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少儿 >> 动漫 >> 正文
这个专栏,一直是由沈雪音来撰写的,但是这一期却要由我来代笔,内容是纪念沈雪音,一位年轻的动画人,因为她永远不可能再给我们写稿了。
7月14日下午,我接到来自雪音微信号“越川川”的微信,没打开之前隐约看到雪音不能再写稿之类的字样,以为她的工作有了变故,今后可能会比较忙碌,没时间再写稿了。没想到打开微信,才发现是她母亲在中午发来的:“雪音再也不能写稿了,她上周六离世。”当时我一下就蒙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在那里呆坐了半天。
一个好端端的人,一个每月定期给我交来稿件的作者,一个在7月2日交稿的同时还提醒我“注意防暑”的朋友,怎么忽然间就没了?
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我的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干不下去。开车出去,随便停在某处,下来漫无目的地游荡,回忆着自己与雪音交往的点滴。
我与雪音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相识的,其时她已大学毕业,在动画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却因长期操作电脑患上了“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据说这是动画人群中常见的职业病。为此,雪音暂辞工作,在家休养。
当时我已为《文艺报》“少儿文艺”栏目的“动漫专版”组了一段时间的稿件,当时就问她是否有兴趣写稿。这个版的文章不好组,因为文笔好的作家大多不懂动画,而熟悉动画的人们却不擅长用文字来表达心声。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个版的文章以专栏形式居多,这对作者的要求就更高,无论是文章质量和交稿时间都比较严格。所以,一开始我也不敢贸然约雪音写专栏,而是约了一篇“朝花夕拾”,这个栏目是作者对某个动画作品的直观感受,相对简单。而且我告诉雪音:不用着急,等手好了再说;但她说没关系:点鼠标不行,用左手打字没问题。我注意到她吃饭时也是暂用左手。
雪音很快交来一篇《音乐让画面起飞》,我读后感觉不错,稍加修改即可使用。于是我决定约她写专栏,自2011年11月起。其时“动漫焦点”主要介绍和评述国外动画作品,我就让雪音主要介绍和评述国内动画作品,专栏名是“动漫时评”。
雪音的稿件,开始时质量不是很稳定,有时需要修改很多。但她很认真好学,逐渐的,需要修改的地方少了,甚至几乎无需做任何改动。在张扬自己观点的同时,雪音的文笔变得成熟起来。
从今年开始,雪音的文笔突然变得成熟老练,指点江山,运笔自如,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把句子拆得很短,从语气上能够感觉出作者的一种强烈自信。雪音有时做的甚至有些过了,句子被拆得过于零碎,所以我改了不少,并打算提醒她稍加注意;没想到在接下来的一期里,她自觉地减少了这种方式——结果既保留了独特风格,又满足了常规要求。我真觉得她愈发成熟了。
仔细想想才发现,我与雪音居然仅见过那一面,后来所有的联系都是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和微信。但我一直在关注她,知道她后来读了研,毕业后找了新工作,由衷地为她高兴。其实在她读研期间我就想找机会与她吃一次饭,在她工作之后我又想找机会与她吃一次饭,与她好好聊聊,不限于谈动漫谈稿件,也想与她谈谈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我这人一向拖拉,总想着时间还多得是,从雪音的邮件里我又感受到她写稿的热情,所以坚信我们的合作将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其实她早已病了——这两年来,她是以怎样一种毅力在写稿,又是以怎样一种积极的态度在面对人生!
雪音走了,年仅31岁,我实在无法接受这一事实。雪音的本科专业是环艺设计,研究生专业是软件设计,动画全凭爱好和自学。雪音生前一直盼望能做一部自己的片子,用动画来昭示自己的观点,可惜心愿未了,抱憾而去,令人唏嘘不已。我岁数已经不小,各种坎坷也算经历了很多,可时常还会情不自禁地从心底发出一种中学生般的幼稚疑问:既然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为什么还要给我们那么多的痛苦和不幸?
在结识雪音之前很久我就知道她,知道她的小名叫“末末”,知道她自幼喜欢动画。很多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在她母亲的办公室里,看到柜子上贴着一张稚嫩的铅笔画,但画面上的哆啦A梦却栩栩如生,落款是“末末七岁画”。
谨以此告慰雪音年轻的灵魂,但愿天国也有她所热爱的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