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新书推介 >> 正文

回望的目光 深入的探索——读《回望东方主战场丛书》

//m.zimplifyit.com 2015年11月27日10:16 来源:董保存 狄 敏

  新时期以来,海内外出版了大量抗战题材的“非虚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中华大地上曾经的苦难与辉煌、流血与胜利。抗日战争 胜利50周年的时候,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抗日战争纪实丛书》,是全面反映抗日战争的宏大叙事作品,洋洋23卷,既有正面战场的血腥,也有敌后战 场的拼杀,既有统一战线的磨合,又有国际舞台上的外交……丛书曾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赞许。

  时光流转,白驹过隙,转眼20年过去了,当年参加抗日战争的那一代人已经是寥若晨星,而我们面对的读者,是数以亿计的“80后”和“90后”, 因此,这次抗战题材纪实作品的出版应该有“70年后的高度,70年后的回望,70年后的思考”。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解放军出版社策划出版了《回望东方主 战场丛书》,其中包括《苏联出兵东北》《诺门坎1939》《中日秘密战》《游击战之光》《汉奸现象剖析》等。他们力求在汗牛充栋的出版物中,发出独特的声 音,成为抗战图书出版这场大合唱中别具一格的音符。

  这套丛书的特点之一是突出了站在70年之后的回望。回望胜利,可以增强信心;回望挫折,可以铭记教训。我们可以在回望中警醒,可以在回望中找到镜鉴。这种回望意识,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都是至关重要的。

  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是曾经多次被书写过的重大军事事件。在国防大学教授徐焰所著的《苏联出兵东北》一书中,这次大规模军事行动, 既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所说的“老大哥的无私支援”,也不是60年代末和70年代所说的“新沙皇大国沙文主义的赤裸裸的暴露”,而是依据大量 史实和新披露的档案材料,追溯和再现苏联出兵的前前后后——历史上的日俄之间恩仇宿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雅尔塔协定”的签订与执行;之前的德黑兰会议 上,西方大国首脑撇开中国,为划分世界势力范围的明争暗斗;苏联三路大军实施突然袭击的战略战术等等。

  由于是70年后的书写,作者的笔调显得越发冷峻和真实,对重要的历史人物,也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描写和剖析。比如斯大林如何站在国家和民族的立 场,站在世界格局变化的角度,决策要不要出兵东北,何时才是最好的时机?同时也不忘写出,1945年9月3日,斯大林在莫斯科红场上庆祝战胜日本的演讲中 说过的那段话:“日俄战争中俄国军队的战败,在我们俄国人的心理上铭刻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俄国人民确信而且期望,打败日本并消除污点的一天总会到来的。 我们老一辈等了40年。”而蒋介石在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时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也写得惟妙惟肖……作者不回避矛盾,直面回答人们的重大关切, 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的始末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回答了苏联为何出兵、为何选在这样的时间出兵、当时是怎样决策的等问题。

  这套丛书的另一个特点是发现和开掘。纪实类作品的生命,就是要有新的发现和开掘。近些年表现抗日谍战的影视剧很多,但是,以非虚构文体纪实谍战 的文字则相对偏少。长期研究中国秘密战线历史和文化的郝在今集数年之功,查阅大量中、日文文献资料,其中包括日本高级间谍、中共秘密情报员中西功和西里龙 夫等人的回忆录,以及东京警视厅审讯中西功的笔录,并对100多位当年隐蔽战线上的人物进行“抢救式”采访,挖掘历史深层的秘密,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深 入探寻当事人的心理动机。中西功身为日本人,在日本对华发动侵略战争时站在中国一方,主动寻求中共的领导,为抗日战争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要 贡献。其中关节,非“信仰”二字不能解释。他为中共提供情报从不拿报酬,党组织经费困难时还以个人积蓄相送。他同时深爱着日本和中国。在东京法庭上,他反 驳“叛国罪”的指控时说:“制止日本侵华战争,能使日华人民从毁灭性的灾难中解脱出来,实现日华和平和日华世代友好,这是两国人民的莫大幸福和根本利益所 在。”——这样的呈现,使东方主战场的中日秘密战的书写比以往更加深入和立体。

  我们强调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们是怎样砥柱中流的,在过去的纪实类作品中已有不少描述,但 这套丛书中的《游击战之光》则有了新的开掘,找到了新的亮点。八路军开赴山西和华北之后,抗日战争怎么打?敌后战场如何开辟?如何估计战争的发展形势?如 何决定抗日的战略方针,进而扭转被动抗日的危难时局?不仅国共之间,就是在共产党内部也看法不一,意见纷纭。毛泽东在这样一个紧要的历史关头,基于对于中 日双方的国情与军情的深刻洞察,对于国共双方党情与军情的正确把握,以及对于自红军创建以来的革命战争经验的独到总结,及时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争”的战略方针。这一战略方针,被白崇禧概括为“积小胜为大胜,以时间换空间”,逐渐成为“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的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思想,并最终赢得 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游击战之光》具体而细微地呈现了毛泽东游击战争军事思想的形成与确立的经过,以及由上到下地成为我党我军八年抗战的战略方针的历 史过程。《游击战之光》从宏观到微观,从高层与基层的有机配合上,都作出了总体性的勾勒与具象性的描绘。

  这套丛书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面抗日战争中的中华民族之痛。我们回望东方主战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汉奸现象”。这些败类,令中华 民族汗颜。让现在的年轻人难以置信的是,抗战期间汉奸和伪军的人数大大超过了侵华日军的总人数。其中有汪精卫、周佛海这样的大汉奸,也有草根阶层的小汉 奸,还有数以十万计的伪军(“皇协军”)。他们认贼作父、卖国求荣、助纣为虐,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世纪之问。作为《回望东方主战场丛 书》中十分独特的一部,《汉奸现象剖析》从多个侧面,对这个巨大的群体进行了独特的解构和拷问,尝试回答了为什么汉奸数量如此之多,为什么政治、经济、文 化、科技等领域的汉奸层出不穷,为什么越是大的汉奸越不认罪等问题,同时分析了产生汉奸的社会土壤和文化背景……

  因此,我们可以说,《回望东方主战场丛书》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出版物中是一套有新发现、新视角、新高度的图书。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