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建平(雨生荣)的头像

黄建平(雨生荣)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23 12/27
分享

《美食的外交佳话》

《美食的外交佳话》

文/黄建平

这是一种用槟榔芋头做主料的特色美食,在泉州洪濑一带非常流行,许多远离家乡的侨胞一回乡,家里人都会事先准备好这道带着浓浓乡愁的招牌菜,然后在餐桌上边吃边聊着这道菜的许多趣闻轶事。有时候还会回忆起旧日往事,念叨起过世的亲人故交关于这道菜的笑谈。有时说着说着会从嘻嘻哈哈的调侃中一下子都变得沉默起来,也会从思绪中因一句充满故事的提醒中又开始乐不可支。尽管关于这道菜的趣事众多,但有一个主流的经典故事芋蓉的乡愁和趣谈”,是大家在外人面前必讲的

据说那年清末大臣李鸿章出访美利坚,当天下船后被接到大酒店稍加休息后,当晚,人家就要尽地主之谊了,为这群远隔重样而来的大清帝国的臣子们接风洗尘了。

宴会上主人们挺客气的,想尽量招待一下东方大国的头面人物,就出些他们觉得人家没有尝过的新鲜东西,第一道美食就是现在连三岁小孩都懂的冰激凌,可那时李大人们确实不知为何物。人家客气地比着手势一个劲的招呼客人,李大人他们客随主便,就开始跟着动起勺子来,大家看到那东西不停地冒着烟,便使劲地吹着,李大人们满怀兴奋地欣赏着,心里还很纳闷,怎么就吹上几口气,热腾腾的东西一下子竟变得与冰凉爽滑。对方刚开始还只是疑惑他们的举动,以为是大清帝国的一种礼节,到后来明白了,只好强压住裂开的大嘴,礼貌地敷衍着:“OK,OK”。李大人们也只好学着样子,鹦鹉学舌地嘟噜着:“OK,OK”。

回来后,人们越想越来气,感觉到被捉弄了,闷闷不乐,一股郁气难消。一个随从的泉州籍大厨闻状,就斗胆地献上一计,跟大人们介绍一道家乡的招牌菜,让他们事先了解清楚的吃法,大家觉得好主意,既借回请的机会推广一下古老大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又借机看看洋人们的洋相样。

第二天李大人们按礼节回请了美利坚的主人们。在一阵阵唢喇呜呜声后,大厨就献上了这道后来风靡社交场的“芋蓉”大菜。这菜一上桌,满屋顿时充满了一股浓郁的特殊香味,浅白而光滑的主料上点缀着很多颜色的小浆果,只需这样的观闻就让人垂涎欲滴。李大人们学着洋人的手势,招呼着客人。洋人们看着外观冰凉的“芋蓉”,就一起大口的放到口里,刚开始裂开的大嘴还保持着笑容,但瞬间,洋人们的大嘴一下子僵硬住了,他们有口难言地互相地对视着,说不出话来。这边李大人们却依样画葫芦地“OK,OK”。总算礼尚往来了一番。

这只是一个无伤大雅的趣谈,大家不必稽考,不过关于“芋蓉”让洋人们出洋相的那种功能,大家可不要无动于衷,免得重蹈覆辙,遗人笑柄。如果还不太清楚什么叫“芋蓉”的,那就来说说它的庐山真面目。

这道菜很多大厨们秘而不宣的经典做法是这样的,首先必须精选合格的槟榔芋头,然后把芋头去皮,清洗干净,再蒸熟,捣烂成泥,备用。把五花肉切成小丁,下锅炸出油,捞出肉渣,留下猪油,再把清洗后备用的香菇切成丁,把干贝,虾仁,瘦肉丁,少许盐,白胡椒粉,切成小丁的红葱头,根据爱好习惯,也有加上肉渣的,一起翻炒一下,捞出备用。然后将芋泥放入油中,搅拌均匀,最后装入涂猪油的大瓷碗中,里面放入备用的香丁,干贝等那些备用佐料,上面再把芋泥盖上抹平,盖上盖子或保鲜膜,放入蒸笼里,开水蒸2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出锅后,在芋蓉上面撒些小葱末,也有撒些葡萄干,芝麻等小干果之类的以增加些色调便大功告成了。整个过程没有用上水,猪油当水。因此,出锅后,上面会形成一层膜,将底下的芋蓉密封住,热气不会冒出,你可不要以为它是凉的。虽然香味浓郁,润滑爽口,色香味齐全,但是此时的芋蓉温度很高,吃的时候可要小口尝试,慢慢品味,不可狼吞虎咽,免被烫得掉了眼泪,还要强说是让你想起以前穷困潦倒的情景。

如果你想试试,不管是招待家人或朋友,希望上菜之前,先把故事讲讲。然后把乡思乡愁统统地咽下。或许哪一天,当乡愁再次泛起时,不管是在异国他乡,或是在天涯海角,你都可以把这收藏的秘诀翻出来用用。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