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诗歌 >> 重点推荐 >> 正文

如何邀请孩子进入诗歌的密林

//m.zimplifyit.com 2015年10月19日14:31 来源:新京报 冷霜
《雪晚林边歇马》 文/(美)罗伯·佛洛斯特图/苏珊·杰佛斯余光中译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6月《雪晚林边歇马》 文/(美)罗伯·佛洛斯特图/苏珊·杰佛斯余光中译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5年6月

  儿童感知世界的方式天然具有一种诗性,他们用非功利的眼光看待世界,对事物的表象和细节表现出更多的兴趣,在逻辑思维和理性尚未充分发展之前,他们常常通过感觉、形象和联想来把握这个世界,波德莱尔《通感》一诗中所写的“香味、颜色和声音都互相呼应”,对儿童的心灵来说怕是再自然不过。然而,尽管如此,要让孩子理解诗歌却并不那么容易,尤其是现代诗,因为其中隔了一重语言的中介。

  以绘本的形式,重新借助形象来帮助孩子进入诗歌,是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这方面,美国插画家苏珊·杰佛斯的《雪晚林边歇马》做了很有益的尝试。乍看到这本绘本时,会有惊艳的感觉:雪中的森林明暗交错,风格清新画面细腻,布满细节,真是值得大人与孩子一起慢慢读,一同进入佛洛斯特这首诗歌的雪中密林。

  苏珊·杰佛斯的匠心

  《雪晚林边歇马》是美国现代大诗人佛洛斯特最有名的抒情短诗之一,它语言质朴而意味隽永,格律的整饬使它便于记诵,朗朗上口,在美国可谓家喻户晓。在用图画呈现这首诗的诗意时,苏珊·杰佛斯表现出的匠心可以看出她对儿童的心理和认知特点的体贴。

  首先,她以黑白灰的素色来描绘构成画面主体的自然界,而人物则以彩色出之,既强化了雪景的视觉感受,也更好地帮助读者的视线聚焦,从人物的姿态和动作出发感知图像内容,进而理解诗的涵义。而且,她很善于表现事物的明暗光影,让“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的雪景在她笔下变得极富层次感而丝毫不显单调,仔细阅读还会发现,整个绘本的一帧帧图画虽然不乏连贯性,构图的视点却非常多变,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女画家似乎极力想将雪中密林的各种形态都绘于一炉。

  最有趣的是,她在其中还用心地刻画了冬天的森林中种种鸟兽的面影——它们才是森林真正的主人。它们警觉的姿态和表情为画面增添了动态,也使得画中的森林在孩子的心目中留下原诗也意欲表达的那种神秘感,当小读者从淡笔勾描的灌木丛中辨认出隐匿其间的一只又一只灰兔,或者从深黑树干和积雪的枝条背后发现一头昂首竖耳的野鹿时,一定会很惊奇而又很快乐吧?赶路人策马进入林中,放松地躺倒在雪地上,当他起身,雪地上的痕迹就像一个带翅膀的天使。而当赶路人重新驾着马车离去时,突出在画面中央的,是错落地栖于树枝的一群鸟雀,它们静静望着远去的马车,仿佛在森林重归寂静之前,流露出它们的不舍——这真是很有童心的一笔。

  更重要的是

  让孩子喜欢并记住这首诗

  佛洛斯特是个复杂的诗人,早有研究者指出他的诗往往在单纯的表象下深藏着某种幽暗意识,这首诗中“又暗又深真可羡”的森林,作为喻象也同样有这种幽暗意识的隐现,而在苏珊·杰佛斯的诠释中过滤了这一层,显然是考虑到儿童读者的接受需要。同样的,诗中的“有约在先”,其内涵也相当丰富,在这个绘本中则被诠释为家人的等候,指向的是责任感和家庭的温暖。这样的诠释是必要的。当孩子喜欢并记住了这首诗,也许会在很多年之后,如同在画面深处发现那些潜藏着的小动物一样,蓦然意识到诗中隐含的更深邃的哲理空间。

  读了这样的绘本,不禁会想象和期待,也有那么一天,有同样出色和用心的本土画家,也能把汉语诗人,尤其是现代诗人的优秀诗作画成可以给孩子读的图画书。仅有“给孩子的诗”也许还不够,还应该有更多这样的给孩子的诗歌绘本,让他们的童年的视野中,以可及的方式领略诗歌的美。

  雪晚林边歇马

  (美)罗伯·佛洛斯特

  余光中译

  我想我认得这座森林。

  林主的房子就在前村;

  却见不到我在此歇马,

  看他林中飘满的雪景。

  我的小马一定很惊讶,

  周围望不见什么人家,

  竟在一年最暗的黄昏,

  寒林和冰湖之间停下。

  马儿摇响身上的串铃,

  问我这地方该不该停。

  此外只有微风拂雪片,

  再也听不见其他声音。

  森林又暗又深真可羡,

  但是我已经有约在先,

  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还要赶多少路才安眠。

  ■ 解释

  余光中谈《雪晚林边歇马》

  佛洛斯特(Robert Frost, 1874~1963)是雅俗共赏的美国大诗人。这首《雪晚林边歇马》不但是他的名诗,也是现代英文诗中公认的短篇杰作,经常列入教科书与诗选,流传至广。

  此诗之难能可贵,在于用语单纯自然,格律整洁完美,意境深入浅出。原文107字,单音节的字89个,双音节的字17个,三音节的字只有一个,没有一个字会难倒学童。这情形在英文现代诗中极为罕见。

  至于格律,每行一律八个音节,重音落在第二、第四、第六、第八音节:这样的节奏叫做“抑扬四步格”(iambic tetrameter)。押韵别出心裁,每段的第一、第二、第四行互押,例如首段这几行末的know, though,snow。至于第三行,则留到下一段才和它的一、二、四各行互押,例如here,queer,near,year。如此交错呼应,直到末段才又合为一体,四行通押。全诗16行的韵脚,依次是aaba/bbcb/ccdc/dddd,接得真是天衣无缝;当然,要在中文里照样译出,也就不易。

  因为每行规定是八个音节,所以第三段第三行的sound's本来是sound is,为了必须减少一个音节,就并为一个音节,成了sound's。同理,第三段第二行的there is就不可并为there's,否则就只有七个音节,不符规定了。

  要体会这首诗,可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纯粹的田园抒情,描写冬天雪景之中略带叙事,有点像中国的古典诗或者水墨画。

  第二个层次是人在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矛盾与抉择。所谓矛盾,是指流连美景与守时赴约,不能两全兼顾。人虽然渴望亲近自然,却也不能自绝于社会。所谓抉择,是指诗人欣赏雪景之余,终于记起与人有约,只好重上征途,回到人间。提醒诗人勿忘人间事的,是那头忠诚而勤劳的小马。小马拖车,正是责任在身的象征。

  第三个层次更进一步,似乎有宗教的意味。细读此诗,处处似乎有死亡的影子森林又暗又深,似有死亡的神秘;冰湖更含死亡的坚冷;偏是一年最暗的黄昏,诗人的马车竟在其间停下,而且觉得这情景居然“可羡”。但是,你听,一声铃响敲破了天地的死寂,而且点醒诗人,说,你在世间尚有许多任务,许多未了之缘。马铃铛在这整幅雪景之中,代表的是“非自然”产品,叮当一声,正暗示百工协力的人间。于是诗人重拾长途,准备在“安眠”(寿终正寝)之前,完成自己的任务。

  这看来,此诗一开头所说的“我想我知道这是谁的森林”,这谁,岂非冥冥中的造物主吗?造化无所不在,固然不知是何人在欣赏雪景,但欣赏的人却隐隐感到神的力量。这第三个层次说来较玄,小读者们长大后自会领悟,目前倒不必急于探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