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老屋张忠的头像

老屋张忠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2/18
分享

手札三十通 书稿百万言

手 札 三 十 通 书 稿 百 万 言(4500字)

——大型文献《皖人书录》出版始末

◎老屋张忠

《皖人书录》,一部获国家级奖项的大型地方古籍整理文献,可检索古、近代安徽籍作家6700人的作品。一籍在案,汇集历代皖人墨客千年吟诵于一室,饱览安徽文坛千秋史!已故学者蒋元卿,原系民国时期安徽省图书馆馆长、中国民盟盟员、图书馆研究员、安徽省高级专业职称评审员。从1932年辑录编稿到1992年成书获奖、卿老潜书山踏学海,呕心沥血60年;从初稿170余万言到定稿135万字,作者录案如山,个中点滴辛劳犹精卫填海!往牍经年,是书乃成。

那年,适先生报书驾鹤远行之际,其耕耘仙札如零落鹤羽飘忽云间,与之邂逅的概率无以算定。沾天时地利惠泽,我辈后学与卿老有缘,幸得片羽以传真谛。在地方文献资料收藏活动中,我悉心呵护乡邦人物手札数百通,各地学者与蒋老先生往来手札50余通,其中,《皖人书录》出版手札30余通。通过对这批手札的解读,我初步了解到, 《皖人书录》这部大书的出版始末。

1980年2月8日,位于台北市重庆南路一段九十四号的“中华书局”,收到大陆学者、安庆市图书馆名誉馆长蒋元卿的一封学术交流信,中有一段文字,简约地介绍了尚未成书的一部手稿:“拙稿《皖人书录》一稿,收录安徽著者六千七百余人,著作一万七千余种……原稿百余万言,分装十一册。”字里行间,留露出作者意欲两岸交流成书的最初愿望。最后落实下来,是中华书局1983年4月在台湾再版重印的蒋元卿另一部书稿《中国图书分类之沿革》。于是,作者转而向上海古籍出版社征询,得到该社高度赞赏并建议:“请您试投安徽人民出版社。”消息被安庆市委宣传部领导知道后,感到《皖人书录》是重要的地方文献史料,这样一部鸿篇巨制仅靠作者个人力量成书是力不从心的,遂研究决定,以组织上的名义,向省内有关出版社部门荐稿。1980年9月9日,安徽人民出版社文教编辑室答复安庆市委宣传部:“寄来……蒋元卿同志的《皖人书录》一稿,我们亦不采用,请一并退还作者。并请代致谢意。”几经周折,《皖人书录》成书计划眼看着就这么搁浅了。

那一年,蒋元卿已是75岁的老人了。这部书稿,是蒋老自1932年进入安徽省立(安庆)图书馆开始辑录的,它上起春秋战国,下迄“五四”运动前夕,花费了蒋老几十年的心血。作者本想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花近两年时间日夜整理,把这一百七十万言初稿介绍给广大读者,“抢时间,争速度”,谁能理解一个学者垂暮之年的急迫心情呢?人生光阴如白驹过隙,时不我待呀!1980年,正值各出版机构内部改革调整的过渡时期,对于没有按计划秩序排队列入出版规划的这样一部计划外大部头,一般出版社是“啃”不动的。时光,在蒋老先生焦灼的等待中,又悄悄耗去了5个年头。终于,机会来了——

1985年3月1日,距蒋翁80寿辰只有33天,来自省文联的一封信如春风拂过蒋老的心田:“元卿兄,阖府春节好……由于皖(省)本次政协即将召开,吾兄即将首途,最好能把以上有关材料(书稿)略带一点,以便面洽,不知以为如何?……芳松。”来信分为几个要点:1、向安徽出版社李冬生荐稿。2、通过李冬生转介黄山书社胡士萼。3、胡昨日来寓面商并携来一信附上。4、口头向胡介绍《皖人书录》,等候开会时带稿来肥面唔——胡士萼想了解书稿的内容大概和篇幅大小再作决定。在3月1日信中,附有一封2月27日的信:时任黄山书社的社长胡士萼致省文联原副主席刘芳松。出人意料的是,在蒋老的出书梦想即将成真的时候,最初拉开出版帷幕的开场白,却是在好友刘芳松与编辑胡士萼之间热烈讨论中形成的——

“刘芳松同志:你写给李冬生同志的信已转来我社……蒋老编著的《皖人书录》颇有资料价值,但迄今未见书稿,如有可能,我们也想拜读,以便研究。

我社原系安徽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部,为加强地方史籍的整理出版工作,经省委和文化部批准,,于去年十月扩充为黄山书社,仍属安徽省出版总社领导。现因各种条件限制,出版古籍尚有困难,但我们自当尽力而为,愿为多出版一些安徽古籍和学术著作而努力,也欢迎各方人士给我们以支持。

谢谢你的推荐……

黄山书社胡士萼。八五、二、二七。”

有了以上的讨论,有了刘芳松、李冬生这两位“架桥人”,出版社和作者之间开始了穿越地理阻隔、跨越心灵天堑的沟通之旅。此番原汁韵味,我们可以从胡士萼致蒋元卿的第一通手札中领略一过:

“蒋老:三月份省政协会议期间,我拜访了您,并读到您编撰的几本书稿,时隔月余,不知情况如何?念念。

《皖人书录》是一部长篇巨著,您辛苦耕耘了几十年,如能早日完稿,我们愿意作些努力,争取内部或公开出版。这样,在您有生之年能看到这部书籍,对您将会是个很大的安慰-。当然,出版这部书困难不少,还需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行。不知书籍何时可以修改定稿……

晚,胡士萼(一九八五年)四月十八日”

读到这里,笔者不觉潸然泪下——多么感人的肺腑之言!它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扉,在于这段语言的真实、诚信,它流露出作者将书稿托付编者的信赖之情。我略感遗憾的是,作者蒋元卿的信是从安庆寄往外地,一时无法搜集到散落各地的作者原迹,《皖人书录》的修改过程和作者心声,只能从对方来鸿中拾得片羽。

一年又四个月过去了,《皖人书录》定稿渐成,成书已进入实质性的出版编审操作过程。1986年8月23日,黄山书社的责任编辑宋效永首次与作者通话:“蒋先生,您好!前寄来《书录》稿七本(从第四至第十册)已收到,仅因小事稍忙,迟复为歉!今由吴宜生、裴陆两同志所带来的八本(包括第一册一本,从第十一至第十七册七本)也已收到,望勿念!至此,连前交沙宗复同志转来两本(卷一上下两本),全书计十七本。不知您觉得对否?天气甚热,听说您前段身体欠佳,望多保重……”

此间,编、著两者渐熟,“合肥——安庆”两地书频仍。在文字亲和力的催动下,一部书稿熟捻成一条情感的纽带——

1986年12月15日:“安庆之行,承蒙您全家热情款待……不赘。《书录》亦望蒋先生费心,如前所议。”

1987年3月27日:“大作《书录》经人转来我已妥收,最近一段,我即忙于拜读,准备将之尽快付排,唯您处尚有几本‘索引’,不知近编纂如何……”

1987年12月25日:“惠函收悉。《皖人书录》……前在胡社长处三审待发。勿念。”

1988年3月11日:“惠函收悉,迟复为歉!‘书录’事,已发至工厂,此事勿念。至于再拨印刷费事,至今还没消息,不知为何。函谓已离休,但欲再对社会做点贡献,此愿望是有机会的,于此之余,望您多保重为盼。”

1988年7月20日:“最近校样又发现一些可疑处,即后面的四角号码索引(指书名索引部分),有些与现行用的现代汉语及其它辞典的四角号码不符,不知《皖人书录》据何定?此请蒋先生逐一再核定一下。校样1183页、1185页……”

1988年8月6日:“今将校样请人带回。有几事须交代一下:您只需做:①②③……校样必须在9月5日前搞好派人送来,因同这家工厂订有合同……为加快进程,建议您多找几个人查找,并可将校样复印一、二份。”

1988年8月17日:“校样内存在问题,查填页码只好暂留空白……即请您将后面全划对照表里的每字全划再核一下,看全划是否有误。”

1988年12月15日:“校样托陈长璞同志带去(老屋注:陈长璞:陈独秀孙女,时任安庆市文物局副局长),一切由她向你交代,别不多言。”

1988年12月17日:“陈长璞同志所带校样想在校阅中,今将此‘书名索引’部分寄上(948页——1243页),收后望能审阅……最好能将校样在下月十二日左右带来,以便送工厂。”

1989年元月23日:“《皖人书录》不知近来二校进展如何?”

1989年12月12日:“……您的大作《皖人书录》已正式出版,现在书还未到,大约不久书到后,我即可将样书寄给您……程延祚的父、祖父及他的儿子都标‘安徽歙县’,《皖人书录》也收录了他的著作,……此人胡适对他评价很高,书很有价值……”

1989年12月25日一日两函:“《皖人书录》总算出来了,特此祝贺!今寄上样书十五本,望妥收。”

“惠函收悉……今遵嘱将代购的十本《皖人书录》及十本《校雠学史》寄上,书款就遵您所嘱。”

从1986年12月15日编、著双方在安庆会唔起,本文连续引述了通联手札13通,“《皖人书录》总算出来了,”其间,双方耗费多少心血?寥寥数语中可以想见,为加快出书进程,双方熬过多少不眠之夜呀!而关注这部大书的岂止“双方”?仅从我搜集到的几十通手札来看,除前述人员外,尚有沙宗复、赵国华、胡贯中、张湘炳、吴孟复、陈德辉以及安庆师范张仁寿、乌以风教授、安庆闻人唐大笠、四中学者金杏邨、老干部张强、张轼、蒋老亲家陶方田、友人卞纯一、胡素心、省少儿出版社副社长张子仪、安徽大学省古籍整理办公室副主任诸伟奇、著名作家石纯男(石楠)……等等,他们先后为蒋老出版《皖人书录》、《校雠学史》、《辛亥革命安徽史料汇编》、《清代皖人轶事选》等数部书稿奔走鼓呼、献策献力。

省外则有西北师范古籍所长彭铎、上海师院教授吴绍烈、武汉大学学者查启森、辽宁省图书馆杨光、省民盟张光然、南开大学研究生赵永东等热心帮助,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蒋老的数部手稿得以陆续刊出,是与众多亲友书客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书稿面世之际,还有一批加盖公章的公函留存下来,诸如中央、省、市三级民盟、省、市政协、省出版局、省、市图书馆以及省内各文化、宣传部门、学术团体等,反映了组织上对地方文献和学者人才的关爱。

《皖人书录》出版后,还有两个读者最想知道的重要细节顺便交代一下,一是获奖情况,一是稿酬支付过程。

1992年5月13日,来自合肥的一件手札说,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颁奖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蒋元卿编纂的《皖人书录》获“全国首届古籍整理图书三等奖”,这在我省尚属首次。“此次《皖人书录》荣获国家三等奖,是我社(黄山书社)、我局的首例,是您大半生的心血结晶,我感到荣幸。国家颁发的奖金共计五百元,其中作者应得三百元,责任编辑二百元(由责任编辑所在的出版社提成50%),特此奉还……获奖证书、三百元奖金均已付邮,稿费已由我社财务科汇来”。

1990年1月4日,黄山书社第000083号稿费通知单和黄山书社财务科手札,记录了《皖人书录》的稿酬支付全过程。

《皖人书录》前沿8064字,每千字标准20元,稿酬161.28元;索引339507字,每千字标准4元,稿酬1358.03元;正文1001852字,每千字标准10元,稿酬10018.50元;印数1000册,标准5%,稿酬576.89元;合计总金额12114.70元(其中应当扣除个人调节税1938.35元——笔者注)。

解读全部手札,得知:这部巨制的诞生,蒋老先生为之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从1932年蒋先生入馆辑录之始,到1992年获得国家级奖项止,前后历60年光阴——一部书,一段花甲情,维系着一个人的梦想和生命。其间,前48年为编纂阶段(1932—1979),后10年为出版阶段(1980—1990),再后两年为出版界解读、认知、赞同、获奖阶段(1991—1992)。历经三个阶段,又是18年过去(1992—2010),时代的气息载着作者元卿老的厚望,《皖人书录》一页一页映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一字一字融进后人的心田。

原载安徽合肥《新安晚报》(老屋张忠)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