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党河源》的头像

《党河源》

内刊会员

散文
2020 10/14
分享

在教育之路上奔跑


甘肃肃北 武生花


在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中小学三十多年教书生涯中,我们是肃北教育发展的践行者也是见证者。肃北经济的发展也给教育改革带来的新的变化,新的活力。

在肃北全方位日新月异的发展浪潮中,我们这些教育者,一直以奔跑的姿态在追赶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步伐。

这不,我坐在了中央语言培训班学习了。上课的专家教授是从北京师范大,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孔子研究学院邀请的资深教授授上课。这些教授竟然有八十二岁的,有七十多岁的。在震撼于他们的年龄及学识之余,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

三十多年的讲台生涯,自认为棱角早已磨平了,剩下的就是吃老本,不求有功,单求无过,直至退休。孰料,近来教育的发展,教学的改革,教学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是这么快!新的教材,新的教学设备都已摆在面前。我是一味的拒绝运用新的设备,还常常抱怨培训越来越多,昨天是华东师大远程“国培”,今天是“甘肃农村骨干教师远程培训”,现在提法是是“走出去,请进来”。这一走出来,才发现我们小地方与大城市的差距,我自身理论、知识各方面的浅薄。我深感惶恐,我感到了危机四伏,我感到了落寞,感到了衰老......心有不甘啊!一颗奔跑的心复活了。

想想自己,自师范毕业,一直在教育之路上,不停地催动自己,向前、向前,要与时俱进。

当年二十岁的我,第一次站在水泥砌成的讲台上,面对四十几个孩子充满新奇的眼睛,有那么一时的腿颤,不几天就很自如了;离家住校,点煤油炉给自己和弟弟做饭,火小,做饭又不怎么会,坚持边学边做,不久也慢慢会了;冬天,带着孩子们拾柴、储备柴火。早晨,第一件事就是看孩子们把教室炉子点着没有;晚上,查宿舍,检查孩子们炉子封好了没有,有没有煤烟,生怕孩子煤烟中毒......那时,我自己的煤炉子还得老爹一次一次示范给我看。那么的忙碌,一度感觉做个农民都比当老师舒服,可坚持。最终还是坚持。坚持的学校盖起了高楼;坚持的学校盖起了公寓楼。

艰苦的条件没有使自己落后。听到国家相继开设了电大、广播大学和函授教育,为我们这些师范毕业生提供了上大学的机会。1989年,自己依然考入了西北师大函授学习,由中专生逐步提高,拿到了本科文凭;由教小学到带初中、带高中学生。一个没有参加过高考的我,要带孩子们参加高考。为了不耽误一拨孩子,加班加点的学习高中教材;加班加点的做高考试卷,加班加点的与我的第一批高中学生一同早出晚归。想想那时,半夜三更刻蜡纸,油印试卷;为了解决一道难题,查阅大量书籍。今天,试卷可印可买;问题只要输入电脑,分分钟搞定。教育行政部门给教师人手一台电脑,问题的解决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2007年,各地实行集中办学,地方小学搬迁之乡镇,初高中集中到县城。肃北学生为享受酒泉中学、敦煌中学的优质资源,高中学生被托管于敦煌中学就读。为了便于管理,肃北学生要有肃北老师去管理。面对未知的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离家别子的困境,我力排众议依然随学生去了。那时也惶恐过,犹豫过,但还是坚持去了,还是坚持把工作做好,还是很顺利完成了上级领导安排的工作。

“吃老本,不求有功,单求无过,直至退休.....”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对工作的不负责任,是懒惰的托辞。

学习回来的我,走进陪伴了我30多年的肃北中学。对这个一直变化着的学校重新开始认识。学校由平房到楼房,由危楼到框架结构的楼房。进入学校大门,两侧有孔子雕像、周恩来雕像,上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穿过花园小径,抬头就看见教学楼门。两边刻有“团结、友拼搏、创新”校训,正门上电字大屏幕上红闪闪的大字,彰显着校内外的重大事件。

我带了七年级语文。学生是新的,课本是新的。本以为凭着对熟悉了的教材,现在又是小班额教学,带个七年级很轻松很容易了,可教材变了。2004年之前我校使用人教版的教材;2004之后,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教材;2017年,开始了人教版部编教材的使用。新教材的使用,重新学习教学目标,重新熟悉教材内容,这都不是什么难事,用心钻研,不过多久就会了解熟悉的。独独那些教学设施,于我,可是硬骨头,熟悉它们有了难度。

多少年来,站在讲台上,靠的是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今天,站在讲台上,讲桌上镶嵌着电脑,黑板已经是白板(一体机)。这么高端大气的设备,自己能以年老来做托词不去学习吗?新教材中那么多贴近生活的画面,那么多精彩故事,那么多精彩描述,仅凭嘴说会枯燥的;教材中那么多知识点,仅凭一支粉笔书写会太慢的;试题的组成已不是蜡纸时代,网上资源那么丰富,再视而不见就OTU了。

学校专门设有录播教室,设备高端,清晰,不仅学校领导老师坐在办公室能观看上课情况,校外关心关注教育或自己孩子的人士也可以随时联网观课。我的同事们今天一堂公开课,明天一堂展示课,再来一节达标师范课......课件做的那么精美,课容量较之我的课容量大出一倍之多。课堂上,老师上的轻松自如,生动有趣;学生那叫个活跃,激情满满。羡慕不如行动,心复活了,就要撸起袖子行动起来。先学习电脑操作,制作课件。有许多新问题就去请教同事,真可谓是做到了“不耻下问”。在网上学习交流。刚刚学会了课件制作,新的软件又来了。希沃刚会用,翼校通又开始了,这些软件的应用,上课极方便,需要的资源应有尽有,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刚开始,学会了下载网上现成的课件。后来,不甘于用现成的,我得有自己的想法,学着做课件。坚持一段时间,做起课件来得心应手。在课堂上,音频、视频、画面,精彩纷呈,讲解起来生动形象,学生理解起来轻松快乐。自己一下子感觉年轻了,自己的思维变的活套了,反映也快了,信心满满。 这几天,正在学习新的教学软件——希沃。

坐在电脑前,有一种“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感觉。网络畅通强大,只有自己想不到的,没有网络解决不了的。

新的教学设施的运用,对我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教研技艺的增长。教育观念的更新了,教育视野的开阔了,教学方式的优化了。我的电教课《范进中举》在全县教师课堂大赛获一等奖。

如今的教育,观念要更新,再不能只是低头拉车。在注重升学率的时候钻研教学 ,在提倡注重教学同时还要注重教学研究。于是,开始撰写教学论文。在《甘肃教育》《未来导报》《中小学教育》等教育报刊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也在省市论文竞赛获奖。

要想马儿跑得快,就要有足够用的养料。为了提高学生语文知识水平,每周带着孩子们,跟孩子们一起上学校图书馆阅读。虽说学校教学楼每层楼的大厅里都有开放的排满书籍书柜,各班教室里也有图书角,可我还喜欢把孩子们带到学校阅览室进行阅读。阅览室就在图书室隔壁,阅览室的书可以随便阅读,书籍琳琅满目。而图书室每学期都购进一批新书,需要学生用借阅证借阅。学校也给每个班配置了书柜并配置了图书,就连各班楼道平台上也设了图书角。书橱里《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窗边的小豆豆》、《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简爱》《骆驼祥子》《飘》《静静的顿河》等书籍时时映入眼帘。带学生到阅览室是喜欢阅览室宽大、安静,有一种、庄严、肃穆又惬意的读书氛围。

我也喜欢把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去上作文课。看着远处的银光闪闪的祁连山,山下碧绿的草地。坐在绿茵如草的塑胶操场上,周边高高低低的树,树下绿草,绽放的花......享受大自然的最美的杰作,也是享受学校改薄带来的美好成果。知识改变人,环境塑造人,孩子们的作品在肃北《党河源》酒泉市《飞天报》甘肃省《未来导报》发表,参加校内外各种征文比赛,总有喜报传来。

我感慨自己坚持奔跑在自己所选的教书之路上。自己上师范的初衷是走出农门,另外,上了师范就可分配上班,上学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有补助,上高中家里没经济能力可供。不像现在,肃北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三免一补;孩子们自幼儿园到九年级都享受免费早餐。看那学校教学楼后面新修的学生公寓楼、学生食堂,公寓楼除了学生宿舍,卫生间,洗澡间,水房,还设有自习室,图书室。走进食堂,冰箱、消毒柜、自动和面机、压面机、电烤箱......高高低低排列着,各种厨具一应俱全,每天早晨的营养餐,餐餐不重复;考上大学家庭困难的学生,教科局有专门的资助中心,还有民政、关工委等多个机构资助。教育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实验室、微机室等多媒体教学已普及,网络教学很强大,各个班都通上了“班班通”,现代化的教学方式,进入了每一个班级。孩子的思想活了,视野开阔了;老师们参加各类专题讲座,讨论互动、观摩研讨、案例评析、论文撰写的理论培训,也有观摩课堂、体验名师风采的实践锻炼,忙而有意义。

我庆幸,我没放弃奔跑,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我是一个追梦人,每一阶段社会的进步,教育的改革,都促使自己去奋斗,每一分的获得都志得意满,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成功的光芒。感觉自己的教书之路是美好的。一路上,形势的逼迫,环境的逼迫,自己不停地前行,前行,山回路转,柳暗花明。有苦苦的修行,有美美精彩。

社会在发展,教育要优先。教育这条路,学习无止境,只有不断坚持奔跑,才能在教育的轨道上大步前进。

看着衣着整齐,活波而又充满好奇心,充满挑战性的孩子们,我憧憬着他们的未来,信心满怀,逼一逼自己,以奔跑的姿态,陪他们愉快学习、健康成长!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