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楚非的头像

楚非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5/08
分享
《红颜细腰:章华台》连载

第一百九十二章 心头之恨

又是皓月当空,郑丹、长秋,桃花陪着大王登临章华台顶层,大王身边围着一群美女,举杯邀月。桃花独自月下轻舞,大王兴致高昂。

大王站在高台,仰望天空:“寡人——就是天下第一,天下第一”

稍后,大王搂着美女,靠在塌上,郑丹恭谨地站在塌前,大王偏着头:“爱卿,孤王大殿落成,邀诸侯同庆,皆不往,朕欲兴师以侵中原!爱卿以为如何?”

郑丹想了想,机敏回禀:“大王!如今南方吴国不断骚扰,其势汹汹,大王不宜与之纠缠。而中原皆弱小之帮,不堪一击,可解大王心头之恨!”

“是啊,朕两次与吴王交手,都没有什么结果,最后草草收兵。所以此次华宫落成,大小诸侯,居然也敢对朕不恭了!那朕就去好好教训教训这些忘恩负义的家伙,也好再显神威,看以后谁还再敢对寡人不尊。郑爱卿速去,明天速招令尹大人,伍大人,太宰,斗将军等一同来章华台议事。

“臣尊旨!”

又过几日。郑丹、令尹,伍举、太宰,斗成然等朝中重臣聚于高台。大王严肃冷静的说道:“朕这次华宫落成,邀诸侯同庆,诸侯居然不往,这是公然对寡人不尊!寡人决定一定要好好教顺一下这些无视寡人的家伙。”

伍举冷静地想了想,出列禀报:“臣启奏大王,如果大王当时是以德义召诸侯,而诸侯不至,是其罪也。而大王当初是以土木之名召诸侯,大王要责怪各国不来,怎么能服人呢?如果现在大王是想用兵以威胁中原,那就必须选择有罪名的诸侯国去征伐,这才能师出有名。”

“那——照伍爱卿的意思,今日有罪之名应该是哪个国家呢?”

伍举又沉思片刻:“蔡世子般杀父篡位,到现在已经有九年了。当初,大王申地会盟诸侯时,蔡般也来了,大王忍着没有杀他。但是,对于这种杀父篡位的逆贼,人人得以诛之。更重要的是蔡近于楚,大王讨蔡并可以兼其地,则义利两得矣。”

大王听后满脸喜悦:“亏得大人提醒,那蔡候般朕早就看他不顺,时间太久了,朕倒忘了他的大逆之罪了!”

正在这时,太子使人来报:“陈国有讣音到,言陈侯弱已薨,公子留嗣位。”

伍举听到这个消息,即刻说道:“陈世子偃师,名在诸侯之策;今立公子留,置偃师于何地?以臣的判断,陈国必定是发生了政变,大王若是以应公孙吴的请求,讨伐政变之罪,那也是名正言顺,谁敢不服?”

郑丹马上献媚:“等大王平定了陈国,再讨伐蔡国,那大王的功绩,便可以和先祖庄王相提并论了。”

“好!好!真是天助我也,那朕下令,即刻举师,讨伐陈国——!”

“大王英明,吾王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哈——”

大王再次亲率大军,威武出征,城中依然热闹异常。大军出城,人们渐渐散去。

令尹,郑丹,太子禄送别大王出征,各自斗长长舒了口气。

令尹不屑地看了眼一旁的郑丹,不无讥讽地问道:“郑大人,现在大王已经走了,大人您准备回府上,还是去章华台去呢?要不我等和太子殿下一道回宫,共同商议朝廷事务?”

“不不,大王出征前已经明示,郢城王宫和朝廷事务,一应交由大人您奉太子殿下居守打理,微臣就无须进宫去了。”郑丹颇有自知之明。

令尹又故意说道:“据微臣所知,大王此去章华离宫,后宫娦妃佳丽,内侍宫女几乎倾巢而出,却唯独夫人和曾妃娘娘却没有一同前往。被大王留在郢城清冷的后宫,郑大人——要不要进宫去探望一下夫人和娘娘?”

郑丹只好正言道:“大王既然把郢城和王宫,全都交给殿下和大人打理,夫人和娘娘也自然还得大人您多多照应。大王临行交待微臣,要尽心打理章华台上的一切事务,那章华台上的守备,又不如王宫这样森严,微臣可是丝毫不敢大意。万一有个什么差错,微臣可是担待不起,微臣还是赶紧赶回章华台去,心里才踏实一些。”

“是啊!大王现在去了章华台,那楚国的中心实际上也搬到章华台去了,郑大人的确肩负重任,责任重大啊!”令尹依然话中带刺。

“哪里哪里!那章华台可是大人您的杰作和心血啊!大王现在去了章华台,不就等于把楚国的整个都城,甚至国家都交给大人和太子殿下主持了。大人您说是不是这样?”郑丹终于也按捺不住,回敬令尹一句。

令尹嫣然一笑:“微臣只是奉大王之命辅佐太子殿下,一切遵循大王的吩咐行事。太子殿下您说是吗?”

“是是,我们都是按父王的吩咐行事。”太子连忙附和。

“令尹大人!太子殿下!大王出宫远征,我们这些留在家里的臣子责任更大,微臣还是赶紧回章华台去。”郑丹自知孤立,匆匆告退。

“大人如此为大王操劳,真是赤胆忠心,天地可见,大人,请!”

“微臣告辞!”

“大人走好!”

郑丹走后,太子直接带上一队侍卫,到城外打猎游玩。令尹犹豫半天,独自向宫中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