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黎阳红哥的头像

黎阳红哥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9/15
分享
《强者之歌》连载

第二十三章 迟来的幸福

给杨菲的表白信寄出后的第七天,孙炳良意外地收到了杨菲的来信。

拿到信的时候孙炳良又激动又不安,他像第一次收到杨菲来信时那样惊喜惶恐,一个人飞快地跑到职工宿舍,手里捧着那封信久久没有打开。

孙炳良很想知道杨菲在信中对自己说了什么,却又像第一次那样害怕打开信后看到答案。

“她肯定很生气,一定是在信里骂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也许这封信是杨菲写给我的最后一封绝交信吧。”

“爱一个人不是罪过,即便是她不同意,也不至于跟我绝交吧?说不准她是婉言拒绝我呢!”

孙炳良又胡乱猜测起来,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不管如何,杨菲千万不要不理他就好!他端详着信封上熟悉的字迹,心里默默地祷告着。

“咦,不对呀!我给杨菲写的信寄走才七天,现在最快她才可以看到,即使她看完马上回信,也应该是一个星期后才能到我手里的呀!”

孙炳良突然想到这一点,这才注意到信封上邮戳的日期,竟然跟他寄给杨菲的那封信是同一天。也就是说,杨菲在没有看到他的表白信之前,跟自己同一天寄的这封信!

孙炳良拍着自己的脑门子哑然失笑,因为一封信搞得自己神经兮兮的,他还真不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他麻利地撕开信封打开信笺,一行让人心跳加快的的字眼映入眼帘:

“亲爱的炳良哥:

……”

以往,杨菲来信的抬头都是写着“敬爱的炳良大哥”,这次却改了称呼,“敬爱的”成了“亲爱的”,而且后面还少了一个“大”字,这细微的改变却让孙炳良心里暖暖的。

再看下去,孙炳良心头狂跳,把信看完后全身热血沸腾起来。

原来,这封信跟他七天前寄给杨菲的那封信一样,也是一封大胆表白心迹,深情表达爱慕之情的情书,只不过女孩子的口吻和表达方式更为含蓄。

杨菲在信中叙述了跟孙炳良书信来往大半年时间自己内心的变化,感谢他对自己的关心、爱护和劝导,十分中肯地赞扬了孙炳良身残志坚、为人真诚善良的品格,委婉地向他发出了爱的呼唤。

杨菲在信的最后说,如果孙炳良愿意的话,她将在收到回复后到浚县来一趟,亲眼看看孙炳良的现实生活是什么样子!

孙炳良简直欣喜若狂,好像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一样。

他捧着杨菲的那封信亲了又亲,一个人在宿舍傻傻地笑着、欢呼着,不知不觉中眼角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那是为爱的回应而感动的泪,也是用真情换来的幸福的泪水!

一个星期之后,孙炳良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终于把杨菲盼来了。

乍一见到杨菲,孙炳良眼前一亮,几年不见,杨菲长得更成熟更漂亮了,她上身穿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衣,下穿一条黑色喇叭裤,脚上穿着一双牛筋底儿白色帆布运动鞋,显得特别素雅而且特有精气神儿。

杨菲个子高挑身材匀称,走起路来背后两条又粗又长又黑又亮的大辫子摆来摆去,活脱脱一个亭亭玉立的大美人!

孙炳良乐颠颠领着杨菲到他工作的福利电线厂到处看了看,工友们都眼气他的女朋友漂亮,孙炳良心里美滋滋的乐开了花。

他们又一起逛了逛县城,孙炳良不但是向导还是个很出色的讲解员,每到一个景点儿或是一处名胜古迹,他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精彩的故事。

走在县城的大街上,他们赚来的回头率特别高,人们私下里都在夸赞杨菲的美丽,看到他们羡慕的目光,孙炳良心里甜甜的。

在杨菲的提议下,两人还去了孙炳良的老家——浚县新镇乡(当时还没有撤乡改镇)东坊城村,杨菲专门买了很多礼物看望了孙炳良的父母。

孙炳良的父母看到长得如此标致的杨菲高兴得合不拢嘴,又是炖肉又是炒鸡蛋,把杨菲当做自己的准儿媳对待。

听说孙炳良带了一位漂亮的女朋友回家,街坊邻居们纷纷涌到了他的家里,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夸杨菲长得好看,说炳良有福气的,杨菲被乡村人淳朴而厚重的热情深深打动了。

亲眼目睹了孙炳良的现实生活和工作状况,杨菲心里有底了,她回到叶县老家后,便向父母提出了自己要嫁给孙炳良的决定。

杨菲如数家珍般跟父母介绍了孙炳良的诸多好处,说他人心善对自己特别好,说他有技术今后有前途,可是,当杨菲的父母听说孙炳良是个残疾人的时候,说什么也不同意这门亲事,他们既碍于面子怕街坊邻居说闲话,又担心女儿跑那么远嫁给一个残疾人日后受苦受累。

不管杨菲怎么解释,父母根本听不下去,她百般劝说苦苦哀求也是无济于事。

杨菲的父母担心女儿再去浚县找孙炳良,便把她锁在房里不让她出门。

杨菲铁了心地要嫁给孙炳良,她清楚父母不同意的主要原因还是嫌弃孙炳良是个残疾人,怕街坊邻居笑话自己一个体格健全貌美如花的姑娘却嫁给了一个瘸子。

于是,杨菲横下心在自己脸上抓了一道道血痕,她想自己毁了容变丑了嫁不出去了,也就能嫁给孙炳良了。

可是没想到父母也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管杨菲咋折腾死活就是不同意,杨菲又哭又闹不吃不喝甚至自残都用上了,结果抗议无效!

渐渐平静下来的杨菲不再哭闹,也不再向父母祈求,一声不响地端起母亲送来的饭菜吃了个精光。

一连几天,杨菲都足不出户,吃了睡睡了吃,父母以为女儿已经回心转意,便放松了警惕,对杨菲看管松懈下来。

几天后,杨菲趁着爹妈都没在家的机会,偷偷溜出了家门,用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买了一张发往郑州的车票,到郑州后连饭都没顾上吃一口,便又坐上了开往浚县的客车……

身心疲惫一脸憔悴的杨菲突然站在孙炳良的面前,孙炳良又惊又喜,满腹委屈的杨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上前抱住孙炳良,像个孩子般哭了起来,不知所措的孙炳良还不知道杨菲是为了他跟父母闹翻,背着父母逃出来的。

当孙炳良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他心疼地紧紧拉住杨菲的手,自信而坚定地说:“菲菲,你对我的爱我会用一辈子来还,我对天发誓,一定给你一个幸福的家,给你一个美好的未来!”

孙炳良把杨菲安顿好之后,诚恳地给她的父母写了一封长信,告诉他们杨菲离家后来了他这里,让她的父母和家里人放心。

他还坦诚地向杨菲的父母表达了自己对杨菲的感情,承诺一定会对杨菲疼爱一辈子。孙炳良请求杨菲的父母原谅自己的女儿因一时冲动赌气离家,请求他们同意自己和杨菲的婚事。

孙炳良这样做完全是为杨菲考虑,他不愿意杨菲因为自己跟家里人彻底闹翻。

可是,他的这封信寄出去以后如同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杨菲伤心地告诉孙炳良,她的父母是不要她这个女儿了,就算是做个不孝的女儿跟家里人断亲,她也铁了心要嫁给孙炳良。

1991年6月6日,孙炳良跟杨菲结婚了,一对儿历经磨难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婚礼是在孙炳良的老家新镇乡东枋城村办的,按照当地的习俗南方要吹吹打打到新娘子的娘家迎亲。

可是,杨菲不敢回娘家,她心里比谁都清楚,自己回了家这桩婚事也就黄了。

在订好结婚的日子后,孙炳良提前半个多月就给杨菲的父母寄了喜信,他想在结婚那天把杨菲的父母和家人亲友请过来,可那边儿没有回信也没来一个人。

结婚本是男方人迎娘家人送的高兴事儿,办喜事儿的人家不嫌人多,人越多越热闹越喜庆,也显得人缘儿好有面子。

由于杨菲情况有点儿特殊,孙炳良把她安排在县城最体面的一家宾馆,结婚那天从这里迎亲把新娘接到东枋城的家,她要让全县城的人都知道,他和杨菲结婚了,让她风风光光地做自己的新娘。

迎亲那天,杨菲的娘家人一位都没来,杨菲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上车的时候她脸上带着笑,眼角却挂着泪花。

孙炳良理解妻子的心事,儿女都是父母生养的,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是说断就能断的!

结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自不用说,只是杨菲一想起远方的父母就偷偷抹眼泪儿,细心的孙炳良明白妻子的心思,他也一直在想办法争取杨菲父母的谅解。

经过跟妻子商量后,小两口儿隔三差五地给杨菲的父母写信,每次都在信封里放几张杨菲的生活照,告诉他们杨菲在这里生活得很好,让远方的父母放心。杨菲多次在信中诉说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希望父母答应她回家看看他们。

通过两口子半年时间的努力,杨菲的父母终于被他们的真诚所打动,在孙炳良和妻子相继寄出几十封信之后,终于收到了回信。

杨菲的父母在信中没写几句话,只是说家里的电视坏了,让孙炳良过去修一下看看能不能修好。

两口子当然明白是什么意思,孙炳良更是兴奋不已,他故意对妻子打趣地说:“这是岳父大人要考验我的技术啊!”

去叶县那天,孙炳良特意买了几大包浚县的特产,专门带上了自己的工具箱,还背着杨菲偷偷在口袋里放了几千块钱,那可是孙炳良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多攒下的全部积蓄。

到了叶县县城之后,孙炳良拉着杨菲直接进了一家电视机专卖店,他说第一次到老丈人家串亲戚,一定要送份大礼才行。

杨菲嗔怪道:“家里有电视的呀,只是出了点儿毛病,你不是带着维修的工具来的吗,就凭你的技术,难道你还怕修不好啊!”

孙炳良拍了拍胸脯得意地说:“修好是绝对没有半点儿问题的,但是呢,岳父和岳母两位大人看一台电视,很容易因为争频道而发生争执,争执起来呢就容易导致家庭矛盾,我可不希望他们两位大人闹得脸红脖子粗的,所以呢,我决定买一台新的送给他们,到时候他们一人看一台,这样家里不就和谐了嘛!”

杨菲被孙炳良突如其来的幽默逗得笑弯了腰,她没有再拦着,因为她明白这是丈夫对她的深情爱恋,也是对自己父母的尊重,她又怎么能忍心拒绝呢!

最后,懂行的孙炳良挑选了一台在当时质量最好屏幕最大也是价格最贵的“牡丹”牌21吋彩色电视机。

杨菲瞪着一双美丽的大眼,吃惊地看着自己的丈夫大大方方地把厚厚的一沓钱交给了店老板,还真有点儿心疼了。

出了店门,杨菲拽着孙炳良的胳膊问:“炳良,一台电视机花掉你一年多的血汗钱,你就一点儿也不心疼啊?”

孙炳良爱怜地看着妻子,一本正经地说:“菲菲,跟你给我的爱比起来,这能算什么呢?再说了,我们都是父母养大的,他们为我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我们还不该略表孝心吗?”

杨菲了解丈夫的为人,知道孙炳良说的是真心话,她的心里热乎乎的。

从县城到杨菲家住的村子还要坐半个多小时的公交车,孙炳良和杨菲坐车到了离村子还有几里土路的公路边下了车,夫妻俩肩扛手提大包小包一大堆,加上孙炳良带的工具箱和刚买的电视机,两个人不像是串亲戚,倒像是进村儿做买卖的。

杨菲两手提着从浚县带来的土特产,孙炳良挎上工具箱抱着电视机,两口子走一会儿就得停下来歇一会儿。

孙炳良毕竟腿脚不好,平时不负重的情况下走个五六百米就感觉累,现在背着工具箱还抱着个大电视机,连着走几里路确实有点儿吃不消。

杨菲心疼地抢过工具箱,几次要自己抱电视机,让丈夫拿点儿轻的东西,孙炳良就是不肯,妻子这次回娘家可不是平常走亲戚,再说他也舍不得让妻子受累。

到杨菲家的时候,孙炳良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孙炳良进了屋门坐在椅子上好大一会儿才回过劲儿来。

杨菲家的街坊邻居听说她领了个残疾的丈夫回来了,大家不约而同地过来看看杨家的女婿到底长啥样。

孙炳良大大方方地跟他们打过招呼,拿出工具箱里的维修工具,当着大伙儿的面打开杨菲家那台出了故障的破旧电视机,一盏茶的功夫就给修好了,插上电就顺顺当当演起了节目。

“各位大伯大娘大叔大婶,要是你们谁家的家用电器有毛病,请你们拿过来,我都能给大家修好。”

孙炳良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对着屋里屋外的人群诚恳地说。

杨菲的父母和街坊邻居们亲眼看到了孙炳良的维修技术,加上他对人热情说话实在,通过短暂的接触,大家很快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不少人当着杨菲父母的面夸这个女婿人厚道技术又好,肯定不会让杨菲吃苦受罪的。

本来,杨菲还担心因为人们的世俗偏见,孙炳良到娘家后遭冷落看白眼听闲话,那样的话不但自己尴尬又会让丈夫伤心,没想到孙炳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娴熟的家电维修技术,居然博取了父母的欢心和街坊邻居的认可,她为自己无悔的选择感到欣慰,更为丈夫的人品和才能感到无比的荣幸和自豪!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