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感觉刚过了春天,夏天还怎么没过呢,秋就来了。
今日立秋。
往年,对秋,那叫个期待,因为被夏的灼热烤怕了。这个城,夏天最高气温,接近40度,正午室外温度还不止这个数。超过35度的天气,每年怎么也得有二三十天,热得人恨不得像狗一样伸长舌头哈热气。常常一边喝着绿豆汤,一边数着日子,盼望秋赶快到来。立秋了,也不算完,因为还有秋老虎发余威。反正不把你折腾到夏无可恋,气温是降不下来的。
今年则不同。一个夏天,辣日头没现过几次形;倒是雨,一场连着一场。就是不下雨,也不知是水汽太大把太阳糊住了,还是因为霾气,阴天不像阴天,晴天又不见日头,气温远远没有往年高。就在立秋的前夜,像是讨好第二天的节气似的,雨几乎“唰唰”了一夜;这还不算,立秋当天,天阴沉得暗无天日,到下午三点多钟,再也绷不住了,又是雷又是雨,像是跟地赌气,足足下了两个小时,令人咂舌——这算不算第一场秋雨?立即觉得潮了一层,湿了一重,换下的衣服,也没敢洗。本来觉得这几天,刚刚有了点盛夏的味道,能挥汗如雨了,没成想,秋,却伴随着一场雨,粉墨登场。
就有了这个感慨:今年这个秋,来早了。
想一想,很多夏事,还未做呢——
比如赏荷,一次正儿八经地,都未赏过。匆匆地,倒是看过两回。一次是春末小荷才露尖尖角时,看到的是欣喜;一次是入伏那日的雨后,看到的是清新。第一次未看到荷花,因为荷刚刚打花骨朵,小粉拳紧攥着;第二次倒是看到了荷花,但看得不尽兴——那些天诸事缠身,是路过时忙里偷闲看了几眼,心不在焉。
怎么才叫正儿八经赏?就是要有点仪式感,荷花是值得有仪式感的。一个夏天,不看个十趟八趟,不算爱荷;不拿出一个半天甚至几个半天专注赏,对荷不起。荷花是让人百看不厌的花;越是近距离看,越感亲切,越是喜欢,越是对大自然的无私馈赠,心怀感激。
距离云龙湖的荷花一步地。总觉得,离得这么近,哪天去不成?想着不能太随意,辜负那份美好,就今日复明日地拖呀、拖呀,拖到现在,仍未成行。
新买的长裙,还没机会亮相。刚入夏时,就在唯品会上选了两条无袖的长裙子,想着与闺蜜一起出去疯时,那是最合适的装扮——看电影或吃小吃或上花市,这是我俩都喜欢的闲事儿。结果,疫情闹的,电影不敢去看;小吃也不想去吃,店面只开了三分之一,也没什么好吃的;花市嘛,倒是可以去——月亮湾花卉市场在郊区的汉王乡,离城9公里远,地广人稀,本来约好了的,她忽然之间又有事,只得作罢。
我还想欣赏鸟的天籁。小区的鸟确乎多了,每天都被鸟声吵醒,幸也。鸟们是真勤奋呀,四点多钟,就叽叽呱呱开唱了。清晨的鸟鸣,格外清脆,我至少听到了三种以上不同的鸟声——只有那时,才明白,为什么把歌子唱得好的,比喻为天籁。可惜的是,每一次,我都是听着听着,又梦过去了。就想着,哪天一定专门起个大早,到楼下的树底下,零距离欣赏鸟之天籁,何等美事!到时候一定好好看看,树上到底有几种鸟儿,都长什么样子——结果,又是今儿推明儿,明儿推后儿……
千万别误会,感觉秋来得早了,是讨厌秋。四个季节中,秋天是我的最爱——因为太爱,才更希望完美。
世间万物,都与季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春是起始,夏是过程,秋是结尾,冬是留白。凡在大地上生长的,在秋天,都会有一个结果;换言之,秋是总结,是收尾。
我喜欢把秋唤作“老秋”,是因为,在四季的美中,老秋之美,是我最最欣赏的成熟之美、丰润之美。有意思的是,“老”这个字,只有与“秋”在一起,才最出彩;与其它的季节符号搭档,都现衰感:“老春”,不再靓丽;“老夏”,一片疲绿;“老冬”,满目苍凉。
不管日后的秋老虎如何发威,立秋,理论上乃是夏与秋的分水岭。
从立秋开始,红花粉朵,渐次衰败,或者开启渐次衰败之旅程。而叶们,也都随着秋风阵阵、秋雨声声,一层一层褪色,直到把满目苍翠,变成五彩斑斓、层林尽染。
也是在立秋以后,秋收逐渐拉开帷幕。从南到北,千里沃野,处处一片繁忙。我固执地认为,春花夏绿再怎么鲜亮,也抵不过秋后的硕果累累的丰美。所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老秋之美,不仅在于秋色之绚烂,更在于秋实之心安。
看新闻,今年,不光我们这里的雨水多,大水在很多地方肆虐着。眼下,有的地方还在抗洪,有的地方在抢种补种——这是与大水抢粮食啊!
唉,如果可能,真想把秋退回去!让补种的秧苗,多点光热;让地里的庄稼,多点生长;让已抽的穗子,多点饱满……
没办法,就是喜欢黄金铺地!老少弯腰、满脸大汗——那景象,多么令人期待!
默默祈祷,我心中的老秋,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