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春荣的头像

刘春荣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 09/23
分享

雾霾中行走


又是一个雾霾天。清晨,我穿好外套,戴上口罩,几乎是“全副武装”走出家门。

和所有的上班族一样,每天来来回回早出晚归。走在重重雾霾中,一遍遍丈量从家到单位、从单位到家再熟悉不过的距离,匆匆行走的脚步凌乱了清晨宁静的时光。看不清远方的景色,甚至看不清身边慌忙赶路的人,在这样一个雾霾厚重的天气里,与一辆辆小心翼翼行驶的车子擦肩而过,汽车尾气的声音仿佛是一声声无奈的叹息。

我决定走路去上班。朋友说,她每天锻炼,坚持步行上下班,除了这个,她还坚持做平板运动。我心想:怪不得她身材那么好,四十多岁的人了,看起来还如小姑娘一样青春靓丽、活力四射。

她对我说:“你也做平板运动吧,我可以监督你进行。”

听从了她的劝说,我开始每天早晚都做平板运动,不为别的,只为能感受那一份友谊的力量,享受做体育运动的快乐。

我是一个懒惰的人,平时很少运动。每天伏案工作,仿佛机器一样毫无生机,离开键盘,几乎找不到可以去做的事情,除了工作,想不起自己究竟还会做些什么?很多时候,我如男人一样驰骋在职场,安静下来时,内心却是无比的空虚。穿过雾霾,走过雨季,在秋天过后,寒风凛冽的日子里,期待着花团锦簇阳光明媚的春天。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宋朝词人阮逸女的《花心动.春词》用短短两句话将一幅春花初绽的画面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样的美景有谁会不陶醉其中呢?

美景在古人的诗词中,在众人无限的憧憬中,在这雾霾深重的早晨哪里去寻找美的踪迹?

雾霾来袭,人们习惯性包严了自己。许多人减少出行,关门闭户保护自己,用自己的力量“抗击”雾霾。对于有闲有钱、讲究生活品质的人来说,仅仅减少出行还不够,还要用时尚的产品,比如新生代“氧气”等等,希望能靠这些确保自己不受雾霾侵害,过上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其实,这些东西不过是因雾霾运营而生、商家敛财的方式而已。普通的工薪一族,每日为生活奔波,哪怕雾霾遮天蔽日,也没有时间矫情,不可能边工作边吸氧,更不可能躲在家里享受“清新”,孩子要读书,家人要生活,房租要交付……停下工作意味着没了收入,相比这些而言,雾霾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毕竟,生活是最重要的。

路两旁晨练的人很少。这样大雾缭绕的寒冷天气,有多少人会为晨练而”拼命”呢?马路上行驶的车辆“低调”了许多,缓缓行驶中,宛若害怕碰开了潘多拉盒子会倾洒鬼魅一样的烟雾来;路旁的树木孤傲一动不动,冷冷观看着这恶作剧一样逐之不去的雾霾。我用手摸摸口罩,内心安慰自己:不怕,咱有防范措施。其实自己知道,这口罩相对于雾霾仅仅是安慰作用,心理安慰罢了。

能自我安慰,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坚强?

人生的道路,时有不如意者,且且的不如意,也算是生活中的雾霾吧?当我遇到困难,脆弱得想把自己藏起来的时候,心头的雾霾沉重得无法呼吸......读一首诗,听一支歌,写一幅字,喝一杯咖啡或者一杯烈酒都可以作为驱逐“雾霾”的“利器”。“总有云开日出时候,万丈阳光照耀你我”,这句歌词常常给人鼓励。

越过一座小桥,离单位越来越近。这时,一轮红日害羞一样探出头来,,喝醉了的新娘一样醉眼迷离,晕染得半个天空美轮美奂。前方道路渐渐清晰,雾霾越发的淡薄,我摘掉口罩,呼吸着比较新鲜的空气,轻轻松松走进单位。

“窗外更深露重,今夜落花成冢,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莫名的,突然想起台湾歌手高胜美唱的一首歌。多年以前,这首歌唱哭了多少痴情男女,对于性情中人来说,这《一帘幽梦》算不算人生中遭遇的雾霾?我想,应该算是。其实,是与不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春来春去,花开花落,人生的阴霾阻挡不住岁月的脚步,那些无法释怀的事情和无法忘记的人,如同天空中的雾霾一样终究会散去,徒留《一帘幽梦》而已。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