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廖春波的头像

廖春波

网站用户

散文
202012/29
分享

布衣局长



  1998517日,原四川省万县档案局(馆)长廖春珩病逝。他是我的远房堂兄,子女遵其遗嘱,低调举行葬礼。第二年清明节挂纸时,瞥见祖居地又添新坟,才知他走了,我不胜伤感。

   春珩哥生于19331213日,解放初期参加工作,在乡公所征粮剿匪,后调县委办公室,出任县档案局(馆)长。他外貌似周恩来,也践行总理风范,温和谦恭,礼贤下士,严谨细致,任劳任怨,公私分明,两袖清风。

   他与农村老婆相敬如宾,节假日舟车劳顿赶回做农活,犁田栽秧割谷一样不落,还戏称:“一工一农,吃穿不穷”。据说在区粮站工作时,一位与丈夫两地分居的女职工看上他的忠厚老实,多次夜敲所住的单身宿舍的木门,想与他重组家庭,他都充耳不闻,独处守正。

业余时间,他刻苦练字,毛笔楷书不错,义务为县委、县政府书写大小活动标语,数十年如一日,乐此不疲。我参加工作,他刚退休,回老家务农,全县老干部,一提起他,无人不晓,夸他人品好,字写得好,我沾光不少。

19817月,长江上游持续暴雨,特大洪灾袭来,县城沿江部分被淹,交通中断,停航封渡。我进县中参加中考后,困住县招待所,钱粮告罄。带队老师每天看水,眼见回家希望渺茫,动员学生投亲靠友。我拐弯抹角找到春珩哥,那时他虽为局(馆)长,仍住十平方米单间,且已滞留一外甥,还是收留我一周,直至水退复航。因定量供应,白天忙上班,他每顿去食堂打饭菜,自己舍不得吃,我们肚子饿,也只是半饱。正是在他家,我体会了他的节俭品德,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和《七侠五义》。

县档案馆保管有珍贵历史资料,包括1926年“九五惨案”早期报道,他不准我们进入办公区域,但对外来查找文件要求落实政策者,总是热情接待,认真处理。后来,一些右派分子平反昭雪,写感谢信,送锦旗,他欣慰之余,归功于党和人民,颇受职工拥戴,群众好评。

他偶尔抽烟喝酒,晚年却因此多病。县委分管副书记驱车看望,本意请他出山,编纂县志,见他体弱,只得作罢。1998年春节,我前往探望,他和嫂子盛情款待。席间闲聊,他问我政治进步哪样,我说当秘书久,才提拔个副科,相当于弼马温,他问是不是区委组织部提请任命的,我回答是,他说那就是领导干部,不要看不起哟。我默记着他的话,没料到这竟是遗言,三个多月后,他悄然而逝,我一无所知。

如今他已离世二十二年,我也退居二线。重返故乡,再访旧居,人去屋空,往事历历在目,我百感交集,不禁泪如泉涌。余生不多了,布衣本色不能丢,我当传承下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