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09/30
分享
《播撒天火耀人间》连载

第三章 播火

同学中有一位叫卢丹朗,卢丹朗几天来一直不理恽代英。

卢丹朗喜欢蹴鞠,其状态之痴迷,无人可比。“书痴”恽代英则偏爱读书。卢丹朗狂热“运动”时,恽代英却在痴迷地“吃书”。从体魄上看,卢丹朗自然也更胜一筹。那天,众目睽睽的一场蹴鞠赛,结果竟然完全出乎卢丹朗的意料,本以为必胜无疑稳操胜券的他以零比三输给了恽代英,引得好多同学起哄喝倒彩。

恽代英说:“你蹴鞠用的是蛮力,我蹴鞠用的是巧力,所以你力气大并不一定会赢得我。”

卢丹朗觉得丢了面子,心中郁闷起来,走路总是离恽代英远远的。

今天晴朗了,放学后他主动跑到了恽代英面前:“代英,你咋不理我?”

恽代英停住了脚步,回答:“卢丹朗,我没有不理你呀,是你顾不上跟我说话!”

卢丹朗从鼓囊囊的书包里掏出一盒大麻花:“给,这是给你的,我舅舅从天津带回来的特产!”

恽代英推辞,不予接受。卢丹朗急切地举到他面前:“我送给你的,我们是朋友,朋友送给朋友的礼物!”

恽代英认真地说:“授礼不好,受礼更不好。先贤有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我们应该向先贤们学习,你留着自己吃吧。”

“先贤?”卢丹朗不解地对着恽代英。

恽代英说,我们老家江苏有个苏州,明代有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况钟,苏州人民称他况青天,况钟在苏州任内,勤于政事,忠于职守,除奸革弊,为民办事,深得苏州人民的爱戴。宣德六年,况钟的母亲死了,他回靖安原籍守丧,这一去要三年孝满才能出来做官。于是苏州二千多人“请求夺情起复”。苏州人民还编了首歌谣:况太守,民父母,众怀思,因去后。愿复来,养田叟。明政府接受了民意,下旨况钟缩短守孝期,重回苏州做官。

况钟任苏州知府已9年,要赴北京考绩,朝见皇帝。地方官进京朝见,一般都要带搜刮来的金银珍宝,名产土仪,遍送京城里的势宦权贵,而况钟进京朝见,却两袖清风,不带一锱一铢。他赴京临行时,作诗和前来饯行的苏州人民告别: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况钟赴京后,因任期满要升官。苏州父老又上书挽留,要求况钟再次回苏州,明英宗接受苍生百姓们的请求,升了况钟的官,赐正三品,但仍回苏州做知府。

卢丹朗只好收起礼品,说:“不欲不贪,两袖清风,一生正气,这样的好官就是先贤。我明白了,我们应该学之,自小就要学会做好人,做好事,不做贪欲之徒,不做猪狗不如的贪官污吏!不过……我也读了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觉得不如你就应该向你学习,而不是妒忌你。我蹴鞠、写文章都不如你。你作文都是甲,可我作文顶好也不过是丙,求你告诉有什么秘诀?”

恽代英哈哈大笑,说:“没有秘诀。多读书,多动脑子,自然就能写出好文章。”

从此卢丹朗与恽代英成了最要好的好朋友。1909年,恽代英的父亲恽爵三到鄂西北重镇老河口盐课局任职。恽代英跟随家人行水路溯江而上,告别了武昌。卢丹朗跑步沿岸送行,一直到帆影远去,才洒泪而归。

水浪翻卷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恽代英站在船舷之上,极目望去,青山绿水,姹紫嫣红,一派宜人景色。回眸渐渐模糊了的武昌,不禁浮想联翩。恽代英神色忧郁,怀想多少古圣往事,不由吟道:“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此诗句是诗人杜甫凭吊蜀相诸葛孔明的。中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发明家病逝军中,可望奏凯而未奏凯,竟把“兴汉讨贼”的艰难事业丢在身后,引起后人无限感慨。

陈葆云女士把这些看在眼里,她已经意识到,恽代英感慨的不仅仅是古人,他还心系着国家,没有忘记淡然恩师多次讲过的甲午战争、鸦片战争、社会的不公和动荡、富人的贪婪和百姓的苦难……

外面风凉,母亲几次唤他回到船舱里,恽代英依然沉浸在绵绵思绪之中。沿岸都是百姓艰辛生活的情景:破衣烂衫的车夫,披星戴月的农夫,风雨不停的渔夫,还有成群结队的难民。

船至中途,出现了一队与自己年龄一般大的童工,他们孱弱的身板扛着沉重的麻袋,被压弯了腰。后面挥舞鞭子的工头像赶牛马那样驱赶他们,朝着工厂的大门口移动。有个童工摔倒了,不问青红皂白,遭到狗腿子一顿毒打,一直到他昏死过去才罢手。

沿江外国租借地林立,耀武扬威的外国军舰横冲直撞,外国人凌辱中国人,与数年前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烧杀掳掠,无恶不作的情景并无二致。

恽代英紧锁双眉,认为罪恶的社会必须改变,这样的想法已经在他心中播下了火种。

到达老河口,这里是牛郎织女神话传说发源地,是春秋名将伍子胥故里,是汉代丞相萧何的封地,是北宋文豪欧阳修治所,曾经多少豪杰名士和美丽传说。十四岁的恽代英,顿时觉得周围一切都是新鲜的,不免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

老河口没有学校,恽代英只好在母亲的管教下自学家中藏书。这倒也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可以不受限制地博览群书,纵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吸取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滋养。他还拜父亲的一位朋友为师,跟着学习英语,并阅读西方文学作品。很快,他就能以英汉两种文字书写日记了。他对母亲说,就当我用两种语言来练笔吧。

这时的陈葆云女士,已经乐得专心致志地实施自己制定的家教计划,为恽代钧、恽代英、恽代兴、恽代贤兄弟四人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学习教案。恽代钧、恽代兴的受学重点为学校常用的国学课目,恽代贤的受学重点为四体书法。其中最受关注的是恽代英。母亲深知英儿博览群书,思路开阔,喜欢思考,特别为他开列了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典籍。

恽代英按照母亲的要求,潜心细读了清代辞官归家的文人宋宗元所著的“正经”文卷,感到一股清新的正气弥漫在书卷之中,他爱不释手,为之陶醉,小小年纪的恽代英正是从这些古代经典中汲取了做人处事的道理,为他日后的人生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