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圣咏的头像

周圣咏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12/08
分享

烈火映山红连载

引子

1928年2月28日,贺龙回到了故乡湖南桑植县洪家关。他很快组织起一支3000余人的工农革命军队伍。第二天,贺龙率领刚刚组建的工农革命军占领了桑植县城。

占领桑植后不久,贺龙去湖北鹤峰县筹款,周逸群前往鄂西地区开展工作,敌人侦察到这个信息后,很快率大军包围了桑植县城。此时的工农革命军缺乏统一的调度,接连几次失利,刚集合起来的队伍溃散了。贺龙从鹤峰回来后不久就将失散的队伍又重新聚合起来,但战士们又互相埋怨。为了提振部队的士气,在贺锦斋的建议下,贺龙指挥部队围歼了敌人一个辎重连,接着又重新占领了洪家关,失散的队伍再一次聚拢,同时还吸收了一批新的队伍加入,工农革命军又扩展至1500余人。

7月,中共湘西特委代表陈协平来到桑植,带来了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省委撤销了湘西北特委,并入湘西特委,成立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负责领导红军及所在地区地方党的工作:贺龙、陈协平、李良耀、贺锦斋、张一鸣等为前委,贺龙担任前委书记。会议决定成立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黄鳌任参谋长。下属第一师,加上王炳南、文南甫、贺桂如、贺佩卿等几个支队。任命贺锦斋为第一师师长,张一鸣为党代表。

红四军虽然初步统一了部队编制,但是成分很复杂,思想也不集中,大部分战士的政治觉悟很脆弱。针对这一情况,贺龙与前委决定对红四军进行思想整顿。贺龙与前委决定:

(1)原有的部队必须渐进地予以彻底改造,加紧下级干部和士兵训练工作,同时吸收进步的士兵为党的中坚分子;

(2)扩大土地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宣传,发动广大农民起来斗争。

整顿工作完成后,贺龙率红四军计划夺取石门。恰在此时,湘西特委机关遭到了敌人的破坏,特委委员蔡以城被捕,供出了湘西特委的计划。红四军前委和全体战士还不知道这一情况,对于敌情缺乏了解,有些麻痹大意,这时红四军的处境非常危险。

9月7日,红四军返回渫阳途中,遭到了敌第十四军教导旅李云杰部的突然袭击。红四军仓促应战失利,参谋长黄鳌壮烈牺牲。红四军且战且退,不料刚退到泥沙湾,第二天清晨又遭到了敌军的袭击,部队伤亡很大,师长贺锦斋牺牲。经过这两次的作战失利,红四军只剩下200余人,贺龙决定往西撤。

“撤,去走马坪!”贺龙大手一挥。

9月底,红四军转移至走马坪。走马坪地处湖北鹤峰东南部,东邻湖南石门,西靠桑植县龙潭坪镇,属于武陵山脉北支东山峰腹地,地形分为低山、中高山、高山三种,地势西高东低。为了躲避敌人的搜捕,贺龙决定把部队往高山区转移,经过艰苦跋涉,红四军安全转移至堰垭的莽莽大山中。此时的红四军没有电台,和党中央也联系不上,因为长期得不到中央的指示,部队的下一步行动方向不明。更糟糕的的是红四军内部出现了叛徒,滕树云,朱炳章拖枪投敌后,把我军的处境告知了敌人。敌人欣喜若狂,马上组织了300多人的队伍包围了堰垭,我军英勇战斗,牺牲了20多名战士,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敌人丢下几十具尸体后往山下撤退。

敌人见占不到红四军半点便宜,便采纳了滕树云的建议,决定对红四军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同时对山里的老百姓威逼恐吓,不仅抢走了大部分粮食和牲畜,还污蔑共产党是“赤匪”,说什么“共产共妻”,这在老百姓当中造成了对我军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老百姓对共产党还不了解,每当贺龙派小分队到老百姓家中买粮时,每家每户不见一个人影,屋里没有一粒粮食,敌人妄图把红四军困死在大山之中。为了挽救危局,贺龙派了一个精明能干的战士作为联络员出外寻求外援。几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联络员还没有回来,贺龙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他站在一棵野桑树旁,眼巴巴望着山下。“军长,您已经一天一夜没有合眼了,我想,联络员可能......可能快回来了......”一个瘦弱不堪的战士向贺龙敬了一个军礼,双眼噙满了泪水。

贺龙没有说话,只用手拍了拍那位战士的肩膀,示意他坐下,然后围着战士们走了一圈,眼前的红四军个个面黄肌瘦。贺龙捋了捋自己一尺多长的胡须,笑着鼓励大家:“联络员肯定会回来的,困难只是暂时的,光明总有一天会到来,我们要相信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的。”在濒临绝境的时刻,贺龙依然对革命赤诚如初,他始终相信革命最终会取得胜利。

一天晚上,大家围坐在一堆堆篝火旁烤火取暖,战士们个个眉头紧锁,谁也不先开口说话。为了鼓励战士们,贺龙给大家讲“两把菜刀闹革命”的故事,战士们听得津津有味,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同志们,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什么?”贺龙笑着问。

“为了光宗耀祖。”一个战士说。

“为了能吃一口饱饭。”另一个战士说完,还咽了咽口水。

“为了不再受地主老财的欺负。”

“为了升官发财......”

战士们七嘴八舌,贺龙没有说话,他站起来踱着步子,手里握着一个烟斗放在嘴里吧嗒吧嗒地吸着,他的烟瘾很大,一天要抽好几锅烟。贺龙此时吸的不是草烟,而是用枯树叶做成的“草烟”,他常常呛得直咳嗽,战士们看得眼泪直流。

“同志们,革命除了不怕掉脑壳,还要经得起各种考验,处境越困难,我们越是要迎难而上,我相信革命的胜利最终是属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贺龙扬了扬手中的烟斗,不断地鼓励着战士们。

时间一转眼就到了10月底,堰垭高寒山区非常寒冷。战士们还穿着单衣,脚上是一双早已磨得破烂不堪的草鞋,部队已经断粮了,不少人因为长时间吃不上盐而成了“鸡蒙眼”(夜盲症),一批革命意志不坚定的人悄悄逃离了部队,部队减员至100余人,此时的红四军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贺龙常常望着远处峰峦叠翠的群山,想起了和周逸群、卢冬生在一起开展革命工作的日子,想起了在江西瑞金一所学校宣誓入党时的难忘时刻,还想起了在上海和周恩来临别时的情景。周恩来紧紧握住他的手,说:“贺龙同志,你要建立一支强大的红军,用革命的武装打倒反革命的武装。”周恩来那坚定的目光浮现在眼前,那铿锵有力的话语言犹在耳,可是现在不仅没建立起一支强大的革命队伍,还被围困在这荒山野岭中。如果再不解决部队的给养问题,红四军战士们还能坚持多久?毕竟是血肉之躯,光吃野草根面糊不是长久之计,这100多人中有一部分人的思想也产生了动摇。

在这生死存亡的关头,贺龙把大家召集到了一起,要求战士们清点武器弹药,准备突围下山和敌人决一死战。突然,山下传来了隐隐的马蹄声,战士们马上警惕起来,枪上膛,随时准备战斗。

马蹄声越来越近了。

“山下有一支商队经过。”一个侦察兵朝山下的大路看了看,向贺龙报告着侦查到的情况。

“抵近一些侦查,务必摸清山下商队的情况!”贺龙站起身来对侦察兵说。

侦察兵刚准备下山,忽然听见山下商队中有人朝山上喊着“云卿......云卿......”“云卿”是贺龙同志的“表字”。表字也叫字,那时候的男女在成年后不便直呼其名,所以另取一个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

那是一个英姿飒爽的女人,腰间插着两把盒子枪,只见她纵马向山上驰来。这个人是谁呢?她叫贺英,是贺龙的大姐,原名贺民英,乳名香姑,是工农革命军和红四军的重要军事干部及妇女干部之一,在贺龙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功勋卓著。1933年,因叛徒告密,游击队的驻地被敌人包围,贺英在战斗中中弹壮烈牺牲,年仅47岁,此是后话,暂且不表。

“是香大姐!”有人说。

“香大姐,我们好想你!”战士们喜出望外,围着贺英,喜极而泣。

“同志们,我也很想念你们,云卿呢?”贺英关切地问。

“大姐,我在这里!”贺龙端着烟斗,吧嗒吧嗒地吸着自制的“草烟”,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了贺英面前。

“我打听到你们在攻打石门的战斗中失利后率部往鹤峰走马坪方向撤退,料想堰垭一带全是高山密林,有利于你们进行游击战争......”顿了顿,贺英又说:“为了行军方便,我们就化妆成商队给你们送给养来了......”

贺英说着,看了看满脸胡须和颧骨高高凸起的贺龙,又看了看破衣烂衫的战士们,眼圈泛红,道:“同志们,你们受苦啦!看看你们的贺军长,现在都快成花果山的‘猴王’啦!”

说完,贺英指挥着20多个战士把骡子背上驮着的银元、布匹、粮食和弹药全部搬了下来,贺龙一边清点一边感慨:“大姐真是雪中送炭!”

“云卿,你要在大雪封山前把队伍拉下山,要在群众中宣传我们的革命理想,这样才能壮大我们的队伍。”贺英临走前这样叮嘱。

望着大姐贺英远去的背影,贺龙的眼眶湿润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