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李学民的头像

李学民

网站用户

散文
202401/04
分享
《人生驿站》连载

第十章 夜探车间

晚饭刚过,隔壁王师傅进屋来坐,泡上茶喝着,话题说起这个月发奖金的事来,王师傅说已经发过了。但我却没有领到,顿感心中疙疙瘩瘩。伙房小张一步跨进门来,听说了此事,也说这不公平。说人虽然在外帮忙,却是书记批准并代表单位去的,怎么能不与本厂职工一视同仁呢?

翌日上班,我把此事一说,老董、宋老师均表示了不满,认为厂里这样做毫无道理。宋老师当即拉开抽屉,拿出公章,致函印刷厂领导,普查人员外出工作期间,一律享受单位一切待遇。

中午回厂,我捏着公函直接去找李书记,他看了看说,他本人并不知道有这件事情,并表示问一下王会计。

中午吃饭,我还在考虑这件事,按说,厂里是李书记说了算,为何他说不知情呢?是李书记撒谎?不像。那么,问题的症结究竟出在哪儿呢?

一会儿小张喊我,要我去伙房他宿舍听戏,其时他有一台收录两用机,正放戏曲带子,有我最爱听也爱哼唱的黄梅戏《天仙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已故著名艺术家严凤英和王少舫优美的唱腔,每次听唱,我都坠入幻想驰骋的天堂而不能自己。最早看《天仙配》是四年前四中学校的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我从教室学习后回寝室,看到后排学校里的黑白电视机朝着窗外,外面是一片黑压压的人,我凑过去看了一会,就被七仙女和董永纯情美丽的爱情故事给吸引了,后来我又看了多遍电影。

到泰安财校读书时,我还经常禁不住哼唱黄梅戏。有一个春风习习的傍晚,我下宿舍楼去教室,看四处无人,便放大了声音唱起《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段美丽的歌词,没想到对面女生宿舍的两扇窗户忽地推开了,有三四个脑袋伸出来,我赶忙溜走了。

还记得有一次,那大概是入校第二学期,班里搞什么活动吧,班主任黄老师号召大家贡献节目,团支书王向红撺掇我唱黄梅戏,众同学也跟着起哄,那次我只唱了两句,便因想流泪而唱不下去了,那是电影《七仙女》中七女被逼返回天庭的一段唱词中的两句唱词:“董郎昏迷在荒郊 哭得七女泪如涛……”往下的唱词依次是“你我夫妻多和好 我怎忍心 董郎夫啊 将你丢抛 为妻若不上天去 怕的是伤害董郎命难逃 树上刻下肺腑言 留与董郎醒来瞧 来年春暖花开日 花荫树下啊 董郎夫啊 把子来交把子交 不怕天规重重活拆散 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

听了一会黄梅戏,小张就说:“咦,你咋落泪了呢?”我走出屋门,在厂路上徘徊了一会,瞧见传达室李大爷没午休,便进去和他下棋,本来我们实力相当,可因为我心乱如麻,四盘三负,灰溜溜而归。

几场北风,几场凄雨,把天吹短了,把夜吹长了。从昨晚树亭在我这儿走时就蒙星小雨点,而今天整个上午雨点也没停。栾师傅回老家去了,他不在厂这几天,我都要接送立新上下学。

傍晚雨点停了,送走立新后,我傍在门框上,望灰蒙蒙的天。须臾,东边住的小白拿把伞走过来,说是去加班,人走过去了,却突然退回来,跟我说,我有一篇文章正上车赶印。

我想了想,大概是那篇《枣花》吧,没想到才投稿二十几日功夫,编辑速度如此之快。

一篇文章或材料到达印刷厂之后,分管厂长和生产管理科长先通稿审稿,接着召集相关人员分配任务。首先从选字铸字车间入手,责任到人,分工明确,往往数人数十人分段落、定章节,齐头并进。这个环节工作人手要多,以确保进度,一边选字,包括标点符号,一边清除“污字”坏字,即缺胳膊少腿以及污损程度严重的铅字,欠缺的或无法使用的坏字,就由铸字车间开动铸字机昼夜加工。事实上,一篇文章或材料的字码,基本上都是新铸字,上过机子的铅字,往往一锤子买卖。当然,平时日常生产中,铸字车间备用大批量常用汉字及字码符号,极大程度上满足了一般材料的选字。往往不等用完,新的一批常用铅字字码符号等已经铸造出来了,一直循环往复不断。

铸字车间是一位姓黄的师傅“掌舵”,带着包括他儿子“小路”在内的六个徒弟。新铸就的铅字,按照登记排列逐一编序储存。黄师傅来自聊城,印刷行业一把技术好手,建厂初期作为技术人才招聘来厂。而今眼看年岁大了,就要退休,老家也回不去了,他就写了申请,厂部研究,逐级上报批准盖章,让他儿子小路顶替接班。但条件是他本人不能脱离工厂,要继续发挥余热。老黄本人也考虑到儿子年龄也太小点了,人走了,他也挂念着放心不下,就同意了退休不退位、不离岗,这样他还可以领取到一份定期额外收入,老黄作为技术指导留在了厂里。

老黄不善交际,平时也不多走动,没事的时候,就一个人憋在“家”里,谁也不知他做啥想些啥。其实他的家就一间房,住我东面不远,父子俩两个铺。倒是他儿子整天无忧无虑笑呵呵地到处走。我问过栾师傅,看小路年纪轻轻不过十五六岁,咋就接他父亲班了呢。栾师傅说,组织照顾他,厂里给他跑的。

老黄话声不高,见谁满脸堆笑。有一天中晌我在门前给立新理发,他出来进去好几趟,最后还是凑过来,腆着脸似乎求我说,给他也理个发。那天我顾不得先吃午饭就给他理发,老黄感动的不行,没过多久,他回聊城老家,提回几斤香瓜,晚上就给我送到宿舍几个。

有一晚,刘师傅陪我去车间转转看看,刚踏进铸字车间,一股热浪翻卷而来,四台铸字机器旁边坐着四个小伙,老黄脖子搭着个毛巾。他儿子小路眼尖,看到我马上就喊他爹,老黄就赶紧过来,口说这屋子挺热的,李会计你咋来了,人说着话就赶忙给我搬椅子倒水。老黄个子不高,面容清癯细白,穿戴朴素干净。我看房顶吊扇转速太低,嗡嗡,咔咔乱响,就问他咋不换两套新的。老黄就说这不就挺好了嘛,夏天哪里不热。

选字铸字完成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排版(亦称制版)。其实印刷过程也是一个流水线作业,即边“选字”“铸字”,边组织人力分工编排,将一张大钢模框,“铺”在一个平面大桌子上,模框的选择一般要根据印刷资料的尺寸大小要求,一般情况下有一张过去四开粉连纸大小,大模框内再进一步分隔成一个一个小模框,小模框大小根据印刷纸页几开来确定,每个模框之间由钢条隔开呈独立状。

排版工作更细致,除字迹清晰之外,材料的每行每段,包括每一个标点符号在内,都不能错排,难就难在字体不仅区分大小,还分间隔,又是正字反排。一个字与字之间,标点符号之间,都有适度的间距,段落之间保持适当的空隙,这样印刷出来的页面才美观大方。

排版结束后,再次核对标题、页码、章数,确认无误后上机试印。将大模板整张操控在装有滚子的印刷机大宽桌上,在机器加料口填毕相应的颜料,机器滚子旁有固定缚纸张的设备,然后开动电闸,滚子在模板上来回碾动,印刷好的纸张便携带着墨香飘落到指定的位置。印刷出的样品,及时转至“校对车间”审阅,原则上“三核、三审”,最后确认无误后,送委托单位审阅过关,签字盖章,最后厂技术员、生产科长、车间主任、分管厂长逐个签名,方可开足马力批量印制。

与批量印刷同时进行的是裁纸车间,根据纸张页数,章节,裁纸机分割、汇总,及时转入装订车间,装订、验收、入库、封存,每一个步骤都有严格的程序。

有一次我进印刷车间观摩,熟悉不太熟悉的职工都跟我点点头或招招手,打着招呼,唯有西北角靠窗子那台印刷机旁的“厂花”,一副冷峻的面孔。

后来我打听到了她姓丛,人在厂外的新华书店二楼上居住,我几次进厂出厂上下班碰到她;丛姑娘容颜温润如玉,肌肤似雪,走路款款,目不斜视。似乎这个无比俊美的姑娘,生就如此。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