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诗歌 >> 作品评论 >> 正文

对话与审美的先锋诗学建构

——评《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

//m.zimplifyit.com 2015年11月11日13:09 来源:光明日报 刘波

  经过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90年代诗歌在整体上趋于沉寂,与过去诗人们的张扬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从活力上看,也少了先锋意识。然而,那些仍然在坚守的诗人们,他们的潜伏性写作属于另一种先锋,这种先锋性不是扬起反叛和颠覆的大旗,而是专注于内在的、隐秘的现代性创造。也许是因为表象的边缘化,20世纪90年代诗歌当初并未能引起多少重视,而随着新世纪诗歌地图的纵向铺展,20世纪90年代诗歌越发显现出了其重要性。罗振亚的专著《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就是立足于此时段先锋诗歌谱系的建构,不仅聚焦于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语境、民间群落和诗学观念之争,而且更注重审视个体的写作价值与整体的精神容量,从而对这一诗歌断代史作了最全面与丰富的理论总结。

  20世纪90年代诗人们更在意诗歌的本体性探索,这也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化写作”风潮。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罗振亚从个体洞察整体,由现象透视本质,这种富有挑战性的进入方式,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观察20世纪90年代新潮诗的重要通道。在研究方法上,他提出了“三结合”道路:“历史研究与美学研究结合、宏观概括与微观剖析结合、系统研究与分层研究结合。”此点至关重要,由“三结合”道路,他才真正回到20世纪90年代的诗歌现场,去捕捉时代的美学伦理,去探寻内部的复杂脉络。伴随着社会的整体变革,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诗歌美学转型,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为诗人们从青春期困惑向成熟写作的过渡。基于此,罗振亚是将20世纪90年代新潮诗当作一个动态的研究对象,而非将其作为静态的文学景观,他更为强调在文学史意义上对其进行定位,这样,研究也就自然呈现为历史性、多维度和立体感。

  在贯穿了比较视野的前提下,罗振亚对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回访式研究,是以20世纪80年代和新世纪诗歌作为前后参照的。20世纪90年代的小说和散文,总体上呈现为消费主义倾向,但诗歌在这种态势下恰恰与其他文体拉开了距离,尤其是它的“无用”性让诗人们能于浮躁的时代沉下来反思自己。在传承了20世纪80年代的民刊策略后,90年代诗歌的“个人化”特征更为明显,而“叙事性”的开创,既打破了先锋诗歌依托抒情的固定格局,也为诗人们的写作拓宽了思路。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有过“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写作”的论争,但这样的分化和重组,一方面是20世纪90年代新潮诗发展的必然,另一方面又可能促进了新世纪诗歌的复兴。与此同时,女性诗歌的出现,让身体诗学成为了一种创作的自觉;70后诗人的登场,则为新世纪先锋诗坛提供了新鲜血液,也让代际写作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文学。《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对这些方面都作了详尽分析,并提出了很多值得我们继续深思的精彩之论。

  如果说,本书在整体上对20世纪90年代新潮诗的美学向度和精神转型有着深层归纳,那么,罗振亚选取于坚、伊沙、张曙光、西川、王小妮、翟永明等诗人进行个案研究,则更是意义非凡。这几位诗人大都曾经历过20世纪80年代的先锋诗潮,他们在90年代的诗歌成就,还是在于自身的坚守与突围。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创造者,他们都有各自的美学追求,在文本中突显的个性,也在罗振亚的“个人化写作”研究中得以落实,这对于全面认知20世纪90年代及其之后的诗歌,当是更具体和有效的突破口。

  任何有承担精神的学术研究,都不会满足于表面的梳理,而以个性化的表达解析出文学观念与美学思想的变化,才更显价值和力量。罗振亚即以自我的求真意识,在诗学研究中逐渐抵达了这一高度和境界。在《1990年代新潮诗研究》这本专著里,他是以对话的姿态在解读诗人个体,以开放的心理来认知诗歌群落,在向内转中去挖掘20世纪90年代诗歌的“流变规律”。他在平衡整体与局部时尽力做到了研究的客观、公正,这既有利于检视一段诗歌历程,又可丰富当代诗歌史写作,更重要的是,此一研究能给予后来者以方法和思想的启迪。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