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蒯陟文的头像

蒯陟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3/27
分享
《民国里的宁夏》连载

第一十六章 宁夏省风波:吉鸿昌收复银川

吉鸿昌接到刘郁芬电令,率领三十师由镇番经凉州、古浪、中卫向银川兼程前进,五月初到达中卫。在这里遇到从银川逃来的宁夏省政府建设厅长魏鸿发,了解了马仲英攻占银川的情况。此时门致中也在中卫,前去与吉鸿昌会晤,吉鸿昌对他态度冷淡。两人正谈话间,门致中的副官前来报告城陷失散的经过,吉鸿昌当时就高声叫人:“把这个怕死的孬种,拉出去枪毙。”随即将该副官枪杀于路旁。门致中在旁边一句话也没说。

在中卫休整三天,吉鸿昌率部继续沿黄河北上,进驻距离大坝约二十里的广武,门致中所部第七军冯安邦旅同时赶到。这时吉鸿昌接到冯玉祥的电令,限三日内,在不糜烂地方的前提下,收复宁夏。吉鸿昌就在广武集结部队,与门致中制定反攻银川的计划。

马仲英在大坝、小坝设置了防线,企图阻止吉鸿昌部北上。大坝是第一道防线。吉鸿昌派人侦查前方地形后,不顾自己的部队长途跋涉,士兵疲惫,马上部署进攻:李松昆旅为左路纵队,在大坝以南占领阵地;李抡祥旅为右路纵队,担任对黄河一线的警戒;李松昆旅张团为主攻。开始进攻,吉鸿昌亲率人马赶到大坝,严督各部由正面进攻,但遭到马仲英部的连续反击。马仲英最近得了马福祥和马鸿宾存留在银川市的枪械,实力大增。而吉鸿昌方面担任主攻的张团长由河南省新调来,没有与马仲英部队的作战经历,不了解马仲英骑兵彪悍能战,一上阵盲目轻敌自骄,结果在马军的冲击下败退下来。门致中从望远镜中看到马仲英的红白黑各色马队冲杀过来,顿时惊慌失措,勒马回逃,吉鸿昌部队后队不知底细,一时乱了阵脚。马仲英部队乘势猛冲。其中一部冲入吉军师部,手枪营一个警卫被马仲英的骑兵用长矛刺中咽喉,师部官佐纷纷南退。吉鸿昌见形势危急,愤然袒臂亲持大刀赶上去,大喊:“谁不硬支,我砍掉谁的头。”督令不准后退,并亲自杀掉两个后退者,再无人敢后退,随即稳住阵脚。吉鸿昌又急令右路纵队向前展开,警戒左路纵队右翼,并攻击马部侧背。但已无法扭转局势,马仲英各部人马已猛扑冲杀过来。万分紧急之中,警卫人员不顾吉鸿昌的强烈反对,硬将他架到马背上,突出重围,奔向广武。由于马仲英的部队在胜利之后贪拾遗弃的枪支和财物,没有乘胜追击,给了吉鸿昌喘息机会。吉鸿昌败退广武,整顿部队,一面令李松昆旅祁凤林团守堡,收容散兵,一面派人与担任警戒的李抡祥旅取得联系。同时电告冯玉祥大坝作战经过,很快接到冯玉祥的电报:“为迅速扑灭该匪,已派郑大章骑兵军星夜开往宁夏。希鼓舞士气,以竟全功。”吉鸿昌于是立即召开军官会议,传达了冯玉祥的电令,并研究决定:乘马部新胜,存有骄傲之心的机会,整顿部队,不等郑大章骑兵增援,准备次日反攻。

第二天早上,吉鸿昌分兵三路,正面部队佯攻,骑兵沿右面河边绕袭,左面主力部队绕攻敌之侧背。来到大坝,看到马军已扼守大坝以南大桥,并沿汉渠东岸布防。吉鸿昌指挥部队迅速占领汉渠以西阵地,在反攻前,吉鸿昌亲自训话:“今天这一仗,只准胜,不准败!如果打不垮敌人,则大坝就是我跟诸兄弟的葬身之地。”随后脱去上衣,袒臂挥刀,厉声下达战斗命令。经过半日激战,马仲英部乱了阵脚,开始败退,沿汉渠向银川方向败逃。吉鸿昌率部跟踪追击,不给马仲英部喘息之机,连克小坝、叶盛等地,直逼银川。

回到银川,马仲英担心如果守城会被聚歼,便决定放弃银川,向西北方向撤退。他叫来商会会长,要二十桶煤油,一担棉花,说要放火。会长跪地向他哀求:“国民军不好,可是宁夏的老百姓司令要怜悯。”马仲英拍了一下桌子,坐到桌面子上说:“好!我不放火了,但是大公馆的火我是要放的,因为公馆后面有马福祥存的弹药,我要点火烧呢,不能叫门致中拿上再来打我。”随即放火焚烧了马福祥的豪华宅院将军第,率部出城前往平罗。

吉鸿昌进驻银川后,发电向冯玉祥、刘郁芬告捷,并报告门致中说自己已经入城。同时立即发布安民告示,历数马仲英部队的罪状和征讨马仲英的目的,严令所部官兵,不准杀戮无辜群众和骚扰百姓。

吉鸿昌进入银川进行了冷静处理,然后他号召百姓各安生计,促使各业复市生产,并严饬军纪,规定不准破坏农民的庄稼,不许乱拿百姓的东西,保持铁军的纪律。吉鸿昌的部队,经常以四路纵队队形,在大街上巡查,高唱国民军的四大军歌,步枪统一斜扛在右肩上,班长的枪口上插一支小白旗,上书“铁军”二字,以示威武严明之师。银川城内人心得以安定。

然后,吉鸿昌不顾劳累,开始布置城防,出城查看地形,划分部队防区,在城墙及城内险要制高点构筑了机枪阵地和火力点,以防马仲英反扑。

门致中回到银川后,得知马仲英把西北银行宁夏分行所存的几十万银元和现钞抢劫一空,连印钞的机器也砸坏了,于是急忙派人处理善后事宜。同时,他还为被杀害的三十多位职员主持了一个追悼会,地点在秘书长赵玉庚殉难的地方,还给每位受害者的家属发放四百块银元的抚恤费。

银川收复,门致中以戴罪之身,致电冯玉祥引咎辞职。很快冯玉祥回电慰勉,不仅加以挽留,而且将驻宁部队包括吉鸿昌师在内,编为第十军,命门致中以省府主席兼任军长。门致中喜出望外,又保举吉鸿昌任第十军军长。他本来打算做做样子,既能拉拢吉鸿昌,又讨好冯玉祥,不料冯玉祥竟然准予所请,明令吉鸿昌任第十军军长。

吉鸿昌就任军长后,对银川市的防务重新做了安排,以自己的部下李抡祥升任三十师师长,驻防银川市,原门致中所属的冯安邦旅驻防宁朔县,吴鹏举旅驻防宁夏南关,这两个旅也虽然没有改编,但已直接归吉鸿昌指挥了。此时,门致中没有了军权。

马仲英从银川撤出后,一路向北退至黄渠桥大滩一带。在黄渠桥,马仲英收编了当地土匪杨自福的军队,加上自己原有的五个旅,还有马廷贤部属韩进禄、马从良的两个旅,共有八个旅,约六七千人。马仲英集聚力量,准备二次攻打银川城。

此时马廷贤从北平回来,来到黄渠桥。和他同时回来的有马廷勷的秘书长马培清。当时南京国民政府为了利用西北反冯武装力量,钳制冯玉祥部东调并扰乱其后方,特任马廷勷为讨逆军第十五路总指挥,马廷勷遂命马廷贤为第一纵队司令,马仲英为第二纵队司令,马廷勷从北平行营领到十万元部队整顿经费,即拨给马仲英四万元并委派马培清护送来到宁夏交给马仲英。他们见面后,马仲英说:“这下好了,我们有了后靠了,再去打宁夏吧。”马廷贤也认为在银川没打硬仗就轻易放弃,太不应该,于是商定部队修整后重新攻打银川。然后马仲英将司令部由大滩移驻黄渠桥,先向驻扎平罗的苏雨生商洽,约定互不侵犯,取得进攻银川的通道。然后从黄渠桥开拔,二次攻打银川。具体部署是:以马培清为总指挥,韩进禄部攻东城,杨自福部攻北城,马仲英亲率主力攻城西北,以马谦、马从良部为预备队。

马仲英率部再次来到银川,先在城北八里桥打败了吉鸿昌的一只搜索部队,于当晚逼近城西。一到西北城,马仲英和其弟马仲杰架起云梯强攻,但一连多次都被吉鸿昌守城部队打退。为了解除扑城威胁,吉鸿昌派一队人马从西门冲出,与马部短兵相接,展开肉搏,不久被打回去。由于马仲英部攻势猛烈,城内人心惶恐,吉鸿昌担心发生意外变故,又派兵出城,以训练有素的大刀队对付马仲英最精锐的奋勇队,战斗血肉横飞,目击者称之为“最疯狂的战斗”。结果国民军仍然给打了回来,马仲英部也伤亡过大,连连增调援军。于此同时,马培清下令各路人马加紧进攻,杨自福率部两次攻入北关,都被国民军击退。最后,吉鸿昌派兵从西门冲出攻击,并从小南门出兵包围马部的右侧,防守新城的冯安邦骑兵部队也掩杀而至攻击马部的后方,马仲英部腹背受敌,他最勇敢的好汉师长马毛毛和另一个团长阵亡,“二司令”马仲杰负伤。马仲英不支,只好撤退。这一仗马仲英部队伤亡六百多人,一向赖以冲锋陷阵的奋勇队几乎无一生还。败退途中,又集合残部攻打平罗县城,因苏雨生防守严密,没有得逞。吉鸿昌兵分三路追击,马仲英部退到黄渠桥,接着又退入后套,驻扎在磴口县的三道桥、黄杨木头、渡口一带。

马仲英退出宁夏后,吉鸿昌紧接着又做了新的部署:苏雨生部由平罗进驻石嘴山,冯安邦旅由宁朔进驻平罗,吴鹏举旅由宁夏南关进驻立岗堡,全面加强了北部防御。至此,宁夏全境安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