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蒯陟文的头像

蒯陟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9/07
分享
《民国里的宁夏》连载

第十章 革命者到来:西北军经宁夏夺取兰州

1925年9月21日,刘郁芬率西北军第二师从包头出发,分五个梯团经宁夏向兰州方向前进。包头到兰州之间约两千里路,大多为荒漠地带,交通不方便,近万人的队伍通过,食宿、饮水都很困难。由于预先派出宣传队宣传了国民军的革命主张,第二师入甘的路上对部队行军纪律要求也很严格,每个士兵的臂章上都有六个字“不扰民,真爱民”,所以沿途的老百姓基本能够安堵如常。

月底,刘郁芬抵达宁夏的北方门户石嘴山,受到驻扎在这里的马鸿逵的殷勤接待,顺利通过石嘴山,陆续向银川集结。第二师轻骑兵率先到达银川。

10月5日,刘郁芬亲率大队人马开进银川城,宁夏镇守使马鸿宾欢迎尽礼,双方相处融洽。刘郁芬将总部设在余鼎铭公馆内,军队就地休整,补充粮秣。

到了银川,刘郁芬立即给甘肃各镇守使发电报,说明他奉命率部入甘,代为主持甘肃军政事宜,以此来探测各镇守使的态度。结果除陇东镇守使张兆钾毫无表示外,其他镇守使都陆续来电表示欢迎。

但是,兰州方面的态度却不明了。当时,陆洪涛被迫离开兰州后,甘肃陆军第一师师长李长清把持了省政府。刘郁芬数次给李长清打电报,请他暂时维持兰州秩序,借以试探其态度,但始终没有得到回电。一直拖到十月中旬,李长清仍无明白表示。刘郁芬便派蒋鸿遇率便衣手枪队二百多人先行潜入兰州,然后将全师分编为九个梯队,相继出发成行,离开银川前往兰州。

蒋鸿遇到了兰州,会见了代理甘肃省长杨思,又见了李长清,表示了冯玉祥对他的倚重之意,李长清信以为真,才对刘郁芬到来表示欢迎。

刘郁芬率部走到长流水,接到了李长清的欢迎电,于是日夜兼程前进。刘郁芬的部队到达兰州,李长清亲自率队出城迎接,可是一连迎接了几天,却都没有见到刘郁芬,之后才知道刘郁芬已夹杂在士兵队伍中进了兰州城。

进入兰州后,刘郁芬立即将部队分配驻扎于城内外各处,并遵冯玉祥之命,以总指挥代理督办甘肃军务善后事宜。

李长清虽然表示服从,但并非诚心就范,双方矛盾逐渐加深并激化,李长清暗中勾结吴佩孚,企图东击西应,攻击冯玉祥的部队。刘郁芬得悉这一情况后,秘密布置,先在白塔山和五泉山安置炮兵,对准李长清的师部,又设计诱骗李长清到督署赴宴,将李长清勒死,埋在督署后花园。

稳定甘肃政局后,刘郁芬开始整肃政纪,通过国民军的调动观察各镇守使的态度。他命令国民军第二师的梁冠英旅驻防定西,丁振国旅驻防宁夏,又安排韩有禄为旅长的第五混成旅驻防固原。随着兰州政权逐渐稳固,割土自王的各镇守使,也均表示对刘郁芬的服从,陇南镇守使孔繁锦甚至和刘郁芬结拜为把兄弟。于是刘郁芬将兰州城内的国民军开出省城,分扎各处。

到了1926年初,张作霖、吴佩孚以“反赤,打倒北方大害”为口号,攻打南口,联合进攻冯玉祥部队。

陇东镇守使张兆钾立即发出声讨刘郁芬的通电,吴佩孚派人入甘,许诺张兆钾为甘肃督军、孔繁锦为甘肃省长,鼓动二人攻打兰州。于是张兆钾联合孔繁锦,组织了四万人,大举围攻兰州,西宁的马麟也限制将粮食运往兰州,守卫部队不过万人的兰州一时处于危急之中。

刘郁芬固守兰州,紧急向冯玉祥求援,并将张兆钾免职,任马鸿逵为陇东镇守使,令马鸿逵率部进兵海原、固原,截断张兆钾的退路,进而威逼平凉,同时另派孙良诚旅由兰州进攻平凉,成夹攻之势,“围魏救赵”,以解除对兰州的威胁。

马鸿宾认为马鸿逵如果按令行事,和张兆钾发生冲突,会引火烧身,于己不利,劝马鸿逵不要去。

就在这个时候,马福祥派亲信副官马鸣銮送来的一封密信。马鸿逵拆开信,却见纸上并无一字,不解其意。马鸣銮告诉他,用药水泡湿,文字即显露出来。密信的大意是,如果出兵打张兆钾,今后在甘肃将无立足之地。

马鸿逵听取了父亲的指示和马鸿宾的意见。其实他也知道刘郁芬的用意,调自己的第七师拱卫兰州,暗含让甘肃的军队自己火并,以坐收渔翁之利的意思。于是马鸿逵并向刘郁芬索要军需物资和运输工具,并缓慢进兵,进军到中宁县、同心一带,又迟滞不前,夏季出发,秋初才到海原及固原地区。

但是马鸿逵对张兆钾也早有积怨,因为张兆钾曾经阻止马福祥出任甘督。所以这次马鸿逵虽然不肯进兵,但在战斗中资助刘郁芬大批弹药,目的是想借刘郁芬之手来消灭张兆钾。

刘郁芬与张兆钾兵戎相见,双方激战于定西、华家岭、马山一带。

在银川的马鸿宾见甘肃境内遭受战火,战地百姓饱尝锋镝之苦,与马麒多次电报商议并取得马麒同意后,向刘郁芬、张兆钾及甘肃各界发出倡议,希望甘肃督署和各镇守使署均派出代表,前往甘肃省平番县(今甘肃永登县)召开会议,以调和甘局,共同协商和平解决甘肃问题。这一倡议对于连年遭受战祸的甘肃人民来说是件好事,因而得到各界人士的赞成,纷纷派代表去参加平番会议。此时的刘郁芬正处在四面楚歌的困境,国民军援军也没有到,所以对马鸿宾发起的平番会议,自然双手赞成,派副官长带三部汽车来迎接马鸿宾先到兰州晤面,再往平番开会。同时还通知兰州各界的代表和各镇守使的代表,先到平番等候马鸿宾到来,共商解决甘局。一时间马鸿宾成为解决甘肃问题举足轻重的人物。马鸿宾此举也在甘肃的各界人士和百姓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普遍认为马鸿宾是深明大义、维护桑梓的人。

马鸿宾从银川出发时,宁夏各界人士在南关列队欢送。走到中卫石空镇,马鸿宾考虑到没有张兆钾的明确表态,难以打开局面,于是渡河经中宁到同心城,准备先与张兆钾交换意见。在同心等候多日,张兆钾才派谢有胜等三人为代表前来同心与马鸿宾会谈,并带来张兆钾向刘郁芬提出的八条谈判条件。此时的战斗形势倾向于张兆钾,张兆钾志得意满,一心要取代刘郁芬,所提条件非常苛刻。马鸿宾见张兆钾的条件苛刻,估计刘郁芬不能接受,一时进退维谷。而早已到平番等候马鸿宾的各界代表和各镇守使的代表,则迭催马鸿宾速来平番开会。马鸿逵看到这种情况,发电报给马鸿宾说:“甘局如不能调和,请即离开同心以便向平凉进兵,免得刘郁芬责难疑心。”

此时冯玉祥部属吉鸿昌率一旅援兵,经宁夏到达兰州。刘郁芬看援军到达,态度也变得强硬了,电催马鸿宾速来兰州面商大计。

尚在国民军中任职的宣侠父认为,甘肃各界士绅是想借平番会议的名义拉拢甘肃各镇守使,共同对付国民军,便前去对刘郁芬说:“如果真要上了他们的圈套,我们就都成了釜中的游鱼了。”刘郁芬立即下令逮捕主持平番会议的绅士,其他代表也都闻风而逃。

就在此时,张兆钾却又给马鸿宾发电报说:因为我兄出面调和,在万分容忍和客气的情况下只提出八条,这是看在兄面对刘的极端客气,倘以敌对的地位提条件,还有追加的四条:要刘郁芬赔偿战费和战地百姓的损失,把刘的国民军经过改编后参加“讨赤军”序列,要刘通电全国声明脱离国民军等等。

面对一点也不清醒的张兆钾,马鸿宾无可奈何,对和谈彻底失去了信心,见调和无望,只得悄然返回银川。喧嚷一时的“平番会议”流产了。

不久,孙良诚打败张兆钾,攻克平凉城。张兆钾携带眷属取道陕西省,逃往大连做寓公去了。他的部队土崩瓦解,剩余的少数残部,投附韩有禄、黄得贵,进入宁县、正宁的山区。孙良诚做了平凉镇守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