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书香中国 >> 新书推介 >> 正文
《再见大师》,梁实秋、许倬云等著,岳麓书社2015年6月出版
“要估定人的伟大,则精神上的大和体格上的大,那法则完全相反。后者距离愈远即愈小,前者却见得愈大。”这是鲁迅在他的杂文名篇《战士和苍蝇》 里引述过的叔本华语录。这本《再见大师》呈现的,正是愈远愈见其大的一辈近现代文化先贤的人生行迹和精神形象。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 苏曼殊、胡适、刘半农、林语堂、傅斯年、罗家伦、朱自清、老舍、沈从文、梁实秋、顾颉刚、张大千、齐白石、董作宾、李济、王云五、蒋廷黻,20余位活跃在 近现代中国学术界、教育界和文坛、艺苑的大师,在他们的弟子、家人、朋友的忆述中,一一重现风采。与一般类似主题的文集常充斥故事演义和传记改写的篇章截 然不同,《再见大师》所收的43篇长短文章,均选自台湾以“为史家找材料,为文学开生面”而著称的严肃专业刊物《传记文学》。各文叙述、品析所取的角度和 层面,以及笔墨的繁简和文采的浓淡,不尽一致,但内容取材绝大多数都出自作者与传主近距离相处往来的亲历亲闻。因而,文中多的是生动、真切、实在的细节记 忆,少有空泛随俗的溢美和拔高。“大师风度”“大师治学”“大师事迹”三辑的编排,既精当条理,又贯穿着凭事实说话的史家手笔和观人于微、见微知著的阅世 眼光。这使得有心的读者从书中收获的,不只有历史信息本身,更有面对和接受历史信息的一种深沉情态。
《古典传统》,[美]吉尔伯特·海厄特著,王晨译,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10月出版
《古典传统》是一本沉甸甸的厚书,不过,它厚得很有道理,也很有必要。600余页的浩繁篇幅,洋洋80万字、24章的宏阔架构,支撑起来、延展 开来的,是上起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全面衰落的“黑暗时代”,下至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世纪中叶,时间跨度逾1500年,空间覆盖英、法、德、意、美等西 方各国的一幅纵深有致的文学史图景。而最值得关注的,还在于贯穿了这一巨幅长卷式的文学史图景的一条问题主线:希腊-罗马古典文明传统,在经历公元后最初 几个世纪里的多方面摧毁的过程之中和之后,是如何免于彻底消亡,又如何在艰难的存续中不断地丰富、变异和分化,进而得到复苏的机会,并且益趋深广地播迁、 渗透开来,融入了欧美各语种、各民族众多文学文体和艺术流派的重要创作个案。恰如书名副题“希腊-罗马对西方文学的影响”所称,这不仅是一部以影响-接受 的视野展开的单纯的文学史,更是一个构型独特的、见证希腊-罗马古典传统非凡魅力的文学主题博物馆。它从纵向的历时性传播和横向的跨语际扩散这双重脉络 中,全面揭示了古希腊和古罗马传统在整个西方文学版图中深藏不显的种种“基因”谱系和“原型”印记。古英语史诗《贝奥武甫》在情节、场景上对荷马史诗的模 仿,中世纪法语诗体传奇从西塞罗、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等古罗马哲人、诗人作品中直接取材,但丁《神曲》对亚里士多德伦理、物理学说的观念框架和维吉尔 诗作意境构造的借取、化用,蒙田随笔最初源于对伊拉斯谟《箴言集》等时兴文体的因袭,而后者又承接了塞内卡等古罗马哲人的写作体例,以至19世纪以来批判 工业文明和当代基督教的一脉诗歌、戏剧和叙事文学潮流,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资源的全方位继承和多向度开发。所有这些知识细节,虽已随这部著作1949年 英文初版的问世,流布了66年,但今天从崭新的中译本读来,它们依然散发着旧学新知启人思悟的点点光彩。
《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美]理查德·内德·勒博著,陈锴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
当今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关系,已不单纯是专业的学术课题,更是与社会和个人的生活或远或近地牵连在一起的一层现实背景。从这个意义上讲,这本出自 国际政治理论领域知名学者之手的专著,不仅有供研究者阅读参考的学术价值,也有帮助非专业的一般读者对国际关系的历史与现状增进认识和理解的作用。书名所 示的主题“国际关系的文化理论”,标举了作者在全书中阐发、建构的用以把握和分析国际关系的新维度和新方法——基于由精神、欲望与理智三种动机的行为目 标、行为模式及合作、冲突、风险与等级、秩序等一系列行为效应的阐释。相较于确立在军事、政治、经济、历史这四重维度之上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传统方法, 以精神、欲望、理智三种动机的归因探究为基础的“文化理论”维度的国际关系研究,与其说是另辟蹊径,不如说是深掘到了其他四种维度的心理根基底层,着意于 为人类历史宏观视野里的大事件、大变局探明精神动力机制。循着这一方法,古希腊、中世纪、法国大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冷战之后及至21世纪初漫长 时段里国际舞台上的重大事件,尤其是冲突、战事等极端事件,得到了细密而有新意的梳理、阐释。
《中国的近代性:1840—1919》,王人博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6月出版
被称为民族痛史的一部近代史,封存在史册中和标记在物理时间上的长度不过70年,积压在社会心理和文化记忆中的沉重感,却几乎超过了一个半世纪 以来所有其他的历史段落。这也使重述、重审近代史,逐渐积淀成了一个共通于史学、文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等多重疆域的长线热门主题。这本《中国的近代性》, 按照作者自谦的话说,是“以前的一本小册子”,“如果现在来写或许会有些不同”。它无意于在历史学和思想史专著的天地里占一席之地,但它简约而条贯分明的 篇章框架——“受损的传统世界”、“西方的诱惑”“求生之道”“革命”“‘五四’思想”“历史的意义”,仍然清晰地显示了由远及近细致巡视历史画面的叙述 节奏和思考进程。在这之中,一路推展、步步抵近的观念焦点,正是书前代序《中国的近代性》里反复申论的一层意思:“中国的所有西方意义上的进步之路全都被 堵死了。当上层官僚的异议都成为禁忌,中国革命只能越来越向下层民众推移,‘下层革命’就成了中国抵抗(西方)的方式。而抵抗,则凸显了中国近代性的特 质”,“也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无路可走所以必须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