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蒯陟文的头像

蒯陟文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404/30
分享
《民国里的宁夏》连载

第一十八章 兄弟主政 :马鸿宾二主宁夏

调走吉鸿昌,冯玉祥电令马鸿宾带一团精兵迅速开赴宁夏,负责维持后方秩序,兼代理宁夏省政府主席。

1930年1月,冯玉祥正式委任马鸿宾为宁夏省政府主席。

冯玉祥此次任马鸿宾为宁夏省政府主席,首先一个原因是,马鸿宾肯为冯玉祥出力,处事稳健,表现良好。自平定陕境之后,适逢马仲英起兵围攻河州城,冯玉祥命令马鸿宾前往河州和谈调停。马鸿宾只身前往,到川口集合马仲英部官兵讲话,担保事后不咎既往,保护其生命财产,安稳住马仲英部队官兵的军心,然后抵达莲花堡,与马仲英洽谈。但是因为刘郁芬和马仲英双方都不肯降低条件,未能达成协议,后来国民军停抚言战,马鸿宾不得结果,只好返回。但他做了很多工作,为国民军争取了时间和机会。这一年底,青海建省,孙连仲准备率军进入青海担任省政府主席,先命马鸿宾前往说服西宁镇总兵马麒归顺冯玉祥。马鸿宾到西宁,从自身存亡和势力孤单等利害关系,规劝马麒归服实力雄厚的冯玉祥,说服马麒顺从。马麒派马步青率一旅人马归冯,调至关中进行整训,孙连仲得以顺利到西宁就任。冯玉祥又将马步青旅列入马鸿宾二十四军建制,为六十六旅。不久,冯玉祥又将马鸿宾部编为护党救国军第四方面军第七军,并拨郑大章的骑兵师归马鸿宾第七军建制,不过郑师远在河南省境内,不要说调遣指挥,就是通讯联系也不方便,所以这时马鸿宾虽然是军长,实际所部兵力只有原来二十二师的三个旅及骑、炮等团营和直属几个连,分驻在陕西朝邑、大荔、韩城等地,师长也一直由马鸿宾兼任。

更主要的原因,陕、甘、青、宁四省当时是冯玉祥的大后方,假若此时对后方的处置稍有失当,就会影响前方的作战,并且对前方的物资补给也有断绝的危险。且当时甘、宁两省,土匪遍地,民不聊生。任马鸿宾为宁夏省政府主席,利用马鸿宾维持大后方,可安定后方。这也是冯玉祥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采取的措施,因此,他让马鸿宾由所部第二十二师内抽带一个团的兵力,前往宁夏维持地方,其余兵力,仍留驻原防地不动,归陕西省主席刘郁芬指挥。二十二师师长职务,由该师第六十四旅旅长马玉麒兼代。

马鸿宾接受这个命令后,思想上一喜一忧。喜的是回宁夏作主席,这是梦想不到的好事情,并且安居后方,免得卷入战争漩涡有“被吃掉”的危险。忧的是准许带的兵力只有一个团,而宁夏的杂牌军队和收编的土匪军队很多,此类军队野性难驯,不服从命令。

自吉鸿昌率部离开后,宁夏时局混乱。虽然吉鸿昌指定宁夏省民政厅厅长马福寿代理省政府主席职权,而马福寿手中没有军队,只好调驻扎在平罗、姚伏堡、立岗堡一带的苏雨生所部骑兵师进驻银川,并任苏雨生为城防司令。进驻银川后,苏雨生俨然以省主席自居,把持省政,飞扬跋扈。而马仲英留在宁夏几股人马被收编后分驻在中卫、灵武、金积各地,他们对苏雨生的所作所为极为不满,几乎酿成战祸。

当时宁夏的杂牌军队主要如下:

苏雨生军,驻宁北平罗县一带。本系后套独立队,经冯玉祥收编为师长,后又升为军长,原驻后套一带,马仲英犯宁夏时,经宁夏省主席门致中调来拱卫宁夏的。

马谦军,驻中卫县一带。马谦原系马仲英的副司令,经吉鸿昌收编的。

杨自福师,驻金积县一带。杨自福外号杨老二,同心县人,原系宁夏境内的股匪,马仲英攻陷宁夏后投入马仲英的部下,后来经吉鸿昌收编。

马存良师,驻吴忠堡一带。马存良原系马仲英的师长,后经吉鸿昌收编。

韩进禄军,驻灵武县、大寨子一带。韩进禄原系马廷贤的师长,后与马仲英合伙,人数较多,经吉鸿昌收编。

此外还有一个农民自卫军,司令是单有才,也是从马仲英部分化出来的一个小股部队,人数不满百人,驻在银川城内。

如此众多杂乱的部队,导致地方政局不稳,百姓也不堪其搜刮侵扰。

作为省主席,马鸿宾前来上任只带了两千人,力量单薄,所以上任以后,他首先命令各县成立护路队,动员本地豪绅招兵买枪,有的酌情发给枪支,并委任马赞良为北路司令,马忠为南路司令,加以统率和指挥,使武装力量迅速得到壮大。

对于地方的杂牌军队,马鸿宾采取一面安抚收编、一面排挤打击的办法去而除之。首先要解决的,是苏雨生的部队。苏雨生部队人数比较多,实力较雄厚,盘踞平罗,俨然一个小独立王国。而且他对马鸿宾态度傲慢,处处表现蛮横。马鸿宾表面上处处容忍,但他深知苏雨生桀傲不驯,担心日久会变生肘腋,于是多次以减轻宁夏百姓的负担为由,向冯玉祥函电,要求调苏雨生往陕西,增加前方的战斗力。中原大战中,甘肃部队东调,冯玉祥答应了马鸿宾的要求,令苏雨生率部赴平凉接防。但苏雨生百般推诿,迟迟不行,最后虽勉强出发,行至固原,遭遇甘肃小军阀黄德贵的堵击,僵持半月,苏雨生也没有能够打开固原城,此时冯玉祥在中原大战中失利,陇东土匪陈硅璋占据了平凉,苏雨生只好率部返回宁夏,到了中宁,又受到马鸿宾驻中宁的冶成章团阻拦,不让他回宁夏。冶成章外号冶骡子,苏雨生打了一个月也没有打败冶成章。双方相持不下,苏雨生部队中的中共党员石子俊、王子元、曹又参等人又带领其中的八、九旅前往陇东驿马关,脱离了苏雨生部。最后兰州孙连仲派专员沙耀辰来中宁调解,冶成章团撤围,苏雨生率部赴陕西,问题最终得以解决。

韩进禄在马鸿宾主宁后,自觉灵武地盘难保,正焦虑间,恰好旧主马廷贤自北京来到灵武,图谋东山再起。马廷贤与马鸿宾虽然有同乡、同教之谊,而且还是马鸿宾的远房表侄,但两家世代不和,所以马廷贤不甘心听马鸿宾的命令,也不愿意在马鸿宾的篱下寄生,遂率韩进禄部开往陇南。而驻中卫的马谦年纪轻,阅历浅,对马鸿宾很是恭顺,马鸿宾还是把他调往甘州。杨自福整天躺在大烟灯下就心满意足了,而马存良年纪老,兵力少,只求自保,并无野心。马鸿宾对二人给予安抚。这样,不到一年,马鸿宾驱赶和吃掉宁夏的各个杂牌军,使宁夏暂时得到相对平静的局面。

1930年9月,马鸿宾接到马福祥和马鸿逵的电报,告知他马仲英将途经宁夏西去,要他设法阻止,千方百计笼络住马仲英。马鸿逵在电报中对马鸿宾说:“若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当马仲英一踏进宁夏境内,就被马鸿宾迎入银川,并召开欢迎大会,委任其为教导大队队长,防止他回甘肃再度滋事。

马仲英二返宁夏的目的,是收拾旧部,重整旗鼓,东上再起,所以他表面上胸无大志,每天出城走马放鹰,暗中却在联络旧部。马仲英流散在宁夏的旧部,有的被马鸿宾安置在教导大队,有的流落到城乡各地,以卖锅贴、凉面等小本生意维持生活,因为曾在马仲英部当过司令、团长,所以民间有“锅贴司令”、“凉面团长”等说法。有时马仲英还带领随从到宁夏中学,以打球为名,与学校师生接触。宁夏中学学生张诏翎等二三十人,参加了教导大队。

10月,马仲英与联络好的几个骨干,借放鹰为名沿贺兰山驰往中卫,旧部马老四也率众从广武赶来会合。教导队的旧属、部分学生以及城内外流散的旧部,都络绎前来。到中卫后,马仲英提取中卫盐局银币两万元,又向中卫县政府索要银币五千元.作为经费,自封“河西保安司令”,离开宁夏前往甘州。

1930年冬,中原大战中冯玉祥失败,冯部瓦解,冯玉祥宣布下野。经过马福祥奔走说项,马鸿宾改编为国民党新编第七师,马鸿宾任师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