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1/20
分享
《播撒天火耀人间》连载

第二十四章 不仅仅是爱情

恽代英的结发妻子沈葆秀去世后,恽代英诚实地履行着自己对妻子许下的诺言,无论多忙,无论身在何方,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抽空回到沈家,在这里他不仅是亡妻的夫婿,沈门的女婿,他更是一位精心呵护弟弟妹妹们的大哥哥。他就是沈葆秀的化身,他倾心挚诚地尽着沈葆秀应该尽到的一切。

月朗风息的夜晚,惊雷轰鸣的清秋盛夏,时常见到恽代英的身影,他细心地帮沈葆秀的弟弟妹妹们补习功课,批改作业。

沈葆英是沈葆秀的四妹,沈葆秀去世时,沈葆英才12岁。恽代英常给沈葆英讲地理和历史知识,辅导她提升英语的书写水平和会话能力。有一次恽代英在成都返回的时候,天色已晚,且大雨连绵,路途洪水肆虐,本当耽搁几日,待路途平安再动身。但是,想到沈葆英就要英语考试了,前些日子因为患病缺席过一些课程,眼下一定需要辅导,于是他硬是冒着风雨,辗转乘坐舟船车马,提前赶回了武昌。

正在急得落眼泪儿的小姑娘沈葆英,望着雨雾迷蒙的窗外,认为恽代英哥哥已经不可能及时出现在身边了,不由暗自落泪。

这时忽然有人敲门,传来恽代英呼唤开门的声音。

沈葆英蹦着跳着打开门,只见一个湿漉漉的身影像落汤鸡,微笑着站立在自己的面前。她顿时破涕为笑,扑进哥哥的怀里,也顾不上问一问恽代英是怎么回来的,高兴,幸福,使得她忘掉了一切……

岳父沈云驹过世后,恽代英充满感情,专门写了《孤儿》一歌,鼓舞弟妹们的生活勇气:

……我今想到你,助你和爱你。

劝你莫着急,请站起。

回到我家中,和我做兄弟。

爹娘看见你,保欢喜。

1921年,17岁的沈葆英考进湖北女子师范学校。由于恽代英的支持,她的学习成绩很优秀,尤其英语水平,堪称是出类拔萃的。甚至连学校的老师都吃惊:哪里来得这样一位功底深厚且聪慧过人的女子。

一段时间由于气候湿冷,加之劳倦过度,沈葆英患上了脾胃虚寒症,常胃痛。恽代英发现她脸色不好,多次问她原因,但她害怕影响恽代英的工作,所以一直没有说出实情。恽代英还是猜到了,执意带他去看郎中。一位行医多年的老郎中询问了病情,开出的药方是丹参、茯苓、三七、老母鸡,放入砂锅,武火煮沸,文火煨炖。由于当地药品短缺,恽代英搭乘一骑毛驴往返70余里,跑到外地购得此些药材,天天按时把煨好的汤药送到沈葆英的床前。

沈葆英实在不忍大哥哥在忙着很多事情的同时,还要如此辛苦,决意自己来做。

恽代英劝慰她,学习是要紧的事情,身体是学习的本钱,两者都很重要,要安心学习,静心调养。这样体贴入微的关怀,令女同学们非常羡慕沈葆英有这样一位亲哥哥。

哪里知道在恽代英的心目中,沈家弟弟妹妹与亲弟弟妹妹一样的亲、一样的爱。

恽代英对于沈家弟弟妹妹是慈心柔肠,而在与反共政治派别的战场上却是骁将勇士。近来他组织了大批揭露、批判国家主义的文章在《中国青年》上发表,并且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论文,痛斥国家主义派的无耻谰言,深刻揭露他们反苏反共的反革命本质。

国家主义派高唱“爱国”,可是到底贩卖的什么货色呢?恽代英揭露:“他们名为讲国家主义,其实对于帝国主义的罪恶,军阀政府与帝国主义勾结的实况似乎没有多少精力顾到,他们最大的努力,处处看出只是一个反对共产主义。”国家主义分子恶毒攻击列宁领导的苏联是“强权者”,并诋毁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恽代英痛斥道:“今日有眼睛的人都看见苏联是最以平等待中国的国家,共产党人最艰苦奋勇在帝国主义军阀压迫之下过他们的革命生活。”他质问国家主义派:“中国共产党人被一般帝国主义、军阀的走狗们诬赖造谣,是已经很多的,不过稍知事理的人,只要看一看他们的牺牲、勇敢的精神,他们的刻苦努力,为中国农工群众的利益而奋斗,亦应知道自己愧勉。”国家主义派反对阶级斗争,宣扬超阶级国家观,欺骗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恽代英在他的文章中,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中国劳资阶级的严重对立,阐明阶级斗争的客观存在,进而论证了在中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必要性。他明确地说:“我们心目中的国家,是为抵御国际资本主义压迫而存在的;我们心目中的政府,是为保障无产阶级平民的利益而存在的;我们要全民族自爱自保,是为要使全民族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压迫之下解放出来;要求全民族解放,我们自然更要注意力求那些最受压迫而占人口最大多数的农工阶级的解放。”“我们要求全民族的解放,自然没有反转让人民中大多数工人农民受资产阶级的压迫而不求解放的道理。”文章将国家主义派和国民党右派联系起来分析,使人们看清楚了这两个反共政治派别的内在联系。在中国共产党人有力的打击下,国家主义派在广大青年中终于陷于空前的孤立而归于失败。

恽代英时时关心着沈葆英的进步,在繁忙的编务中按期把自己主编的《中国青年》寄给她。引导她领略思想前沿的信息,接触马克思主义的学说,洞察社会感悟人生。

《中国青年》成了沈葆英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几乎她每篇文章都看,且特别注意看恽代英写的文章。沈葆英看了,把它秘密地压在其他同学的枕头下,挨房挨床地传阅,就这样,《中国青年》在沈葆英的学校里广泛传开了。进步的同学都纷纷参加党的外围组织“读书会”,与沈葆英一起阅读《马克思主义浅说》《共产主义ABC》等书籍,有了问题,就写信问《中国青年》编辑部,恽代英或萧楚女他们总是给予满意的答复。

在恽代英和同志们的引导下,受到了革命启蒙教育的青年人,渐渐产生了共产主义理想的萌芽。1924年,沈葆英同一批进步青年积极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先进的一分子。

如火如荼,斗争形势和斗争的环境千变万化。大革命时期,恽代英在皖、川、沪、粤等地频繁活动,他和四妹沈葆英之间始终保持着通信联系,恽代英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深深打动了沈葆英的芳心。恽代英收到沈葆英从武汉寄来的红色信笺,信中没有使用一个情字,恽代英却读出了其中深深的爱意……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