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蒯陟文的头像

蒯陟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 06/21
分享
《民国里的宁夏》 连载

第四章 宁马军阀是如何炼成的:马福祥智擒蒙古叛王王德尼玛

1913年6月8日,基本没什么船只的黄河之上,忽然出现了一支由三艘大船组成的商船船队,从宁夏府城方向沿河向北,经过石嘴子后,往磴口方向行进。船上有一百多人,为首的,正是商人打扮的马福祥。

马福祥就任宁夏镇守使,到银川没多久,就接到了大总统袁世凯给他的任务:与蒙古王公王德尼玛和谈。

王德尼玛是什么人呢?

王德尼玛是伊克昭盟达拉特旗蒙古王公,戒工活佛,其地位在内蒙古喇嘛中,仅次于章嘉呼图克图活佛,各旗王公对他极为尊敬和拥护,有很大的号召力。他举兵反对北洋政府,屡屡取胜。

辛亥革命胜利后,全国局势并没有稳定,相反因为传统政治权威的丧失,新的国家权威又未建立,各地军阀拥兵自重,纷争不休,而边疆地区在外国介入之下,分裂倾向有加重的趋势。受俄国策动,外蒙古宣告独立, 活佛哲布尊丹巴宣布外蒙独立为“大蒙古帝国”,自称“日光皇帝”。沙俄立即宣布承认,并保证全力支持,然后和哲布尊丹巴签订了《俄蒙协定》,继而将矛头指向内蒙古地区,威胁袁世凯北洋政府签订了《呼伦贝尔条约》,将呼伦贝尔划为“特区”。随后,沙俄又策动了内蒙古哲里木盟王公叛乱,被北洋政府派兵平定之后,仍不死心,策划挑起更大的叛乱。

就在沙俄和外蒙古王公的挑拨下,王德尼玛于一九一三年组织了独立队,起兵叛乱。王德尼玛部下有两千多名骑兵,用俄国人接济的武器武装起来,彪悍善战,行踪不定,纵横在张家口以西的广大地区。

袁世凯派绥远驻军多次进剿,均遭失败。之后又派察哈尔都统何宗连率军征讨,却在苏及特旗以西的战斗中几乎全军覆没。

王德尼玛气焰更加嚣张,退至玛密以北河北,即今天内蒙五原、临河一带驻扎,率部攻城掠地,袭击官军,劫杀商旅,势力几乎遍及西蒙后套一带。

袁世凯又派大同镇守使孔庚率晋军进剿,王德尼玛利用黄河天险,阻止袁军去路,两军隔河对峙半年之久。

袁世凯在多次武力围剿不能奏效的情况下,令马福祥会同阿拉善旗札萨克(旗主)塔旺布里加拉,与王德尼玛和谈。

接到袁世凯的命令,马福祥不想和谈。王德尼玛是一个巨大的威胁,要稳定宁夏,稳固自己的地位,打通入京的交通线,也必须剿灭王德尼玛的叛乱。

但怎么才能剿除王德尼玛呢?马福祥虽然带着昭武军来到宁夏,但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呢?根据马鸿逵的回忆,这支部队“武器装备,漏缺不全,钢弹枪不及半数,余均为铅弹枪,炮是土药包炮,更无自动武器。官兵每日饱食终日,无所事事,赌博、酗酒、打架、吸鸦片烟,是经常的事。”

这支马福祥所倚靠的原始武力资本武备松弛,军纪涣散。

马福祥权衡再三,又吸取以前征讨难以取胜的教训,决定采取智取的办法:擒贼先擒王,只要抓到王德尼玛,叛乱自然就会消弥。

为了探听王德尼玛叛军的行踪,查看后套一带的地形,马福祥率领一百多名精兵,乔装成商旅,乘船顺黄河而下前往查探。

船队很快就到了磴口,这里属于内蒙古阿拉善旗的管辖地盘。马福祥的结拜兄弟塔旺布里甲拉亲王已经提前到了磴口,等待马福祥。马福祥到宁夏不久,就与满营将军常连和塔旺布里甲拉结拜为兄弟。塔旺布里甲拉听说王德尼玛往东蒙调兵助阵,准备对磴口用兵,便退兵四十里,严密防守。而磴口人心慌乱。

马福祥看到这种情况,急派马忠孝回银川传令,命马鸿宾、马鸿逵、马忠仓等人速率军队来后套,分兵防守路口要隘,并以马鸿宾节制各营,随时等候调遣。同时请塔王带旗兵协防磴口。

马福祥与塔王商议,请他派左旗班克总管安久与自己同行。安久,后套人民称之为安久大人,在蒙民中有一定威望,和王德尼玛齐名。之前,王德尼玛曾派人去招抚安久,安久以生病为由推脱了,并许诺严守中立,王德尼玛才作罢。马福祥认为带着安久,既可以利用安久的威望影响蒙古人,又可以防止安久被敌人利用而产生内乱。塔王即安排安久与马福祥同行,协助劝和。

部署已定,马福祥率船队继续前行,向汇德城(今临河县)行进。

当船队行驶到一个叫官渠的地方时,突然从河岸边的树林里冒出十几个响马。这些人见马福祥的船队行驶缓慢,似乎装载着不少货物,认为这是个发财的好机会,便提枪跃马,大声呵斥:“前面是什么人? 快快停船! ”

马福祥见是几个叛匪拦路,心想正好可以抓来,以便了解这一带的敌情,便命令手下士兵停船从旁边包抄,把十几个响马团团包围。看着一百多人手中都是毛瑟枪,十几个响马只好束手就擒,被五花大绑带上船,跪在甲板上听候发落。

马福祥亲自审讯:“你们是什么人,这么在河道之上公然抢劫?”。

为首的响马说:“我们是活佛王德尼玛的部下,我们上错了船,请大人息怒。”

马福祥装作不相信:“尊贵慈善的王德尼玛活佛身边,怎么会有你们这样龌龊的部下呢?拉出去毙了。”

“王德尼玛活佛就驻扎在附近一座喇嘛庙里,离此也就二十里路。我们真是活佛的仆人。”

看着这些人极力辩解,马福祥命人给松了绑,并向他们作揖道歉,说:“我是宁夏镇守使马福祥,久仰王德尼玛活佛大名。其实,我也早就有心追随活佛成就一番事业。今天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马福祥本就打算生擒王德尼玛,便把所擒获的骑兵全部释放,并归还兵器战马。然后找来安久,对安久密语一番,又安排安久和被俘的骑兵相见,派安久前往王德尼玛大营,劝说王德尼玛前来讲和。

安久得到了王德尼玛的热情接待。安久劝王德尼玛与马福祥进行和谈。王德尼玛见安久以身作保,而且是在自己的地盘上,认为自己兵强马壮,马福祥不敢造次,所以对马福祥的和谈诚意深信不疑,便同意和马福祥见面。

当天傍晚,王德尼玛没有带武器,只带他的参谋蓬索呼纳木嘉和侍卫官韩福海两个人来到马福祥的船上。二人见面,谈笑风生。

王德尼玛劝马福祥与自己携手合作,共同行动,共建大业。他狂妄地对马福祥说:“我已经拘押了不少商船,军队也逐渐调集齐全,准备先踏破前来进剿的晋军营寨,然后乘胜由水路袭击包头,然后整个山西全省可图。”

马福祥看出王德尼玛没有降意,但敌人军营尽在咫尺,也不敢贸然捉拿,只好假装称赞他的独立义举,好言抚慰,并建议说:“举事贵在得民心,你这里所扣商船,应该都放了,以昭义向。” 王德尼玛认为马福祥说得很对,便同意放了被扣押的商船。

马福祥邀请王德尼玛在下游汇德城相见,再次会谈,并多带重要人物来共商大计。王德尼玛高兴地回去了。

马福祥担心王德尼玛变卦,先后又派精通蒙语的都司景素娴和董继祖前往王德尼玛军营招抚,以甘言厚仪引诱王德尼玛再次进行和谈。同时派人持密函到驻扎在南岸阿善村的晋军将领谭统领处,要他严阵以待,作为策应。

景素娴和董继祖二人先后进见,王德尼玛并不怀疑。但他手下统领韩福海等人却都存有疑虑。董、景二人指天发誓说:“我军也受清廷厚恩,自应同心同德,共谋大事啊。”

第二天,王德尼玛派韩福海带人给马福祥送来十四只羊犒师,表示对马福祥的欢迎。马福祥好言相抚,继续引诱。

马福祥的船队到了汇德城附近。王德尼玛率二百精锐骑兵沿黄河北岸巡视,以壮声威。然后王德尼玛带领手下首领十四人和董继祖、景素娴乘小船上了马福祥的大船。

董继祖先上了船,悄悄地告诉马福祥:“王德尼玛有手枪。”马福祥迎接王德尼玛进舱,王德尼玛所率其他人也都带有刀枪武器,被其他船上的将士引领而去,热情招待。

王德尼玛跟着马福祥进了船舱,宾主落座,相互寒暄后,马福祥将自己去了子弹的佩枪解下,笑着递给王德尼玛说:“王爷请看,这把枪是我心爱之物,跟随我征战多年。今天见到王爷,心情十分愉快,我愿将此枪赠送给王爷当见面礼,请王爷笑纳。 ”

然后又表示要欣赏一下王德尼玛的手枪:“王爷的佩枪亦是宝物,可否解下让马某开开眼界? ”王德尼玛不知是计,很大度地掏出自己的手枪交给马福祥。

马福祥手下将领马万良忽然进舱说:“外舱有变,请速出弹压”。马福祥立即手持王德尼玛装满子弹的手枪站了起来,马万良猛地扑向王德尼玛,将其牢牢抱住,旁边的侍从士兵也立即上前将王德尼玛捆了个结结实实。

跟着王德尼玛前来的其他人见自家王爷被擒,急忙起身反抗,各船兵将开枪还击,击毙四人,生擒九人。

马福祥见王德尼玛已经捕获,情况紧急,立即下令快速开船,同时派人通知晋军谭统领渡河进击王德尼玛的部队。 三艘大船挟持王德尼玛一行人众,顺着河道向下游飞速驶去。

没走多远,王德尼玛骑兵部队已顺着河岸追赶上来。马福祥急忙下令:“我们的船只管顺流而下,不许开炮,等敌人靠近了再开炮,违令者斩。”于是各船将士隐蔽不动,王德尼玛的骑兵一边呼喊着停船,一边向船上乱开枪,子弹如雨,打在船舷上,发出扑扑的响声。

马福祥仍然命令不许还击,只管全力划船前进。行驶不到三十里,水线转折,前方红柳丛中伏兵突起,前后夹攻,形势危急。马福祥分派几十骑兵上岸抵抗,船中的人也奋力还击。王德尼玛的骑兵因为射击时间比较长,子弹很快打完,不能久持,最终失败逃走。

马福祥怕夜长梦多,一昼夜疾驶三百余里,到达包头。晋军将领孔庚早已在此严阵以待, 接应马福祥一行。 尾随追赶的王德尼玛部下见前方早有防备,只好放弃营救王德尼玛,退回营地。

孔庚见马福祥将王德尼玛生擒,不由得十分佩服,夸奖道:“将军于险象环生之际、千军万马之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真好比汉代的飞将军李广。”马福祥将王德尼玛交给孔庚看管后,立即报捷北洋政府。

两个月后,马福祥亲自前往北京向北洋政府大总统袁世凯述职。到了北京,马福祥先去见当年和自己义结金兰的大太监小德张,小德张与袁世凯也有着深厚的交情。

小德张得知马福祥擒获王德尼玛,笑着说:“云亭老弟,就凭你虎口拔牙擒获王德尼玛这事儿来说,那袁大总统的大门可是向你敞开着。怎么什么好事都能临到你头上……”在小德张的引荐下,马福祥顺利见到了袁世凯。

马福祥详细报告了智擒王德尼玛的经过,还汇报了自己建设西北边疆的一些策略。袁世凯对马福祥大加赞赏,认为马福祥有勇有谋,堪当大任。还提笔写下了“萱闱春永”四个字,祝福马福祥的母亲。

马福祥不失时机地提出,希望自己的马鸿逵能够留在总统府,为袁世凯服务。这正中袁世凯下怀,任马鸿逵为少将侍从武官。其实马鸿逵明为侍从,实为人质,这是马福祥为了取得北洋政府的信任而采取的策略。

见马福祥智擒王德尼玛,又效忠北洋政府,袁世凯改任马福祥为宁夏护军使,授陆军中将军衔,并节制鄂托旗、乌审旗和阿拉善旗三旗军务。另外还明确宁夏不再受甘肃都督管辖,而是直属中央政府。

1914年1月,马福祥就任宁夏护军使。

不久,北洋政府又开缺了宁夏将军常连的军职,由马福祥兼任宁夏满营将军。马福祥的政治地位急速上升,成为甘肃首屈一指的领袖人物。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