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言尘的头像

言尘

网站用户

小说
202401/20
分享
《六横潮》连载

第四章 农业互助组

他从周凌东的口中知道,蒋介石反攻大陆的美梦已经破灭了。自此以后,他感觉自己越来越没劲了。

而这几天,看着那些村民们热火朝天地提前在分到的地里干活,做着今年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他带着儿子和孙子也忙活了起来,可是自己这样五体不勤的一家人,解放前虽然也有参与生产,但都是指挥分派监督,基本都是靠长工们的,哪能拿起这些农活,即使知道一些,身体也吃不消,没干几下,就气喘吁吁了,这样下去全家人不得饿死吗。

更让自己屈辱的是那些原来对自己卑躬屈膝的穷鬼们竟然在大庭广众之下羞辱起了自己,而自己还得陪着笑脸,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到头呢?

到了半夜,周达泰悄悄地走出了房间,出了大仓门,慢慢吞吞地镀到了大松树下,抬头望去,树叶茂密,树枝粗壮,在黑夜中像一顶巨大的撑开的伞。

这棵大松树打自己出生就在这里了,小时候经常在这里玩耍,成年以后又经常会来到这树下,或乘凉,或聊天,或喝茶,或给长工们分派活计,在这里留下过很多美好的记忆。

看着这棵大松树,周达泰心中产生了一种亲切感和依赖感,站在这大树底下,突然感觉自己好像有了一个保护伞似的,好像这大松树就是自己的依靠。

对现在的自己来说,唯有这棵大松树才是自己最好的归宿。

他慢慢地解开了自己长长的裤腰带,缓缓地把它抽了下来,哆嗦着攀上了树枝,颤颤地把裤腰带系在了一根粗粗的树枝上,围成了一个圈,打了几个死结,死死地盯了很久,又看向了旁边的九架屋,看了很久,脸上现出了一种绝望的神色,二颗泪珠在夜光下莹莹地闪烁着。

他把头套在了围成圈的裤腰带中,一下子松开了手和脚,身体一下子荡了下去,荡着荡着,他只觉得自己好像去了一个空灵的世界。

周达泰的死,很多村民是拍手称快的,翻身的农民都觉悟过来了,恍然间明白了原来解放前这地主们一直在剥削着他们,怪不得自己做牛做马,还养不活一家子人,就拿这周达泰来说,看上去还算和和善善的,但实际上剥削的很厉害,就是靠压榨贫民们的血汗,把附近十里八乡的地都收归到了手下,还开起了酒作坊,这样的大地主该死,死不足惜。

村民们议论了几天以后,这周达泰云淡风轻似地就此飘走了,没有人再去记住他了,但是周小宽却陷入了深思。

土地改革以后,大家都分到了土地,都是自己耕种和生产的,就如刘阿来所说的,有很多家庭没有劳动力,特别是横山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有好多像阿其嫂家庭一样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原来的生活已经很艰苦了,解放了,她们的生活会好转吗?目前看来还是很困难的。

周小宽心里很担忧,共产党打天下不就是为了广大的穷苦人民得解放,包括让为革命作出贡献的烈士家庭过上好的生活吗?

如果不能,那要共产党的干部做什么?又怎么对得起那些烈士?

周小宽眼前又出现了张阿其那血肉模糊的身躯,想起了那些为了革命牺牲的同志们,心中充满了愧疚。

至于周达泰的死尽管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反映了土改分田到户后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力缺少或缺少劳动技能的家庭所面临的困难。

对于这些愿意接受改造的地主富农阶级,我们共产党也要给他们一个生存的空间,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甚至发挥他们的特长,逐步地改造成为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力量。

想到这里,周小宽披上了一件灰色的衣服,腰上别着一把驳壳枪,赶去了横山村,找到了周自立,谈了自己的想法后,周自立说了:

“阿爹,你叫我去和困难的家庭结成互助组,我二话没说,但是让我跟这个地主家庭结成互助组,我心理上过不去,我不乐意,特别是看到那个地主婆翁碧春,我真的要吐。”

“自立,阿爹理解你的心情,听说你最近写了入党申请书,是吗?”

“是的,阿爹。”

“好,自立好样的,但是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你就要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眼界要放宽,心胸要放宽,我们要建设一个强大、富足的新世界,需要全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包括这些可以改造好的地主富农阶级。”

“阿爹,你说,周达泰死了以后,他的儿子、孙子们能改造好吗?”

“我想,能的,他们还不至于是罪大恶极、反动透顶的人。”

“阿爹,即使我同意,还有林艳、林天,还有要立、昂立他们呀,他们会同意吗?”

“这个,你不用考虑,我首先要你的态度,你是他们的带头人。”

“我再想想吧。”

“别想了,你既然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那么这个就是你的一个政治任务,是党对你的考验。”周小宽说着,头在弯曲的背上转了一下。

“那好吧,阿爹。”周自立低低地应了一声。

“这样吧,今天晚上我们开个家庭会,你通知兄弟姐妹一下。”

“好的。”

看着周自立离开的身影,周小宽明白,虽然说老百姓都欢天喜地地分到了土地,而且干劲十足,可是分田到户后显然还有很多的问题要解决,除了解决劳动力不均匀的问题,还要解决那些少量的重要的生产资料怎么使用、使用效率的问题,如牛、犁等等。

周小宽在横山村走了走,先走了一下田头,和田头上劳作的村民们聊了聊,看了一下情况,又去了一些烈士的家庭和劳动力轻的家庭,了解了一下这些家庭的情况,特别是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在走访的过程中,他还了解到了一个情况,村里有一个四十岁不到的光棍叫周阿品,好吃懒做,分了土地,却一天都没有去捣弄过。

天暗了下来,周小宽回到了九架屋。

一家人都等着他吃饭。

围坐着吃饭后,家庭会议也开始了。

周小宽先重申了作为干部家庭大家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后,提起了互助组的事情,他先让周自立谈谈。

“现在村里要建互助组,互帮互助,我们要带头,大家看看,我们和谁家结呢?”周自立嘴巴扒着饭,眼睛看着大家。

“我们和阿明爷爷家结对吧,他们家男人多。”周要立抢先说。

“要立,我们要和困难的家庭结对,比如男劳力少的,不会干农活的。”周自立解释道。

“那我们和阿其嫂家吧,她家现在她就一个人,我们帮帮她。”林天边夹着大白菜边大着声说,由于动作过猛,筷子松动,菜叶掉在了桌子上。

“林天,好像只有你有侠义心肠似的,这么激动干什么呀,哈哈。”林艳笑着说,大家也跟着笑了。

“可惜,阿其嫂家已经有人结对了。”

“谁家呀?动作这么快。”

“是阿来叔家。”

“哦。”

大家沉默了一会以后,周昂立突然冒出来一句:

“我们和那个周阿品结对吧,这人怪好玩的,嘻嘻。”周昂立从土匪那里救回来以后,玩性还是不改。

“我们和他结对以后,这人会更懒了,我们可不能养懒人!”林艳笑着对周昂立说。

周昂立伸了伸舌头。

“这样吧,我说出一个家庭来,大家看看怎么样?”周小宽插话了。

“我们和周凌海家结对,怎么样?”

“和地主家呀?”林天不由得大着嗓子说。

“不行,不行,阿爹,这怎么能行呢?”周要立也大声地说了起来。

“月梅,你说呢?”周小宽看向了朱月梅。

朱月梅慢条斯理地扒着饭,喝了一口汤,看了看孩子们:

“我的想法是,可以结对,但是就结对今年一年,还有要把嫂子也结进来。”

“对,对,嬷嬷够可怜的了,阿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出来?”林艳有些伤感。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