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理论 >> 理论热点 >> 正文
要么是陈词滥调,要么是雷语连篇;要么是少了人气,要么是缺了地气……当下的某些文学批评,似有以下三种“病症”:
不说真话,没有可信度。不说真话,遇到问题绕着走,是当下文学批评的一大通病。人情批评、圈子批评、空头批评、好话主义,是批评界经常能够看到的现象。这样的批评掺杂了太多的功利目的。就拿某些作品研讨会来说,要么一味赞颂,好像世界几百年、中国几千年才会出现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要么就是说一些空洞无物、不咸不淡的大话、套话。还有的批评家满篇都是新术语、新名词、新概念,明明一句很明白、很简洁的语言就能说得很清楚、很到位,他偏要弯弯绕地说一些个个都不理解、人人都不明白的“鸟语”。这样的批评对作者来说,起不到半点磨刀石的作用,对读者来说,起不到一丝一毫的启迪作用,致使文学批评丧失了它本身应有的力度。
缺少体温,没有生命力。当下的文学批评,学院派占据强势,其“纯学术”的批评常常艰深晦涩,玄虚空洞,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很少触及复杂的具体的创作现象。在似曾相识的批评里,看到的是“能指”“所指”“俄迪浦斯”“镜像”“后现代”“后殖民”,看到德里达、福柯、本雅明、杰姆逊、萨义德等众多繁复、令人眼花缭乱的词汇。评论者经过一番概念的搬用,逻辑的推演,最后证明出了“每个人都有十个手指头”,绝对符合学术规范,可是艺术感觉呢?问题意识呢?貌似深刻的专业形式之下是贫血的内容与对艺术与现实感觉的极度匮乏。
一个好的批评家除了具备良好的理论素养,敏锐的艺术与生活感觉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脱离文本,没有针对性。不管是评谁的作品,有的评论家张口就来,直接把评张三的话搬到评李四的作品上。这种没有深入文本的批评业已成为当下批评界的一个令人担忧的缩影。
批评首先面对的是文本。对于批评家而言,他的一切关于艺术的思考和阐释,都只能从阅读做起,进入那个文本提供的世界,通过作家的描写和形容,细致地品味和体悟作家的用心立意,而且务必“细读”。当然,细读只是对精品而言,粗劣之作,是不必为此费神的。批评家不是先知更不是巫婆,他的经验来自于阅读,而并非察言观色。深入文本,有感而发,才不乏真知灼见。
作为一名批评者和研究者,不但要有学养,有见识,还要有眼光,有心胸,更要有立场,有操守,这样才能赢得文学批评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