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冷笛的头像

冷笛

网站用户

报告文学
202312/06
分享
《播撒天火耀人间》连载

第三十一章 身陷魔窟的猛士

大上海漫天雾霾。

这座在苦难中挣扎的城市,春天就要到了,竟然飘起雪花……

恽代英和妻子在闸北区贫民窟找到一间狭窄的小屋,把行李安顿下来,换上了工人装束,从早到晚在杨浦各个工厂活动。

这天,恽代英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小巷过短桥,穿行在衣衫褴褛的人群中。一位满身都是灰尘的打工汉子上前拉住恽代英,急切地问:“兄弟,你想一起去打工吗?”

看看此人并不像是国民党右派特务的样子,恽代英心想:这位打工的兄弟搞错了,如果是想打工的人哪有不带工具来的呢。

“求求你了朋友。我们几个穷工人在缫丝厂外包下了一项砌筑围墙的活,因为人手少,资本家说今天天黑前不能干完,工钱就全免了。帮个忙好吗?”

恽代英说:“好的,我就是来找活打工的。”

这一天累死累活的打工经历,让恽代英进一步了解了穷苦百姓们的生存现状。看到了在富人集团醉生梦死花红酒绿的背面,是无数饥寒交迫的生命。中国之黑暗,老百姓之艰难,令人唏嘘落泪。

恽代英回到家中,挥笔写下了《光明的中国在哪里?》一文,秘密油印了三千份,散发到沪东区和沪中区穷苦百姓居住密集的地方。

李立三的冒险主义错误进一步升级,强行开展“红五月”运动,要求工人举行大罢工,要求各个工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

夜晚,时不时地响起刺耳的警哨声和令人恐怖的枪声……白色恐怖的气氛笼罩了全城。敌人把恽代英作为重点搜捕、悬赏缉拿的对象。

看到许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好同志牺牲于敌人的枪弹之下,沈葆英非常心痛,她也非常担心恽代英的安全,时时留神关注着外面的动静,以一位妻子的缜密和细心,做好了随时应付敌人搜查的各种准备。

恽代英却依然风里来雨里去,夜以继日地奔走在斗争的岗位上,他渐渐地有了与跟踪的敌人斗智斗勇,巧妙摆脱尾巴的经验。尽管如此,沈葆英还是放心不下,她一样懂得斗争的残酷,低声问道:“你明天还去工厂吗?我真是不放心啊!党要我保护你的安全,可是,我……”她难过得说不下去了。

恽代英安慰妻子:“党的事业现在处在困难的关头,群众在受难、在流血。为了让群众尽量少流血,我不能临阵脱逃。现在中央有的人头脑发昏,不顾及上海主客观力量的对比,梦想现在就占领上海,把群众推入到冒险主义的血海。我不能力挽狂澜,只能献身堵口。是蒋介石制造的人间地狱,只有摧毁这座地狱,才能把人民解放出来。我想,血是不会白流的,血的代价会让人很快地醒悟过来,我们的事业还是大有希望的。我为此而献身,也是死得其所!”

恽代英深知,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不能离开群众,越是要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去,帮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月5日,了解到有些工人家中粮食困难,已经断炊。他带领几名工人代表,跑了几家工厂,说服厂主把拖欠工人的工钱发放一部分。但是,有一个黑心资本家以资金短缺为由,拒绝支付欠薪。于是,工人们拉起条幅,讨要养家活命的工钱。恽代英带来了律师,与资本家展开斗争。直至天黑,恽代英才带着拿到一点工钱的工人撤离。

5月6日,连日的雾霾依然没有退散,街头巷尾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气味。工厂里的把头驱使工人没黑没白地卖命,在肮脏的环境里倒班干活。恽代英组织大罢工的工作还在进行中。下午,恽代英身穿短衣,头戴一顶工人帽,化装成产业工人的模样,揣着一包刚刚油印好的传单,到杨树浦的老怡和纱厂附近开展工作。

突然遇上了一队巡捕,拦路逐个搜查过往行人。

恽代英高度近视,当他发现巡捕时,再躲避已经来不及了。几个巡捕见他一副工人装束,却戴眼镜、有水笔和传单,正是租界当局的缉捕对象,就把他包围起来。

敌人将他押送到提篮桥巡捕房。为了掩护自己的身份,恽代英使用了化名。巡捕三番五次的毒打,要他的口供,问他的职业,带着传单和谁联系。他利用敌人没有掌握确切的证据,一口咬定自己不过是一名为了活命到处卖苦力的工人,是被巡捕误抓到这里来的。

5月7日,万般无奈的敌人引渡恽代英,以共产党嫌疑关押在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看守所内。

敌人挥舞着皮鞭问:“为什么去参加集会,制造暴动?”

恽代英回答:“我已经说过了,我是干活的穷工人。”

敌人问:“带着标语,准备到哪里秘密活动?”

恽代英回答:“我的活动不是秘密,我的活动就是干活。”

敌人狠狠地说:“你一定就是共产党!”

恽代英鄙夷地笑笑:“拿出证据来?”

敌人没有拿到具有充分说服力的口供和证据,把已经打得遍体鳞伤的恽代英转押到漕河泾监狱,不久,以“煽动集会,扰乱治安”的罪名判了5年徒刑。

国民党的监狱,是阴森恐怖的人间地狱。没有阳光,没有通风,地下铺的是腐烂了的稻草,污浊而潮湿,散发出刑讯拷打所留下的血腥味。狱中生活极其恶劣,国民党在精神和肉体上摧残政治犯,除了严刑拷打外,每日两餐,每餐一勺稀稀拉拉的霉米饭,里面还夹杂着砂子、稗子;开水也没有,每天只供给半瓦罐带有浓浓土腥味的污水,根本无法解渴。

为了改善狱中生活,恽代英趁放风的机会,向狱友们传递信息,组织大家共同展开斗争,向监狱提出“要吃饭,要喝水,要呼吸,要阳光,反虐待”的要求,并以绝食绝水向国民党的走狗们施加压力。

八一起义纪念日来临时,恽代英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监狱的革命战友们讲述了起义的经过和经验教训。他鼓励大家保持和发扬革命气节,与敌人斗争到底,永远不要低头。他充满豪情地说:“对一个革命者来讲,战场固然是考验,而监狱也是一个特殊的战场。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这个特殊战场上,在生死面前,要经受得起严峻的考验。”

1930年8月27日,恽代英被解到苏州监狱。次年2月又转押到南京,关在江东门外国民党的“中央军人监狱”的“星”字监牢房里。

中央军人监狱,也称“政治部军人监狱”和“中央陆海空军人监狱”,是1930年根据蒋介石、陈立夫的指令建造的。名义上是关押犯法军人的,实际上是国民党右派反动势力摧残和杀戮“政治犯”的大型集中营。壁垒坚固的监狱阴森可怕,水牢四间,水中设铁笼,被囚者只能站在里面。监狱内有刑场三处,四周筑有高达六七米的围墙,围墙上设电网,围墙外挖有深沟,围墙内四角筑有岗楼。

狱中囚禁了许多他在漕河泾监狱中认识的难友,也有听过恽代英演讲的革命青年,还有个别军官是他任军校教官时黄埔军校、武汉军校的学生,虽然有的人已认出了恽代英,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秘密。他们十分钦佩恽代英的才能,并为他矢志革命的精神所感动,暗暗地保护着他。

在狱中,恽代英秘密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思想,告诉大家,十月革命是经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同志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继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之后,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无产阶级革命、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狱中有的工友文化低一些,他秘密地编写了简洁明了的《工人读本》,在狱中悄悄传看。后来为了避免让敌人发现,就利用大家一起做苦工的时间,向同志们讲解革命的道理。

面对铁窗,他激情澎湃,写了一首情真意切、豪气如虹的七绝,犹如火山喷溅出来的不可抑止的烈火、岩浆,是一个不屈的共产党人发自肺腑的战斗呐喊。这铿锵有力的诗,不胫而走,在难友中互相传抄,争相吟诵——

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