容易,要宽容,而且市场、经济唱主角的时候他们难免有一种君临天下的心态。作为评论家、理论家、史学 家,还是做“自甘边缘型”比较好,既干净,又保险。
中国电影不需要红包导向,不需要行政导向,但是需要创作导向,需要批评导向,尤其需要展现科学风范和批评良知的电影批评者发挥作用。
文艺批评、电影批评的标准不仅应该有,而且应该是客观的。不能受外来的人为的、运作的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受一些人的主观好恶的影响,还是要力求客观、真实、科学。电影批评应该展现出科学的风范。
但是,也不能片面强调批评的客观标准。批评家作电影评论,贯穿着一个心态和价值观念,这个心态和价值的基座和出发点,就是批评的良知和使命感。 你从事电影批评,从各自不尽相同的价值观念作出尽可能科学的判断和评价,进行这样的批评活动,是在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也是在用自己的观点为自己造形。
对于批评家来说,责任是无论如何也无法逃避的根本。
这些年,中国电影国内市场始终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快速发展。在票房规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进入200亿、300亿、400亿时代的时候,人 们不能不为中国电影改革的成就骄傲、自豪。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影生产国、第二大电影消费市场,而且离北美这个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就只有一步之遥 了。这显示出中国电影充满生机与活力。现在的影坛很热闹,人们什么样的电影好像都能看到,而且什么样的关于当下电影文本的评说都有。导演新老交替,刚刚过 去的2015年,不少人说是中国电影新力量崛起的重要年份。对“70后”、“80后”以至“85后”来说,大家都希望他们能够接受扛票房的考验,仿佛是检 验、检阅他们市场能力最重要的一方面。但是,这真的最重要吗。票房就是一切吗?艺术和审美上面貌各异、各领风骚就不重要?像侯孝贤、许鞍华等人在创作中所 反映的内心深处始终是一个贵族就不行?这个时候,我想,电影批评不能缺位。电影批评者有他的担当的要求。在市场、惟票房和产业化的一体化、大一统的气氛 中,我们的电影批评家为什么不可以展现出更多的理性和主体色彩,表现出自己的独立个性、殊异风格,多强调一下自己的主观尺度和自我意识?为什么不可以将创 作者、管理者、观众中的市场、类型、口味和票房规模那份不胜负荷的沉重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把他们解放出来?在可能会导致单一的不利于电影业的繁荣和发展的 趋势中坚决地走出来,不妨去大声棒喝,并为他们附送一个新希望。
面对快速发展的电影形势,虽然搞评论的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力量,去影响别人的创作,别人的生活,但是,高明的批评,文艺批评家的审美观照和认真 积极的批评、评论,构筑沟通创作者、观众、评论者的联系和交流的桥梁有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其中电影批评不能扮演消极被动的角色,要以积极的主体性,和 创作一道,共同构成、维护电影创作的格局和意义。
这意味着电影批评要进一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需要从多方面形成自觉:
一是批评的眼光。文艺批评是有目的、有指向性的活动。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的任何有意识的心理活动都有其选择性和指向性。文艺批评、电影批评也是这样。所以我们说文艺批评渗透着批评者的选择意义和主体意识。电影批评也有一个眼光问题。
二是回到影片。对于电影来讲,有人说2015年是个IP大年,青春爱情题材还是很火,玄幻、鬼妖、冒险、特效类型的IP电影也越来越多。所以就 像“拉辛存在于对拉辛的阅读中,除了阅读,没有拉辛”一样,判断电影的发展和影片价值高下,可能跟它是原创还是IP转化、改编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从具体 的影片、具体的作者及创作因素的考量出发。
三是电影批评,就像其他的文艺批评一样,也离不开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和体验感悟。普希金说过:“哪里没有对艺术的爱,哪里就没有批评。”(《论 批评》)倘若没有对艺术的热爱,没有对影片的热情关注,没有对影片的真切的充满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美学批评,又哪里会有真诚、严正的批评,哪里会达到批评者 的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的高扬和批评个性的实现呢?倘若没有真情实感,不充溢着批评的激情和勇气,又哪来的生动感人、积极诚挚的电影批评?可以说,和文学批 评相似,电影批评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情感活动,情感因素贯穿于批评家的欣赏、认知、感受、体验、联想、想象、推理、评断之中。
2016年是华语片享受进口片配额限制政策便利的最后一年,因此,一方面要看到电影市场发展的巨大成就,看到创造中的激情、能量、胆识;另一方 面,也要看到佳作数量堪忧。比如,好口碑的电影确实很少,类型电影一窝蜂;国内市场几家欢乐几家愁,票房畸高畸低,忽高忽低,规律几乎很难寻觅;国内影院 平均上座率还不足百分之二十;中国电影在内容生产、业态转型、投融资模式、海外营销、华语电影融合等方面与美国,与发达国家的电影产业还存在一定差距,进 一步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迫在眉睫。
对这些问题能视而不见吗?所以,电影批评者,要是电影界中最清醒、最自由和最有所坚持的人。在有了政治标准(或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把握、要 求,有了真善美标准、历史标准和美学标准这样的统一和结合的自觉以外,批评者的情操、素质和独立人格也很重要。文艺批评,还是应该远离热闹,远离浮躁。
这就是人品,是一个职业操习问题。我们相信评论,但更相信人品,相信职业操守的力量,相信怀有独立、深邃的良知、眼光和严正的科学风范、价值观念的重要。
一个文艺生态链中,批评是其中重要的环节与链条。对于电影来说,为保持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爱护、保护国产电影,不应是不能批评。现在中国电影进入400亿、500亿时代,也不是只需要唱赞歌。
对于电影来说,当下就是未来。电影发展得实在太快了,在做大力肯定的同时,也应有所警醒,这比起其他门类艺术尤显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