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侯绍堂的头像

侯绍堂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2/09
分享
《博弈金佛山》连载

第八章 战争创伤医治难 不战屈人为上策

数九寒天,武隆县城郊。

一辆辆汽车沿川湘公路从东向西开进,看不见头和尾的解放军队伍迈着锵锵的步伐在公路上行走。

刘佰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迈出颠簸的吉普车,拍打着身上的尘土,站在县城城郊的一个山峁上久久凝视。

穿着破烂的难民人群,步履蹒跚地从他们面前走过。

看着被焚毁的县城和潮水般涌动的难民,刘司令员、邓政委两人脸颊上滚下的热泪顿时化作升腾的热气。

邓小平悠悠说道:“老百姓常说国民党是刮民党一点没错,他们只知搜刮百姓财物,不管百姓死活。在蒋介石心中万里江山只有地域概念,根本没有人民概念。蒋匪军火烧彭水、武隆县城犯下的滔天大罪,他们烧掉的不仅仅是民众居所,更是烧掉了民心,这样的反动统治不被人民唾弃天理难容。时下,最紧要的军管会、农会要团结社会各阶层解决难民的衣食住行,让老百姓度过寒冬,过上一个像样的大年。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共产党人的爱民情怀,使老百姓感受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本质区别,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刘佰承擦拭一下眼镜道:“国民党烧毁彭水、武隆县城与黄河花园口决堤是故伎重演,蒋介石这个独夫民贼重来不考虑人民利益,终究会受到历史审判的。为杜绝国民党反对派烧毁其他县城,减少对山城重庆的破坏,争取国军十五兵团及108军起义投诚就显得非常紧迫了。邓政委你就大胆动用各种关系,做好国民党中间势力的起义投诚工作,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减少战争造成的损失,拯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邓小平手里拿着烟,猛吸一口烟说道:“当下,随着解放大西南之战的快速推进,乐广文兵团像一块绊脚石挡住去路,如果不搬掉绊脚石将会直接影响到解放大西南的战争进程和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因此,对十五兵团的政治攻势已是箭在玄上不得不发,最近已经启用了安插在敌人内部的那两颗棋子,我已经落实专人负责联系,近日必有回音,请司令员放心吧!”

刘百承大笑:“邓政委啊,你真是走一步看三步的高手,当时安插的那两颗棋子就打下伏笔,如何把这些棋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恐怕你早已成竹在胸。当下,不是动不动用这两颗棋子的问题,而是如何发挥好棋子的作用,尽快做通国民党中间实力派的工作,使他们及时归顺到人民这边来。同志哥啊,这可是一件很棘手的工作啊!”

邓小平神情严肃道:“这些地方实力派的确在见风使舵,一方面他们跟随蒋介石多年难以一下子转过弯子来,另一方面他们又长期受蒋介石排挤或多或少有矛盾,不管怎么说不能让他们长期‘观望’下去。自从到贺老总哪儿借来东风,的确使我增强拿下国军15兵团至少拿下108军起义投诚的底气。要知道贺龙同志借给我们的东风可以抵得上千军万马,那个陈既胜将军是随傅作义将军在北平起义过来的人员,以前和国民党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陈既胜将军与国民党15兵团司令乐广文、108军参谋长方志诚、作战科长曾应华等都曾经在一个部队任职,而且他们都是乐广文的下级。贺老总正是考虑到二野进军大西南特别需要陈既这种特殊人才,才把他从三野司令介绍过来,这真是雪中送炭啊!”

孟冬,重庆国民党108军驻地。

108军参谋长方志成接到卫兵报告:有一个自称您旧友的人求见。

当方参谋长来到门口时哪里有旧友的影子,门口只站着一个身穿皮大衣、头戴博士帽、颈上围着青色围巾的中年男子。

方志诚觉得这个人的身材似曾相识,但穿着打扮却对不上号,他在大脑中搜索了一下,自己的朋友都是行伍出身,哪里有这么一个富商朋友呢?

正当方志成不解之时,只见这个大商人把帽子和围巾掀开,扯掉胡子,一个英武帅气的军人展现在方志成面前。

见此,方志成不禁一愣:“是说今天早上喜鹊叫个不停,原来既胜兄大驾光临,你怎么搞成这副行头,难道沿途的情况真如此严重?”

陈既胜答道:“志成兄您不是不知道,现如今到处兵荒马乱,如果不化装成富商的话,就难以找到庙门咯,尽管我小心翼翼但还是几经辗转才到达军营重地呢!”

来到司令部内室方志诚笑道:“玩笑归玩笑,既胜兄做事谨小慎为是对的,在当今国共两党纷争不断胜败未卜的情势下,我们再怎么也不能重演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的悲剧啊!”

陈既胜笑着回应道:“方兄言之有理,只要我们稍不注意的确会功败垂成,这次跟随傅作义将军一起举事,就险些功亏一篑,如果出现那样的情况不仅会毁了傅作义将军和我们这些僚属一生,更会改写中国历史。好在傅作义将军带领我们选择正确的和平道路,保住了北平这坐古城,使人民免遭生灵涂碳,真是走对了路!”

方志诚听着眼里不禁放出光芒:“既胜兄,我知道你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你我之间有话尽管说,凭你我的交情,如果意气相投自然再好不过,即使话不投机我也会把你礼送出境,总之你不是入虎口而是走亲戚来了。请问这次到108军究竟带着什么使命而来?”

陈既胜把到108军的使命作合盘托出:“志诚兄啊,小弟此次冒着生命危险前来,从公的方面是为了和平让百姓少作牺牲,从个人感情的方面讲是为拯救志诚兄、乐长官及众多国军将士,以及千千万万个家庭。请你向乐长官进言,只要他不再继续与人民为敌,共产党会给出路的。”

方志诚微笑着:“不瞒既胜兄,对共产党的政策愚弟也是有所耳闻的,当下问题的症结是如何做通乐司令的工作,带领更多人归顺人民一边,这才是我万般纠结迟迟没有动作的原因。乐司令最担心的是共产党不会原谅他与共产党对抗过这段经历。”

陈既胜推心置腹道:“这个问题请乐司令放心,连华北剿总傅作义司令这样大的人物不也曾经反共吗?但在北平起义后共产党都原谅了他的过错,毛主席还亲自接见他,对他给予高度评价。和傅作义同样是抗日英雄的乐广文司令只要走和平之路,共产党绝对会给予他出路的。请乐司令想想,他虽然对蒋家王朝忠心耿耿,但蒋介石连乐司令的亲弟弟都不放过,请问效忠蒋家王朝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临别之际,陈既胜把刘佰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给乐广文司令的亲笔信件交给方志诚,叮嘱他一定转交乐司令长官。

仲冬,四川东南部的南川县城。

南川城建有东、南、西、北四条街道,修建于明清时代的城墙把小城围在中央,由东、南、西、北四门进出。

位于南川城西门半溪河边的张氏府邸,是一坐建造于清朝道光三十年,经过近100年的风吹雨打,这坐青砖柏木结构的中式建筑在当地首屈一指,仍然显得富丽堂皇。

张府占地面积在1亩多,大小房间40多间,3个天井坝,堂屋大门上悬挂着“教儿女两条正道唯读唯耕,传子孙两行真脉克勤克俭”的金字对联,大门两边蹲着两只石狮子,一副富有之家的派头。

张世雄就出身在这样一个有三千多石地租的富裕家庭里。父亲张德轩是清末秀才,曾任过县知事,为官清正廉洁,曾为乡民做过不少善事,他尤其注重在教育子女从善从德上下工夫。

张世雄也不负父辈期望,他先后外出求学考取黄埔军校,毕业后先后担任国大代表、总统府侍从室副主任、主任等职,由于胆识过人,颇受蒋介石赏识,逐渐在国民党高层也有了一席之地。

日寇侵占上海时,张世雄作为蒋委员长的私人代表,肩负重任,深入被日寇占领的上海,冒着生命危险去游说老牌军阀吴佩孚:请他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要向日寇吐露党国核心机密而成为中华民族千古罪人。

凭着张世雄的三寸不烂之舌,使吴佩孚悬崖勒马,没有倒向日寇,没有向日寇吐露半点事关中华民族生死攸关的政治、军事核心机密。

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张、杨扣留时张世雄又舍生忘死力挺委员长,后来他向蒋委员长推荐金佛山麓的“冷、温、热”三泉风景,并自告奋勇把蒋委员长和蒋夫人宋美龄引到这里观光,让日理万机的委员长放松身心,谋划好抗战大局,真可谓不煞费苦心。

不过事有凑巧,就在蒋委员长到南川县观光的当天,日本鬼子就派飞机轰炸了南川县境,尽管当时没伤着蒋委员长一根毫毛,可一贯狐疑成性的蒋介石便对张世雄不冷不热。

后来随着年纪增长,张世雄萌生了隐居山野的想法。

张世雄是一个能言善辩喜欢交友之人,在国民政府同朝为官的人士中形成了沙文化、国栋梁、乐广文等为内核的圈子,他激流勇退的心思早已与这些挚友透露过不止一次。

自从得知蒋委员长决定将十五兵团108军从南充、达县地区调往南川、綦江地区布防以后,张世雄盛情邀请乐广文司令把司令部设在南川自己家里。

乐广文司令认为在人心惶惶的特殊时期,出于安全、保密等因素的考虑,乐广文也乐意把兵团司令部设在西街张世雄家里。

十五兵团司令部,乐广文召集南川县内党政军警特头目开会。

乐广文面无表情讲道:“当前形势复杂多变,本着对十五兵团兄弟们负责,我命令:南川县特委会必须在近期提供拟捕共产党员名单,同时贴出“八杀”布告,县反共救国军维持地方秩序,协助国军作战,各乡、保、甲要与十五兵团保持相同口径,城内要严格实施军管。”

接着,乐广文宣布十五兵团布防情况:“时下,我十五兵团重点在南川东北部、白马山东侧一线设防,重点区域是江石镇至九里槽、青龙洞一带,沿川湘公路凭险固守,构筑阻挡共军西进防线,派出少量部队向白马山前进,收拢从白马山前线溃退下来的国军残部。”

做了这些安排后,乐广文心中矛盾重重,当年率川军拼杀在抗日第一线,为了民族大义,虽然部队伤亡惨重却毫无怨言,可今天打这样的战争却是为什么呢?其正义性究竟在哪里呢?

乐广文嘟哝道:“老蒋的算盘打得挺精啊,把烂摊子丢给我十五兵团来收拾,而在配置待遇上川军与中央军却存在天壤之别,难道川军生下来就是受夹板气的料?几百万国军都难以抵挡共军,还想让我十五军团为蒋家王朝殡葬垫背,真是把我当成傻子打整呢!”

乐广文越想越气,越想越恐惧和颓废。

正在这时卫兵报告:“张世雄将军令尊大人张德轩和南川商会侯义长会长带着商界朋友,前来拜访!”

张德轩与侯义长是生意场上的合作伙伴,两人轮流担任商会会长,两家做生意都讲究诚信为本,所以他们所经营的耕牛、布匹、粮食等领域生意都十分兴隆。在商会的带动下,南川人把生意做到重庆、贵州、武隆、涪陵等周边地区,颇受社会各界好评。

张德轩听说国军要以南川为战场与解放军开战,他硬是软泡硬磨要求儿子找关系,一定要避免在南川发生战争。

这天张德轩、侯义长带着商界人士来到国军十五军团司令部。

张德轩、侯义长见到乐广文将军后,当即代表南川商界奉上一分对十五军团的慰问礼单:1万银元、300头菜牛、300担粮油……

见此大礼大惊失色,乐广文连声说道:“张老先生,应该叫您伯父,我与令郎是一个锅里吃白饭的人,愚侄哪里受得起如此厚礼啊,这样不是折杀晚辈吗?让世雄兄知道了,会怪罪我乐某人不知礼数!”

嘴上这样说乐广文却暗暗盘算:因为十五兵团是后娘养的,老蒋已经半年没给部队发放粮饷了,这批物资真是雪中送炭,有了这批物质必然能缓解将士们的吃喝拉撒,这可是事关十多万人的前途命运啊!

紧接着,张德轩向乐司令官递上儿子张世雄的亲笔信。

看了张世雄的亲笔信,乐广文感到全身一阵战栗,张将军莫不是已经洞察了自己的全部心事,尤其是心中的几件烦恼事。

张世雄在信中写道:“还在8月下旬,蒋委员长飞临重庆督办西南防务时,决定让你率108军、110军开往甘南。不到一个月时间,他又改变命令,让你率所部返回,向贵州桐梓娄山关一带急进,你刚到娄山关,又接到他的命令,要求你率部向吃川湘线上的武隆—南川一带驰援宋西年。你的部队哪里是被解放军打垮的,简直就是被委员长的命令拖垮的。当你率部向南川开进时,蒋委员长私下调动十五兵团108军你却浑然不知, 108军除第111师渡过长江外,其余两个师待在长江北岸不听调遣。让惊弓之鸟的疲惫之师来抵挡共军过乌江简直是痴人说梦。还有你的弟弟乐广斌因参加共产党外围组织被捕这点小事,那么多同仁说情蒋委员长都不肯网开一面,真是铁石心肠啊,这些挠心事,乐兄你不会忘记了吧!”

信的最后,张世雄写道:“乐长官你就要离开故土南川了吧,我希望你看在我父亲若大一把年纪还在为和平奔走的份上以及张某与你同朝为官的薄面上,在南川放下屠刀免开杀戒,使人民免受生灵涂炭,您的恩德将会铭记史册。”

看完张世雄的信函,乐广文心中震撼不已,不仅共产党高层领导刘佰承、邓小平在推动和平,先行起义的国军陈既胜拉拢自己起义投诚,就连蒋委员长身边的大红人张某人也推动和平,看来当下和平真乃大势所趋。

个人时运到了今天,已经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是“战”是“和”根本不是我乐某人买不买张世雄人情的问题,而是关系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根本问题。

只要一步走错就会满盘皆输,在人生十字路口上咋就这样难以作出选择呢?

11月中旬,南川西城外十五兵团司令部。

司令乐广文、兵团司令部作战科长曾应华、108军参谋长方志诚脸色凝重。

乐广文心情深重说道:“前线传来情报,乌江天险、白马山屏障都难以抵挡共军的猛烈攻势,白马山、武隆、南川、綦江防线甚至陪都重庆都已朝不保夕。谁能回答我,丢失党国社稷江山的责任在谁?难道最后竟然会甩锅给我乐某人?”

随着“砰”地一声,碎渣满地,乐广文咆哮道:“你们不回答,我自己来回答:毁掉党国的正是他草字头啊!自己打仗是外行,还一味怪下属办事不力。已是孤家寡人还要拉上别人垫背,那我们这些败军之将,又找谁垫背呢?”

方志诚道:“乐长官请息怒,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请您先看看这个东西消消火!”

接着,方志诚慢慢条斯理地把一封信函交给乐长官。

方志诚道:“这是陈既胜托我转给您的信函,是刘佰承司令员、邓小平政委专致您的。既然这边没指望了,我们何不按那边的指点寻找生路呢?现在指点迷津的高人远不止刘、邓首长两个人啊,就连蒋委员长的铁杆兄弟都在劝和。当然,陈既胜转达刘、邓指点的路子必须重点考虑。走通这条路有很多例子,很多与共党为敌的国军都重获得新生,何况您在抗战中取得的战绩曾经得到共党首脑的赞赏呢!”

曾应华:“乐长官,方参谋长的度话很有道理,现在已经到了十字路口,试想傅作义将军把北京城毁掉,不难想象他现在有多后悔,也不难想象他的结局有多悲惨啊!”

乐长官:“你们二位跟随我多年,你们的话我没理由不相信,可我乐某人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鲜血,共产党当真会原谅我吗?”

方志诚道:“常言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况且您并非十恶不赦之人,怎么就不紧紧抓住回头是岸的机会呢?共产党功过分明,傅作义将军把一个完好的北京城交给共产党,共产党不仅保全他全家老小,还给了他极高的政治地位,您何不效仿他争取共产党的宽大处理呢!”

乐广文说道:“我已经被折腾多次,现如今又要折腾到川西主持战事,我想把这里的战地指挥权交给方志诚,希望你竭尽全力处理好南川的事情,既不要让外界察觉十五兵团有异样,又要把握主动权。”

乐长官转向曾应华说道:“应华你就带着一个团的兵力,代我到白马山前线去一趟,卖蒋专员一个面子,免得他疑心疑德在他老子面前使坏。不管怎么说我们是去接应他了的,至于能不能与他们汇合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同时,要在解放军打过白马山之前把散兵游勇收拢起来,让他们退出火线并往涪陵、重庆方向撤退,免得在那里当绊脚石妨碍大事。再有你带着我的命令,提前把驻扎在凉风垭隘口的宋渝生营撤下来驻扎在䒵枝堡,为稳当起见暂时不给宋渝生说内情。”

方志诚、曾应华同时站起来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乐司令官,感谢您的信任,我们一定完成好您委托的重任!”

乐广文道:“你们把各自的事情处理好之后,就按和陈既胜商议的办法:十五兵团的全部人员撤离战场,退往重庆南岸等待命令。”

离开乐广文办公室,方志诚、曾应华相视一笑。

原来,还在乌江战役打响之后不久,蒋专员、宋席年、乐广文等高级将领已经发现解放军的攻势太过猛烈,料到乌江白马山防线会在顷刻之间崩溃,于是当战斗进入最为激烈的时刻,他们就做好了由防守转为退却的准备。

蒋专员、宋席年、乐广文等高级将领,活学活用古人张好古“连升三级”的招数,火线提拔中下层军官,尉官通通提升为校官,校官通通提升为将官,把战地指挥权通通“下放”给新提拔的军官。

而蒋专员、宋席年、乐广文很快就溜之乎也,他们通通撤退到二线“遥控”指挥去了,这其中又以乐广文溜得最快。

也难怪,如果跑慢了能买火线吗?

再说,这些火线上临时提拔的军官们本来就已经是惊弓之鸟,他们在官帽的鼓励之下,起初还勉强打了一阵,渐渐的,他们也觉得顶不住了,就效仿起上司们的做法来,火线提拔士兵当军官,这些中层军官们不一会儿十之八九也都跑了事。这样一来,剩下的就是兵指挥兵了。

试想,从古到今哪有这种战斗游戏规则呢?如此,国军哪有不吃败仗之理呢?

到最后来,除了极个别死硬分子之外,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继续打仗了。

此时的国军高级将领早已把司令部由白马山前线退却到了相距100多公里的南川县城。

这其中又因为张世雄与乐广文的特殊关系,乐广文兵团司令部就设在西街张世雄家里。

司令部设立伊始,乐广文便确立了用非常手段保护南川的思路。一方面他立即召集南川县内党政军警特头目开会,命令县特委会必须在近期提供拟捕共产党员名单,同时派人贴出“八杀”布告,命令县反共救国军维持地方秩序,协助国军作战,要乡、保、甲进行反共宣传,城内实施军管等。另一方面他又在南川东北部、白马山东侧一线布置兵力,从江石镇至九里槽、青龙洞一带,沿川湘公路凭险固守,只是派出少量部队向白马山前进,接应从白马山前线溃退下来的国军残部。

从前线传来的情报看,白马山屏障是难以抵挡共军的猛烈攻势的。白马山、江石、南川

甚至陪都重庆都已经是朝不保夕的事情。丢失党国社稷江山的正是蒋委员长自己啊!

此时此刻,乐广文心中矛盾重重,根本理不出一点头绪。

乐广文把方志诚、曾应华叫到司令部密室里,十分痛惜地说道:“你们二位跟随我多年,原本应该有个出头之日的,不想懈罗某人时运不济,没能给你们带来好运,我深感内疚。我已经被折腾了多次了,现如今又要折腾到川西主持战事,因此我想把这里的战地指挥权交给方志诚。希望你临危受命,尽力让南川这个弹丸之地多在国军手里一些时日吧。曾应华你就继续跟随我东拼西杀吧!”

方志诚、曾应华说道:“罗司令官,你太言重了吧,我们能在你手下当差已经是福分了,哪还有其他非分之想呢!我们一定按照您的安排尽力而为,完成好党国委托的重任!”

“那就要看你们的造化了,不过对于共党分子该杀的要坚决杀掉,该破坏的设施要破坏掉,不能让共产党占便宜。今后如果遇到难以决断的事情,你们可以多向张世雄将军请教,他是这里的人,人熟、地熟、环境熟……” 乐广文吩咐道。

正在这时,卫兵前来报告:“张世雄将军副官前来拜访”

张世雄将军副官向罗司令官奉送了一份份厚礼之后,又递上了张将军的亲笔信。

看了张世雄的亲笔信,乐广文感到全身一阵战栗,张将军已经洞察了自己的所有心事,尤其是自己心中的几件烦恼事。

尽管蒋委员长是我们在黄浦军校的老师、校长,但他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不说与毛泽东、周恩来相比就是与林彪、徐向前和罗兄等人相比也相差甚远。他指挥无方,刚愎自用,致部队疲于奔命。还在去年8月下旬,蒋委员长飞临重庆布置西南防务时,决定让你率108军、110军开往甘南。不到一个月时间,当两军行进到川西北的青川、平武时,他又改变命令,让你率所部返回,向贵州桐梓急进,布防娄山关一带,其理由就是一句话:据闻共军有从贵州入川之势。你刚到娄山关,又接到他的命令,要求你率部向南川驰援宋席年。如此朝令夕改,反复折腾,你的部队痛苦不堪,官兵十分疲劳,怨声载道,逃亡甚多。你的部队哪里是被解放军打垮的,简直就是被委员长的命令拖垮的。

更让人烦恼的是,蒋委员私下调动你的110军,自己却浑然不知。当你率部向南川开进时,110军除第111师渡过长江外,其余两个师待在长江北岸不听调遣。军长向敏捷径直到西南长官公署活动,得到蒋委员长同意后,110军径直脱离第15兵团,改向达县运动。尽管你多次向蒋委员长和白长官请求,我也从旁边力争,但始终未能将110军拉向南川。这样,你的15兵图到南川的仅有108军3个师和110军1个师,共4个师兵力。已经成为惊弓之鸟的疲惫之师要想抵挡共军过乌江简直是痴人说梦。

. n2 N1 Z6 L" O$ }. k$ r2 T8 ^0 e还有你的弟弟罗广斌,参加共产党这样一点小事,有我们这么多同仁到蒋委员长面前说情,蒋委员长都不肯网开一面,真是铁石心肠啊,这些挠心事,让罗兄你非常烦恼吧!

信的最后,张世雄写道:

罗长官你就要离开故土南川了吧,我希望你罗兄你看在我张某的薄面上,在南川尽量免开杀戒,这对你来说显然易如反掌,但对我这来说却是报孝家乡父老的最大礼物。如能成全老夫,我向你致谢了。

一边掂量着张世雄这番近乎于对自己求情的话语,一边想着时局,乐广文心里真是矛盾极了。

毕竟是见多识广,乐广文觉得还是送张世雄一个顺水人情。

乐广文召集方志诚、曾应华开会,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已开杀戒的人,你们觉得他还有回头是岸的机会吗?他还会得到佛主的原谅吗?”

方志诚道:“罗司令官常言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况且你并非是一个十恶不赦之人,怎么就没有回头是岸的机会呢?”

曾应华慢慢条斯理地从贴身衣服里取出一封信函交给了乐广文。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