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0/25
分享
《播撒天火耀人间》连载

第一十三章 人类必须有火!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世界上出现了首个社会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学说得到了实践的认可,为中国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革命之路。

武汉学运领袖恽代英深受鼓舞,他激动地倾吐肺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社会,缺少的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可以帮助中国社会寻求到真理,探索出中国未来的出路。中国极其需要是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清楚地看到,“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阶级所把持,无论哪国都是一样,要用他来造成多数幸福,简直是妄想。”他进一步剖析说:“民主主义是什么?乃是资本阶级在从前拿他来打倒封建制度的武器,在现在拿他来欺骗世人把持政权的诡计……若是妄想民主政治才合乎全民意,才真是平等自由,那便是大错特错……民主主义只能够代表资产阶级的意,一方面不能代表封建党的意,一方面更不能够代表劳动阶级的意,他们往往拿全民意来反对社会主义,说社会主义是非民主的,所以不行,这都是欺骗世人把持政权的诡计。”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世界上的军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已经造成了无穷的罪恶,现在是应该抛弃了。”

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宣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是因为新思想符合经济的新状态、社会的新要求发生的,不是凭空造出来的。

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批判那些妄图阻止社会变动与思想变动、阻止社会前进的反动派、顽固派,伟大的革命先驱者们,犹如慧眼独识的探险者,终于在高山之巅找到了至宝。

然而,探索的路程却是艰险的,前面有悬崖峭壁、荆棘沟壑、豺狼和魔鬼……

1920年2月1日,恽代英离开中华大学,把互助社、辅仁社、黄社、仁社、日新社、健学会那些相互了解的同仁组合起来,向伯父借些了钱,在横街头南口18号租到了几间铺面房屋。创办了利群书社。利群书社名义上传播新书,实际上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经销革命书报杂志。一些热门书刊包括《共产党宣言》《资本论入门》《阶级斗争论》等专著和《共产党》《新潮》恽代英创办的《武汉星期评论》等杂志,从这里经过借阅和邮购等渠道,输送到四面八方。

传播火种,温暖世界,照亮人间。然而,传播火种到人间来,是魔鬼们最为害怕的事情。他们害怕温暖和光明降临世界。他们是私利的代表和化身。他们顽固地把私利置于了至高的位置上。他们的利益完全是建筑在人们痛苦之上的。勒索人民,掠夺人民,让人民生活在黑暗中,他们是罪恶的化身。

当志士们为了迎接人间的福音,勇敢地举起马克思主义光芒万丈的火把,魔鬼出现了,反动势力这个魔鬼出现了。

报告会进行中,隐约有可疑的人在附近盯梢。沈光耀告诉恽代英,这些人的行迹一定与利群书社传播马克思主义有关,并说出了北京及上海已经有进步人士被杀害的消息。

恽代英说:“反动势力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他们的目的是维护军阀政客和有钱人对社会的统治,这是早就在意料之中的。”

沈光耀小心地说:“还是避一避,别让狗咬了。”

恽代英望着这位志同道合的朋友,问:“还记得古希腊神话里关于普罗米修斯来到人间的故事吧?”

“普罗米修斯发现人们住在山洞里,饥寒交迫;他们过着原始人的生活,甚至彼此猎食。他们实在是一切生物中最可怜的了。”沈光耀感慨地说,“普罗米修斯知道只要有了火,他们就可以取暖和做饭了;他们还可以学会制造工具,给自己盖房子住。现在没有火,他们的日子过得比野兽还要坏。”

恽代英的眼神中透出凛然正气:“可是,普罗米修斯去见宙斯,请求他把火赐给人类。宙斯说,连一丁点儿火星我也不给,绝对不给!所以,普罗米修斯下定决心要帮助人类。他说,人类必须有火!”

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给人间的故事,十分悲壮。普罗米修斯这个人类伟大的朋友,把火带给人类、使人类脱离了苦海、教会了人类怎么生活,自己却身缠铁链被拴在山崖上。

沈光耀明白恽代英讲普罗米修斯这个故事的含义,因此深受感动,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就让我们一起来,把火带给人类!”

忽然不远处一队人影朝书社奔来。

沈光耀警惕起来:“代英,你还是与大钊先生躲一躲,我来应付他们。”

恽代英似乎早有准备,迅速走上讲台,请李大钊先生坐到下面。待他回过头来时,发现那些人已经堵住了门口。为了拖住这些不速之客,沈光耀迎上去,故意问:“请问各位,是来听课的吗?今天讲的是……”

一个光头的流氓说:“老子是奉命来普查的,查你们聚众讲的有没有马大胡子的妖言邪说!有没有呀?”

恽代英没有理睬他们,只是有意地挥动了一下手里的《庄子》,大声讲道:“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今尔出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尔将可与语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

“神经病才听这玩意儿!”光头流氓侧耳聆听半天,最后也没有搞懂穿着窄袖长衫、戴着近视眼镜的恽代英讲的什么,便气哼哼地带着小混混们滚了。

沈光耀望着他们的背影笑骂道:“我们就是讲马克思主义,流氓们同样也听不懂呀!”

《大汉报》记者萧楚女鄙夷地说:“瞧这个腐败官府竟然与黑社会流氓勾结在一起了。如此看来,这个军阀流氓政府,距离完蛋已经不远了。那么,就让马克思主义为他们使劲儿敲起丧钟吧!”

恽代英对大家说:“百姓不满军阀的统治,民怨四起,军阀政府四面楚歌。各路军阀之间矛盾重重,时常狗咬狗相互厮杀,势不两立。但是,反马克思主义,他们是一致的。今后由光耀和萧鸿举负责安全工作,提高警惕,防止反动势力破坏利群书社。”

萧楚女建议利群书社的社友骨干实行轮流值班,监视周围的动向,如果发现可疑情况,立即传递消息,以便采取紧急避险措施。

恽代英表示赞同,于是采用这个建议,推选出八名办事干练的社友,开始了利群书社的巡保工作。实践证明,这个建议非常有效,多次避免了反动势力制造麻烦的图谋。

谷雨这天,以恽代英、沈光耀、余家菊等12人名义写的《书社服务宣言书》在上海《时事新报》等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报纸发行到了武汉,利群书社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了武汉全市,吸引了各界青年。教育界、文化界、新闻界人士,他们普遍感到有兴趣,前来祝贺。

施洋大律师闻讯后,急忙赶来,对书社给予全力支持,主动要求义务担任书社法律顾问,并约定自己为社友讲授一些基本法律知识。受施洋先生的鼓舞,萧楚女表示自己决心投到利群书社的麾下,同利群书社社员们并肩战斗,去开创宣传新文化的事业。从这天起,恽代英和施洋、萧楚女建立了生死不渝的交情。

书社的发展,为武汉三镇展现了一片天地,恽代英进一步增长了斗争经验。恽代英决定到北京开阔眼界,为自己寻求真理插上翅膀。于是4月初,恽代英和去京投考的林育南、郑兴焕、沈光耀一同北上,奔向新文化运动的摇篮,学习和武装自己。

此时,各地青年正风云际会于北京。湖南的毛泽东,少年中国学会南京分会的王德熙,天津觉悟社的代表周恩来、邓颖超都在这里留下了活动的踪迹。恽代英在这里深刻领略了许多思想前沿的动态,进一步提高了对新文化运动的认识。恽代英埋头写了大量文章。他专门为《少年中国》写了长达四万字的论文《怎样创造少年中国?》,阐述了创造少年中国与个人生活之间的关系,指出只有改造自己才能改造国家。对社会主义学说,恽代英也作了认真的探讨,在几个大报刊上发表了《论社会主义》。

恽代英怀着满腔热情,风雨无阻,奔波在京郊路上……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