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6/28
分享
《强者之歌》连载

第三章 重逢

2018年12月30日上午,应多年好友、河南省青年作家马金真和浚县电视台魏贻星副台长之邀,我与当地十数位文学界的朋友到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集体采风,这是我与孙炳良先生时隔20多年后的首次正式会面。

那天是个礼拜天,也是2019年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可以说是去岁岁尾今年年头,岁岁满载寒冬走,年年溢彩暖春来,那天,真是个绝好的日子。

由于莫名的兴奋和激动,我起了个大早,准备好已经荒废了多年的采访包,认真地检查了必备的用具放在车上,等不及妻子做好早餐,开车出了小区大门沿黄河路奔向城南方向。

这是一条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路,从23岁开始参加工作,每天上班下班两点一线来来回回足足走了20多年,一路上需要经过三道红绿灯穿过四条东西方向的街道,大路两侧的个体门市、公家单位耳熟能详,沿路的早餐馆哪家的米粥好喝,哪家的羊汤味儿正,哪家的油条、大饼好吃,自是如数家珍倒背如流。

小城冬天的早晨显得清净、清爽而清新,由于时间尚早,平坦而宽阔的柏油路上只有几辆小汽车在行驶,平时习惯了拥挤的车流排成的长队,突然之间眼前变得那么顺畅那么开阔,还真有种说不出来的惬意,想来这就是起得早的好处,爱睡懒觉的朋友是无法体会的。

孙炳良先生的公司在县城南环十字路口东北角的道边上,我在距离公司大约一公里的路边停了下来,上午要在孙先生的公司参观采访,空着肚子肯定是不行的。

挨着路边的逍遥镇胡辣汤老店足有20年了,据说店老板一家就是周口西华县逍遥镇人,他们家的胡辣汤料足味儿正,特别合我们当地人的胃口,是县城最好喝也最出名的,多年来生意一直红红火火,每天早上店里店外都坐满了人。

我点了一笼包子一碗牛肉胡辣汤,望着身边流水席般有走有来的人们,深深地体会到了招牌和口碑的魅力。

无论做什么生意,能够打出一个好招牌几乎就成功了一半,只要坚持诚信经营,服务周到,初衷不改,就会顾客盈门生意兴隆。仔细想想,经营一家公司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十几分钟后,我已经美美地填饱了肚子,正好金真兄打来电话,匆忙赶到孙先生的公司时,已有几位早到的文友在大门口集合等候了。

人员到齐后,公司的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了二楼的会议室,孙先生在公司都是被员工称作孙总的,工作人员一边忙着给大家端茶倒水,一边客气地告诉我们,眼下孙总正在跟县残联和民政部门的领导在办公室谈事情,谈完事情他马上就会过来跟我们见面。

大家都在谈论着孙总和他的公司,我却不时地瞅着会议室的门,期待着这个传奇式人物的出现。

当孙炳良先生的身影映入眼帘的那一刻,我不由得惊呆了,甚至忘记了应该和大家一样礼节性地从座位上站起来。

原来孙炳良就是他!

原来我和孙先生早就认识的!

我的脑海中马上浮起25年前的一幕,那个为我修好电视机却不收费的残疾小伙子!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冬天特别的冷,而身单力薄的他却温暖了那个冷气袭人的寒冬!

他就是孙炳良,我应该早就想到的!却因为自己的愚钝和疏忽错过了一场20多年的交情,错过了一个轰动全城的新闻人物!

在我深埋了多年的印象里,炳良先生的25年前的相貌跟眼前的他没有多大变化,白净俊朗的脸,常常挂在嘴角的笑容,还有他那说话时总是彬彬有礼客客气气的样子,若要说变化,当然还是有的。

时光流逝,岁月峥嵘,当年那个不爱说话只顾低头干活儿的小伙子已经步入中年,久历风霜的洗礼和岁月沧桑的磨炼,虽然青春不再,他却变得更加沉稳成熟,坚毅的目光中充满了自信,言谈举止间洋溢着大度和宽容。

与孙炳良先生多年后的重逢一时让我百感交集,在跟他握手的时候,我告诉他25年前的那件事,他歉意地笑着说真的不记得了,但他却说早就听说过我的名字,今天终于见到了。

是啊,孙炳良先生曾经热心帮助了数不清的陌生人,他不可能记住每个人的样子,甚至不知道自己帮助过的那些人是谁,可是,人们却在心里牢牢记住了他!

帮助别人不求回报是一种境界,受人帮助懂得感恩是一种美德。我认识的孙炳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在跟孙炳良先生的见面会上,公司工作人员播放了一段长达40多分钟的视频,那是炳良先生在国庆前夕接受央视一套专栏采访的视频文件。

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孙先生的河南省炳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创业团队荣获第三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第一名。当年国庆前夕,孙炳良先生受邀走进了央视“40年我们的创业史”特别栏目,接受了主持人的专栏采访。

眼前的电视画面中再现了孙炳良先生在中央一套直播间的身影,他面带微笑,淡定而从容地道出了自己的开场白:“我叫孙炳良,出生在河南省浚县的一个农村家庭,8岁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骨髓炎让我无法正常行走……”

就在两个月前,历经岁月沧桑和生命磨难的孙炳良,面对全国数亿观众,用他与生俱来的敦厚、朴实和骨子里磨砺出的坚强打开了话匣子,为大家讲述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河南汉子在厄运降临之后充满艰辛的心路历程……

当时,看过央视对孙炳良先生的专栏采访,我的心情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滋味儿都有。

一个从小身患残疾的男人,应该拿出多么大的勇气,才能淡定地站在全国最权威的主流媒体前,含着笑从容地向电视机前的亿万观众述说自己的不幸和自己与命运的抗争。

有谁知道,在他坚毅的笑容背后,隐藏了多少苦楚无奈的泪水?

有谁了解,在他成功的喜悦里面,饱含着多少艰险磨难的辛酸?

又有谁明白,一个体格不如正常人,人格却不输于正常人,胸怀和格局超乎常人的弱势者,是靠什么支撑着自己踏过泥泞、闯过险滩,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彼岸?

对孙炳良先生,我从好奇到感动,由尊重到由衷的敬佩,20多年来,我们虽说没什么交往,但我却真实地感觉到,自己与孙先生神交已久。

切身听闻了孙先生的故事,总觉得自己身边放了一本非常厚重的书,而我,只是刚刚翻过他的扉页。

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吸引着我、指引着我,一定要把孙炳良先生这本书读完、看透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