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娄炳成的头像

娄炳成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02
分享

再说黛钗命运结局

在《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里,作者通过贾宝玉之眼,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预示着众多女性角色命运结局的正册、副册和又副册,而那“宝玉看了又不解。又去取那正册看时,只见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也有四句诗道: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幅画和所配的四句诗,分别预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和命运结局。

我们知道,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里非常重要的两个人物,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两个人物,也就没有了《红楼梦》。那么,曹雪芹为什么要将预示了这么重要的两个人物命运结局的画和诗放在一起,而且只用四句判词来概括呢?

著名红学专家俞平伯先生提出,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一诗。这两个人难道不够重要,不该每人独占一幅画儿一首诗么?进而他又说,红楼判词中,连晴雯、袭人都独自一首,曹公何至于惜墨如此,最重要的两个女孩子同用一首判词,其中必有深意!如果说是为了对比,那么晴雯、袭人为什么不合用?如果说有相通,那么三春为什么不合用?何况通篇看来,曹公并不是惜墨如金的人。所以,答案只能有一个:钗黛原本是一体的。所以才说:“怀金悼玉”的红楼梦。作者是为了纪念一个人而不是为了纪念一个讽刺另一个而写的。

由“黛、钗合为一图,合咏一诗”的判词,再加上脂砚斋评语第四十二回总批写道:“钗、玉名虽两个,人却一身,此幻笔也。今书至三十八回时,已过三分之一有余,故写是回,使二人合二为一。请看黛玉逝后宝钗之文字,便知余言不谬矣。”俞平伯先生得出了“钗黛合一”的结论,这个研究成果被红学界广泛认可,成了红学研究的主流定论之一。

笔者认为,脂砚斋评语只是她的个人看法,属于一家之言。而作者唯独将钗黛合为一处写成判词,反映了作者对这两个人物内心的纠结、感情的痛苦和取舍的无奈。结合《红楼梦》对钗黛二人的整体描写来看,无论是家庭出身、个人身世、成长环境,还是思想意识、个性禀赋、价值追求,都无法“合二为一”;何况,林黛玉是“仙界中人”,薛宝钗是“凡胎肉身”。

但是,在大观园里,这两个女孩子的确十分优秀,都相貌出众,才华横溢,难分伯仲,而又各具千秋,泾渭分明。也许,在作者心目中,也像我们广大读者一样,基于善良的愿望和美好的理想,在爱慕、赞赏、肯定和情感的取舍上,希望她俩“合二为一”吧?将两人合二为一,就更加完美,更加理想了。

现在,我们就来分析这四句判词所隐含的寓意,再结合两首相关的红楼梦曲,从中解读出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和命运结局,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第一句判词中“可叹停机德”中的“停机德”,出于《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指的是东汉河南郡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的故事: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己,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反。妻常躬勤养姑,又远馈羊子。

这第一句自然是写给薛宝钗的。作者引用“停机德”的典故来比喻薛宝钗具有封建社会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貌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她能做到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的冷落也不计较。这一切都说明她已经做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

第二句中“堪怜咏絮才”中的“咏絮才”,典出《世说新语言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这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作者引用“咏絮才”隐喻林黛玉的才华,意思是如此聪明有才华的女子,她的命运是值得同情的。林黛玉的才华是大观园群芳之首,是智慧的女神。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婆家,她悲凉的身世塑造了她敏感、多愁的性格。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他们的爱情就是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一会儿哭,一会儿笑,哭比笑时多,乐比愁时少;他们的爱情在有形无形的外界压力下,形成了一种几乎实现无望的畸形。在荣国府那样的环境里,越敏感的人越受不了。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象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的太过聪明注定了她短暂的一生将在愁苦中度过。

一直以来,红学研究者和读者,都把“堪怜咏絮才”作为是写给林黛玉的判词。乍读,的确会认为是这样的;但经过仔细阅读、推敲、深解,笔者却认为,它既可以看作是写给林黛玉的,也可以看作是写给薛宝钗的,因为二人皆有谢道韫“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作诗才华,且薛宝钗的《临江仙柳絮词》是在大观园以柳絮为题的诗社活动中夺过冠军的。如果笔者的这个看法成立,那么,四句判词,除了第三句“玉带林中挂”直接涉及到了林黛玉,她实际上只占到了一句半,而薛宝钗却占到了两句半。也就是说,作者在唯一将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判词合二为一的写作方式中,这是一个不对等的现象。截至目前,还没有发现红学研究者涉及过这个现象。此为题外话,暂且不表。

而预示了黛钗命运结局的,主要的还是判词后半部分的两句:“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以及那幅“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的画,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互相对照,互为补充。从这幅画的意境暗示和两句配诗的图解,“玉带林中挂”,是不是预示着林黛玉是在枯树上悬丝自尽了呢?“金簪雪里埋”,是不是预示着薛宝钗饥病交加、或去追寻离家出走的宝玉,而死于冬雪之中呢?许多红学研究专家和爱好者,在研究分析了上述画诗之后,得出过多种多样的结论,其中也有此种说法。这个结论似乎很切合“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寓意,简单而直接地揭示了林黛玉、薛宝钗的命运结局,几乎无懈可击。但笔者还是存有疑问,事情的真相果然如此吗?

《红楼梦十二支曲》序曲之后的第一首预示人物命运结局的曲子,是《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都说这首曲子是写给薛宝钗的,但无论怎么读、怎样看,都好像是写给贾宝玉的;起码,是站在贾宝玉的角度来写的,是贾宝玉心目中的他本人所遭遇、经历、感慨的爱情婚姻状况和命运结局。而问题的玄机,就在“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两句很对仗的词句里。

好多《红楼梦》诗词鉴赏者,都将这两句词句理解成是对薛宝钗和林黛玉的形容比喻,笔者却不这样认为。何为“山中高士”?在古人的认识中,那些隐居山林、参禅悟道的和尚尼姑、道士道姑,才是高士;何为“世外仙姝”?那就是传说中的“八仙”中的何仙姑、以及“七仙女”之流。按照《红楼梦》作者的安排,林黛玉是离恨天灵河岸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生得袅娜可爱,神瑛侍者见了,日以露水灌溉,使其得换人形,修成女体。那草衔恩未报,遂发下一段宏愿:倘若他下世为人,我也跟他走一遭,将一生的眼泪还他,也还得过了——她原本就是仙界中人。故而,从“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这两句词句来分析,林黛玉实现了自己“还泪”的“宏愿”之后,自然是因为“泪尽”而导致了人亡,是悲伤过度而死,回归了“世外仙姝寂寞林”;而薛宝钗呢?因贾宝玉抛弃功名、亲情,决然出家做了和尚,薛宝钗百般无奈,也学他的样子,出家当了尼姑或者道姑,终与“山中高士晶莹雪”为伍。笔者以为,这便是林黛玉、薛宝钗最合乎情理、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最终的命运结局。

只有这样的结局,才与《红楼梦》第五回里十二支曲后《飞鸟各投林》的收尾曲相吻合:“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