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文学理论 >> 正文

诗歌是一种情学

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发言选登

//m.zimplifyit.com 2015年12月18日09:2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李少君

  诗歌是一种情学,诗人们以情为学,情是内核,语言是手段,诗人以此为生,为使命,为一种生活方式。

  情,是人作为主体的一种特殊观照,再深入地说,即情乃心之凝聚之所、投注之处。心,是指人感受和思想的器官。钱穆先生称:心是主宰一切官能、指 挥一切官能的一种特殊官能。文化、艺术乃至诗歌,都是由“心”感受而生发出来的,《乐记》对此有精辟之论:“凡音而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 也。” “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艺术需要情深,深情才能产生艺术。这点类似爱情。心专注,才有情,才会产生情。爱情的本质就是专一,否则何 以证明是爱情。

  艺术之本质也是如此,艺术就是深入聚焦凝注于某种情感经验之中,加以品味沉思,并截取固定为某种形式,有如定格与切片,单独构成一个孤立自足的 世界,比如一首诗或一幅画。而阅读到这一首诗这一幅画的他者,又因其中积淀的元素唤起自身的记忆和内心体验,引起共鸣,感受到一种满足感,并带来一种超越 性,这就是美。这种感受,就像瑞典诗人特朗斯特罗姆所说的,“诗歌是禅坐,不是为了催眠,而是为了唤醒”,以己心唤醒他心。

  在现代社会,按现象学的细分,情感还可以衍生、变异,若将之细化,则“情”还可以分为情感(传统意义上的)和情绪,古典文学侧重点在情感,现代 文学关注点则在情绪。情感相对稳定,情绪则是瞬息即变的。现代人比较喜欢研究情绪,比如“畏”、“烦”、“焦虑”、“绝望”、“冷漠”、“快感”、“狂 喜”等等,情绪是时间性的,因而也是当下、此时、瞬息的,它在时间之流中突然涌现又迅速消失,只有闪电般的词汇能将之捕捉。

  关注情绪,是将传统情感细化的结果,这是现代性之瞬息万变决定的,是混沌中撕裂的一道缝,敞开,给人呼吸的空气,给人光亮与希望。情绪一度成为文学和艺术的中心内容,细节成为呈现情绪的主要印迹,细节主题化为当代诗歌和艺术的话题。

  在当代社会,情开始变得复杂多样,包括情的极端化或保守化,但仍然是文学和艺术的源泉。已故旅美学者陈世襄认为中国文学传统是一个抒情传统,强调情感上的自抒胸臆,“抒情精神”为中国乃至远东文学传统的精髓。

  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也认为,中国抒情诗擅长“从自然万象中提炼若干元素,让它们包孕于深情之中,由此以创制足以传达至高之境或者卓尔之见,以融入 自然窈冥的一幅图像”。屈原就有过“发愤以抒情”、“抒中情而属诗”的说法,抒既有宣泄的意思,又有编织的意思,所以,抒情,是情感的发泄,又可以理解为 一种工艺劳作形式,抒情既是一种情感反应,但作为诗歌创作方式,它又有技术因素,是一种艺术形式。

  说“抒情性”是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之特质。是因为中国人没有外在的宗教,所有的一切都落实在现实和人间,在“情”。这是中国文学的基因。

  惟有“情”,证明人来过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曾经停留过、生活过,被人记忆,以后还留下过痕迹,比如文字,比如艺术,或者保存在亲人、友人的回忆之中。方东美所谓“生命,情之府也”。

  确实,在中国古典文学和诗歌中,“情之一字,所以维持世界”,宇宙是“有情天地,生生不已”。天地是有情的,人间是有情的,万物也是有情的,所 谓“万象为宾客”、“侣鱼虾而友麋鹿”、“小鸟枝头亦朋友”等等。情,是人们克服虚无、抵抗死亡的利器。世界是一个集体存在、相互联系、同情共感的命运共 同体。

  张淑香称之为一种彻底的“惟情主义”,这种“惟情主义”认为世界万物都有着“一条感觉和感情的系带”,并且由古而今,“个体之湮没,虽死犹存, 人类代代相交相感,亦自成一永恒持续之生命,足与自然时间的永恒无尽相对峙相呼应”,从而超越死亡的恐惧,肯定生命本身的绝对价值。

  确实,人生在世,有何可以证明自己存在,唯情而已。

  李泽厚提出“情本体”的观念,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情”,他说:人活着,惟一真实的就是积淀下来的你的心理和情感。只有“有意味的情感”,才能消灭虚无。所以,回到日常生活,以“眷恋、珍惜、感伤、了悟”的态度,面对现实人生,“推动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   

  加缪也曾说过:“人是一种概念,脱离了爱情,这概念极短促”。

  我曾写过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题目为《致——》,这个“致”其实没有具体对象,类似一种宣告。算我对人生的一个看法,而这首诗,也恰好表 达了我视诗歌为情学的观念。全诗如下:“世事如有意/江山如有情/谁也不如我这样一往情深//一切终将远去,包括美,包括爱/最后都会消失无踪,但我的手 /仍在不停地挥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