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贾永红的头像

贾永红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6/15
分享

清溪河畔

清溪河是渭河的一个支流。过去河水比较大,自从上面建了家崖水库,还有家山水库,河里的水完全就掌握在水库管理局。水库放水了,河里水就大,水库不放水,河水就很小。石头就在清溪河岸边,他们村子的东头,建有一个水泥预制厂。

石头高中毕业就回家务农了。改革开放政策,他们村上率先办起了预制厂。集体厂子和自己厂子时间加起来开办40多年。

石头把清溪河岸边的沟沟壑壑走遍了。他有很多机会可以招工出去进国家集体企事业单位上班。由于当时他们村子的情况比较好,很少有人出去上班,石头也就一直坚持选择留在了农村,留在了他的家乡、他的预制厂。

高中毕业回到农村,石头就在生产队当了一名记工员。当时村上的很多事情都要他来记录。

石头的村叫田家崖村,村子西面是引渭渠,村子东面是清溪河,村子在引渭渠和清溪河之间,村子的北头就是家崖水库。这里田美水丰,是鸡宝县的主产粮区,农业生产发展一直走在全县的最前列。村子很富裕,改革开放前人们就衣食无忧。

石头毕业回村,正值改革开放包产到户,作为一个高中生,作为一个知识青年,他在村上跑前跑后,成了领导手下的得力干将。村上的领导很器重他,他年轻,能说也能写,脑子又灵活,村上很多事都打发他冲在前面。

村上创办第一个企业预制厂,领导就推举石头做了预制厂的厂长,抓预制厂的生产技术,预制厂的销售由村上直接管理。从此他就和水泥沙子石头打起了交道,一干就是四十多年。

八二年,改革开放在农村刚刚起步,那时候兴办乡镇企业成了热门话题。一大批乡镇企业纷纷兴起,一个个致富能人不断涌现。

石头他们村也算是起步早,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最早发展起来的村。石头也成了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成了一名年轻的改革开放的先行者。

开始预制厂是村办集体企业。当时村上就给他们在河滩,画了一大块地方。让他们把地方平整好,就在那里做场地开始建厂,生产水泥制品。

石头当时年轻,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热情满满,没黑没明地干,带领村民,从建厂、到学习生产技术、到生产管理、费尽了心血。

起初开始,清溪河畔只有他们一家集村办企业。当时没有经验,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起初的建章立制,石头费尽了心思。虽然是高中毕业,有点文化知识,但是对企业管理,石头也是灯下黑。

乡镇企业虽然全国已经兴起,但是各种规章制度不尽完善。没有一个规范的标准,石头只有根据他们村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他们自己的规章、制度、办法。

当时在工资待遇上就和村上起了一点小误会。石头给员工定的工资比公家上班的人还要高。村上当时不同意,为这个事,全村还召开了一次社员代表大会。

石头阐述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乡镇企业上下班没有时间,为了抓紧生产白天黑夜都要干。而单位上班的就是八小时制度,所以不能比。工资不高也留不住能人,之后大家同意了他的工资方案。

那几年,乡镇企业少,他们起步早,给生产队创造了很多财富,在十里八乡出了名。石头本人经常受到乡镇和县政府的表彰奖励,他也因此获得了爱情。

石头的对象是一个高中生,和他是一个村的同班同学。毕业以后,就在村上预制厂上班。慢慢的两个人产生了感情,很快就确立了恋爱关系。他们的爱情有一段故事。

当时村上刚成立预制厂,真正懂得预制技术的技术工人没有。懂一点技术的人,都外出打工挣大钱去了。没有人愿意在村办企业干。找技术工人,学技术,成了难题和头疼的事。

当时乡镇企业办得少,也没有正规的学校培训。水泥预制件的很多标准和配方他们也没有。只有请教当时的国有企业。刚好他们附近村子就有一个最早的县办企业,县水泥制管厂,石头冒昧就去找了厂里的厂长。

说来也巧,厂长刚好是他们村上人,刚调来上任不久。听说自己的村上要办一个预制厂,他表示大力的支持。马上叫来了他们的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培训解决他们的急需问题,也给了几个配方和图纸,并且答应让技术员免费去现场实际操作指导。

当时石头很感动很感激。为了表示感谢,他私下买了点烟酒跑去了厂长的家里感谢人家。到了厂长的家里,他见到了他的同班同学,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同学她父亲就是厂长。刚好同学毕业在家里闲着。他就叫同学来预制厂帮忙当资料员。那些年,兴办乡镇企业,大力扶持乡镇企业是国家的政策和方向,也是青年人的理想。舆论导向也一直在大力宣传,征得她父亲同意后同学就进了村上的预制厂。

石头女同学进厂半年多,她父亲的水泥制管厂针对职工子女招工。面对选择,她放弃了父亲的厂子,选择了跟石头一起干。

当时他们两个有好多招工的机会。招团干,招妇联干部,他们都有资格有条件去报考。都放弃了,就是为了当时这个乡镇企业,为了青年时的一腔热血。

清溪河畔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见证了他们的奋斗历程,记录下了他们付出的汗水。

石头是八八年结的婚,结婚那年很风光。不仅村上的领导都来了,镇上的一位书记给他主持了婚礼。在婚礼上表扬了他们两口子扎根农村为农村致富做出的贡献。把他们树立成了全镇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们附近的村子也都办起了预制厂。竞争开始越来越激烈。

石头性子耿直,人正派,预制厂在外面搞销售他没有参与,后面起来的预制厂在竞争中占了上风。他们的预制厂慢慢地经营效益越来越不好,面临着亏损。销售出去的很多产品欠账收不回来。眼看着预制厂举步维艰。经营模式要改变,经营产品要升级,更新换代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更主要就是要加大企业投资。

村办企业赚钱给村上大家都高兴,说要投资都不同意。他给村上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规划,村上不同意,不投资,按部就班。最后给员工工资都发不出去了,预制厂被同行挤垮了。

石头当时很痛心,一气之下,他离开了厂子。在妻子和老丈人的大力支持下,石头自己投资建了一个新厂。

那些年刚好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他们的清溪河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征地拆迁盖房修路架桥,都集中在了他们那里。

石头抓住这个机会,利用他过去生产水泥预制品的经验,在妻子和老丈人的协助下新厂迅速融进了这股大潮。他把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更新换代,做了完美的包装,设计了自己的专利品牌。

一开始,石头就狠抓质量,降低成本。他生产的东西很快在市场上站住了脚,受到了欢迎和好评。

厂子是自己的,他一方面抓生产,同时还要跑销售。刚开始销售的产品都是由他亲自拉到用户那里去。很多时候都是预制的楼板,到后来增加了很多预制配件。当时运输产品就是4轮自卸车。时速三四十公里。给大的工地上也送,给农户也送,城里也去,农村也去,风雨无阻。只要是给人家答应的,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都按时给人家送到。石头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加上他的产品质量也很过关,很快就笼络了一批客户。

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风顺,这边好了,那边就会出问题。

生产经营和销售好了,运输成了问题,企业和个人自己来拉货还好说,如果送货成了头等大事。成批量的话还好,就是散货最麻烦。成批量地送去了,卸下来就没事儿了。有时散货送去了还要给人家把楼板架到楼上。

有一次架楼板就出事儿了。在架楼板的过程中用户垒得墙不结实。墙才砌起来,时间不长,可能又淋了一点雨。石头觉得有危险让等墙凝固结实了再架楼板。主人说没问题,硬把楼板架上。楼板刚架上去,人刚走开还没转身,墙倒了,楼板塌下来,拦腰折断,险些砸伤人。那次是石头亲自拉过去的,谢天谢地当事人都走开了,要是下面有人,那真是出大事故了。

路上的危险也很多,有的农户在山上盖房,路是山路不好跑,有时遇到紧弯车转不过头,有一次拉楼板直接卸货,卸到了半山上,山坡爬不上去了,最后一块儿一块用人力转移了上去,想想这些,石头到现在心有余悸。还是喜欢大户,大户企业省事。

一个建筑企业老板叫张梅,比石头小三岁一直用石头生产的水泥制品。石头三天两头就去给送货。一来二去人熟了,张梅工地上的其他材料也托石头给订购拉运。

张梅老公得病去世了。这个企业的摊子要张梅一个人支撑,一个女人在外面创业干事确实不容易。石头也同情张梅的遭遇,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张梅。两个人渐渐地越走越近。

一次石头送货过去,张梅说晚上有个应酬,让石头帮帮忙陪她一起去见客户。酒桌上对方喝酒太凶把石头和张梅都喝醉了,两个人被对方送宾馆去住下。对方以为是两口子就开了一间房,阴差阳错两个人那天晚上就住在了一起。

张梅是长时间没有性生活,那天晚上彻底沦陷了,石头也是达到了顶峰,从来没有那么折腾过,床单上给人家湿得一坨一坨,被子枕头都被掀到地上了。石头醒来了自己那个东西还在勃起,还是第一次这么强势,张梅醒来的时候看自己还在石头的怀里,石头那个东西还顶着自己的下面。两个人侧身抱着都没说话…

突然,张梅翻身坐在石头身上还要做,两个人又做了一次翻云覆雨……

石头先起的床,把张梅的衣服给拾到床上,自己先去洗脸刷牙。等他出来的时候,张梅也穿好了衣服。

两人出了宾馆,相互感觉到有点别扭,说话也前言不搭后语。两个人先到张梅的公司,石头没有停留,就开车回家了。

一路上石头胡思乱想,回到家里也是乱想,昨天晚上怎么就发生了这个事。也不知道张梅现在是怎么想的,石头心里觉得对不起自己的妻子。妻子为了他的事业放弃了进单位的好机会。又给他生了一双儿女。没想到他昨天晚上竟背叛了妻子。他在厂子里转出转进,不知道去做什么。

晚上回到家里,老婆问他:昨天拉货没回来出什么事儿了吗?他说:有个应酬喝多了就住下了。老婆也没再多问,他心里毛毛的。

过了几天,张梅打电话过来,他拿起电话,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张梅要说啥。张梅说:最近好着吗?我这里还要点货,还是原来型号,先拉十几块,下午就给我拉过来。石头答应了,放下电话,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心里老怕那天晚上的事会影响他们以后的生意往来。

下午把东西拉过去,张梅就在公司等着他。卸完货他去了张梅的办公室。张梅给他端水让座和平常一样没有什么两样。就是看他的目光不敢直视,两人一直视,张梅就躲开了。因为下午回去还有事儿。石头喝完水就离开了张梅的办公室。

张梅那天下午也忙,石头就开车回去了。

过了几天快到五一了,张梅给石头打电话说:公司为了报答客户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准备组织客户出去旅游十几天,邀请石头也参加,让提前给家里说一声,安排好工作。

石头把这事给妻子说了,妻子当然支持,妻子知道,张梅对她们企业帮助最大,也是她们的大客户财神,肯定要去。还叮嘱石头去了咱掏钱,不能让张总掏。石头心里有鬼,但嘴还很硬,给老婆说:她们答谢请客,应该她们掏钱。

旅游集结的时候,石头在站台上没有看到认识的人,只有张梅一个人拉着箱子走了过来。

石头急忙上前接住张梅的拉杆箱子,因为他没带多少东西,男人出门真也没有啥可以带。石头问张梅就咱们两个,其他人咋没来?张梅淡淡地说:都有事变化了,下一次请他们。

坐上南下的列车,车上只有他们两个相互认识。张梅给两个人定的都是下铺。刚好可以坐下面说说话,聊聊天。石头在心里想,这肯定是张梅的特意安排。

都说企业老板坏,坏人变老了,石头从来不相信,也反驳那些人的说法,没想到如今自己也变坏了。自己也不知道,日后怎么面对那些说话的人。

他们第一站去的是杭州,住宿张梅早订好了,下车时都快六点了他们先去的宾馆,宾馆里开了两个单人间。他们各自先去房间。收拾完两个人统一在一楼见面。

出了宾馆,两个人就在附近的街道上转了转,找了一个饭店,两个人进去坐下。饭店里北方口味的菜比较少,张梅点了两个海鲜。然后两个人一人要了一碗馄饨,两个人还一人喝了一瓶啤酒。吃饱喝足,出来在街道上随便走了走,就返回了宾馆。

张梅跟着石头进了石头的房间。刚把门关上,张梅就扑上去抱住了石头,石头先是一愣,也顺势把张梅紧紧地抱在怀里。本能地反应,两个人亲热在一起。石头在张梅面前反应特别强烈。一见到她或者一接触就来电。张梅也是反应强烈,一有想法,自己的下面就蠢蠢欲动,往外流水。两个人又晕天黑地地折腾了起来。因为离家特别远,他们各自思想上都没有负担。两个人黏在一起,扮演各自的角色和冲动。

第二天两个人租车转的杭州。游了西湖,去了灵隐寺,上了断桥又进了丝绸馆。石头在丝绸馆给张梅买了一条丝巾,平时没有注意张梅,在她戴丝巾的那一瞬间,石头发现张梅不是一般的美,有一种内在的气质,加上那张没有化妆的美人脸,红扑扑肉嘟嘟。两个隆起的胸脯,有俏势的身材,一个绝佳的仙女。

石头心里美滋滋的难怪他对她慢慢地上瘾。这一次更让石头心灵震动的就是出租车司机说:西湖边上的很多房都让北方的煤老板整栋地买去了,说是榆林的神木的府谷的。因此出租车司机对北方人很敬重。石头陷入了思考,他这个北方人还在为生活奔波。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人去了南京去了上海,乌镇,周庄。每天都重复着吃喝拉撒睡玩的生活,每天晚上都在度蜜月。仿佛两个人是新婚旅行一样。

石头开始担心这样的频率张梅怀孕了怎么办?张梅给石头说,她那年生孩子的时候宫外孕差点要了命。生完孩子,医生建议她做输卵管结扎以后不敢再怀孕了。知道后石头就更大胆了,更放开了,两个人的动作幅度越来越大,超出了各自的想象…

在周庄遇见了好多北方的老乡他们都是很多年前来打工,有的在这里找了对象定居结婚生子。返回的时候,他们把沈万三的猪蹄子买了不少,提前发回了老家,准备给朋友送。

返回的路上两人定的是软卧下铺,巧的是软卧里一直没有其他人再进来,两个人在软卧里也激情澎湃了一次,真正地体验了一次长途车震……

石头看着张梅睡着时那幸福的笑容,自己心里的压力剧增。

自古以来情树好栽树难活。回到家里要面对那么多的实际情况和具体事情,这时石头用被子把头蒙了起来,怕见光线,任由火车放开缰绳奔驰,在车轮和铁轨的撞击声中,石头睡着了……

必定张梅现在是单身而自己拖家带口有那么多的事儿……

回去后生活一样照旧,一切风平浪静。老伴儿也没发现他们的蛛丝马迹。石头自然也没有给多说什么。张梅和石头还和过去一样往来,偶尔找机会做做偷情的事,周围人只是觉得他们关系越来越微妙,虽然开玩笑时说说玩笑话,怎么也和情人没有联系到一起。必定两个人都看着很老实。

张梅有个儿子,一直跟在张梅的身边。自从张梅和石头有这种关系以后,儿子初中刚毕业张梅就把她送到省城的学校去上2+3,准备让儿子出国留学。石头陪张梅去省城看了多次,张梅的儿子学习也很争气。从省城学校出来。就直接考上了美国一家学校。张梅为他的儿子感到自豪,就是自己的个人问题让她经常烦恼。

给张梅提亲的也不少。有当老板地给她提出的条件是让她放弃企业在家当保姆。也有普通上班的,她怎么也看不上。这几年一直和石头保持着这种关系,有业务上的需要也有个人一点儿私心杂念。

她对石头还是比较信任,觉得人品比较可靠,不会在外面胡言乱语,也不会在外面胡搞,更多得是心中的依靠。

张梅心里也是把石头作为选择的对象,但是她一直没有过多的表达。偶尔随便说过几句,说要嫁给石头,她看石头犹豫为难的表情,她就不会继续再说,她怕影响两个人感情的继续发展。这样下去总不是一个事,究竟该怎么办?她也很迷茫。

张梅和石头在一起很愉悦,过去和老公在一起也没有那种冲动,特别是在性方面的要求。

过去和老公在一起,一提起性就头疼,不是这疼就是那里不舒服,不愿意做。有时候恨不得让别人去替代她。而在石头这里,她变得积极主动。过去的乳腺增生也变好了,自己的乳房让老公那时候动都不敢动,一动就疼,而在石头这里就奇怪了,怎么捏都没事。

张梅也不知道自己是病还是魔。在她心里隐隐约约觉得上辈子他们应该是一家。可是她不知道如何争取,她怕逼急了,石头离开她,她不想给他压力。

一天石头在张梅那里,突然接到老婆的电话。让他赶紧回来,石头回去以后。老婆拿出了一个诊断证明,石头一看乳腺癌?顿时就愣住了…

这怎么会呢?石头赶忙联系了几个专家熟人把情况问了问。给出的建议,刚发现轻度做手术最好。没有犹豫,石头很快把老婆送到了医院,安排了手术。

张梅知道消息后也赶忙去医院看望了石头的老婆,并安慰石头,石头也很感激,本来在他心里对张梅有很多想法。有时候心血来潮真还想离婚娶张梅,出现这档事,他怎么能忍心放弃老婆。

张梅也开始认真地思考她和石头的事。石头妻子现在有病而且得的是癌症,她更不能给石头施加压力。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任何要求。只能等慢慢好转起来了,她再和石头认认真真地谈自己的想法。她对石头抱有幻想,她把自己的线放得长长的等石头。

石头妻子手术后做了病检,结果是良性。石头悬着的心放下了,张梅也松了一口气,她也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如果是恶性,那会是什么后果,如果是良性又会怎么样,她现在如何去做。今后还能和石头这样发展下去吗。

有时候她的内心很矛盾,怕伤害到别人,有时自己却难以控制自己。有时候是进退两难。有些事,坚持了会伤害别人,不坚持了就伤害自己。

人生总是让你在坚持和放弃之间选择。

石头爱上捡石头,也是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石头给一家企业老板送产品,在无意闲聊中,老板让他在清溪河给他找点“陈宝石”,也就是清溪河的红泥石。这红泥石是有历史记载的,是鸡宝的名石。

石头回来后翻阅了历史书籍,确实三千年前就有记载。

从此他就开始留意清溪河畔的红石头,也开始了收藏红石头。

石头在预制厂建了一个简易的工作坊。里面有工作室休息室,还有贮藏室。有600多个平方。里面除了放置平时所用的工具,其他空间都摆成了石头。

平时石头给人家送货的时候他捎带着在乡里收一些石马石凳子石槽,还有古代的拴马庄。日积月累他工作坊的前后院子基本上摆满了这些东西。也算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石头工作的闲余时间,多数的时候就在河滩里捡石头,或者在乡下收购过去老旧的石头制品。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他的藏品种类也越来越多。

外面很多人也知道了,慕名而来,拜访的人也络绎不绝。

来清溪河捡石头的人都要去他那里坐坐,他那里成了去清溪河捡石头人的客栈。

慢慢地,石头捡石头,和收藏的名气,比他预制厂的名气大了。

白天清溪河畔,人来人往,河道里,机器轰鸣,到了夜晚人少了还有机器声在响。

几十年了,石头亲眼看到自己的家乡清溪河这条河道,被深挖下去了十几米。建起了热电厂,高速路的环形高架桥在清溪河面上升起。家乡变得灯红酒绿,而家乡的土地却越发贫瘠。

他心里知道,他也每天在犯罪,在挖祖宗的根基。这也是改革开放必经之路。没有这些资源,高楼大厦怎么能建起来,城市的发展怎么能向前推进,人们的生活居住条件又怎么能改善。

社会就是在矛盾中生存。在一段前进的过程中,这些问题谁也没办法解决。他预感到国家肯定会治理,他的厂子可能也会保不住,他在考虑着他下一步的产业发展。

孩子们都长大了,儿子已经研究生毕业都上班了,三十多了还不成家找对象,石头整天为这事头疼。

女子大学毕业也在外面闯荡,有一个正式的职业,现在也是有外孙了。自己一路走来虽然坎坎坷坷,但是也是平平安安,稳稳当当。

石头现在把他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养殖业上,养了300多头猪。他慢慢地扩大生产,防止预制厂被关停了没事可做。同时把自己的爱好奇石收藏继续发展下去。

过去农忙季节,大家都要上得干活,如今村子里很多地都被征用了。

这里原本是县上的主要产粮区,由于土地全部征用,农民没有地种了,农忙的季节反倒没事干。

石头坐在夏风习习的河边,看着被他们挖出的高低不平的河床,心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到了夏季,城里有很多人骑着摩托车,开着小车都到清溪河边里来玩儿。那些人走后,又是一地的垃圾。

石头的门前成了钓鱼场,整天都有钓鱼的人。自己的家庭生活居住条件改善了;自己的家乡也繁荣富强了;而家乡的山河治理却成了大问题。

河道里到处被挖得坑坑洼洼,让人看起来满目疮痍。河道明显地加宽了、上游水库放水的时候,河面有时候比渭河还要宽。有时候下暴雨,还会危及村庄的安全。

雨水过后河床里大坑小窖,政府不停地喊要治理河道,可是迟迟没有动手。乱采乱挖,一直在继续。

石头他们预制厂倒是用不了多少砂石料原材料,很多都是外边的车排队拉走了。都是被大型的公路桥梁盖楼用料拉走了。而政府取缔治理的对象却是他们当地的这些预制厂。

政府多次叫他们去开会,商讨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进行河道治理。他们只能提意见,但是解决不了问题。

河道采砂取石,逐渐被外面的大型企业老板承包。他们预制厂用砂石料要掏钱从这些大老板手里买,下一步他们的预制厂也会慢慢被清理取缔。

这些大型企业老板,疯狂采砂采石。一夜之间,就可以踩走几千方的砂石料,疯狂的程度,石头他自己看了都胆战心惊。

一名记者把河道里的乱采乱挖,反映到了报社。报社专门派人来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给省政府写了内参。省政府水利厅河道委派人下来落实调查,镇上的一名领导因为串通企业乱采乱挖,被行政处分。一个企业办的主任被判了刑。

因为这件事,河边上所有的预制私人小企业全部被清理。石头虽然有手续,但是也被停业了。现在他安安稳稳地,放下了他的预制厂。

预制厂关闭,石头渐渐地和张梅的来往也少了,很少有理由去张梅那里。

回想当年在乡镇企业的时候,多么风光。整天想着为集体多做点贡献,自己也获得了很多政治荣誉。

可是办着办着,好多乡镇企业陆陆续续都倒闭了。是人为的原因?还是历史的原因?石头没有去多想。

自从石头办起了企业,也风风光光了一段时间,结果到最后还是没有走到尽头。

是国家的大政策变化,导致的企业停办。从环保河道治理的角度考虑,确实应该,从个人利益来说有点可惜。

如今个体户私人干点事真的不容易。既要敢干,还要有资金,更要掌握国家的政策方向,稍有不慎投资就会血本无归。

就拿他现在的养猪来说。最早的时候国家鼓励大家大力兴办养殖场,环保检查吃紧的时候又让关闭养殖场,很多事情都是三起三落,让人捉摸不透。

每一个经营者都要在夹缝中生存。每一个行业也是好一段时间差一段时间,政策因素特别明显。

市场经济在有些行业也很明显,就拿他的养猪来说。最高的时候猪肉卖到30块钱一斤,过一段时间又成十几块了。

养猪的风险也很大,稍不留神就血本无归。石头觉得他很庆幸,在这40年里一直很平稳,没有大起大落。虽然没有太多的收入,但是最起码也没有外账,心中没有压力。

石头周围有的老板,红火的时候红得发紫。一朝跌倒,就再也起不来。还有欠账被逼自杀的几个。

过去只是听老人说商场如战场,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真正体会到了商场如战场是很残酷的。

石头觉得他折腾了三四十年虽然没有挣下大钱,但是还能过得去。

现在还收藏了那么多民间的石器和奇石,还养了那么多猪,他自己感觉很满足,很富有,也很充实,最起码他没有欠别人的。

自从水泥预制厂停产后,石头和张梅联系就断断续续了。

石头有时候偶尔去给帮忙跑一些其他材料。张梅也在外地联系了一个大单业务,经常要外出去应酬,两个人见面的机会就更少了。

每当天阴下雨没事干的时候,石头就去他那工作室。去和他的那些个石头交流谈心,有好多画面石,让他捉摸不透今天看是这个样子,明天又看像那个样子,有时候还挺费脑筋的。

自己看着像什么,下次有石友来别人看得和自己的不一样,自己的观点又被推翻了。

石头唯一自豪的就是,他有一组文字石就是“千秋伟业”。是被大家都公认,而且是获得过大赛金奖的。

他有一个一米多长的象型黑金猪,通体全身没有损伤,色泽也很温润,而且还是水冲料,十分难得。象征着五谷丰登,连年有余。他这块石头参加了多次石展受到了一致的好评。还有几方画面石是他的所爱,他收藏的“陈宝石”还有清溪河的“红碧玉”,可以说在当地藏友里是屈指可数的无论从质量和数量上都是上乘的,占优势。

很多东西石头没有打理,也没有清点,都还乱放着。下一步他准备好好地清理一下。日后把这个民间收藏和文化产业发展起来。

石头是协会的副会长理事。奇石协会成立得比较早,也快20多年了。

开始的时候老一辈的会长,对协会都很尽心,都大公无私,协会搞得比较红火。他也经常去参加协会举办的一些活动。到后来换届选举了,选了新一届的年轻人。由于理念和思路上的差异问题,他也被边缘化了。

渐渐地协会他去得少了,活动也参加得少了,自动退出了。

协会里面的好多老同志还经常来他这里坐一坐,谝一谝闲传,聊聊过去的往事。

石头一心想把石头玩好,不想过多参与其它事了。

一天,张梅给石头打来电话,说她要结婚了,邀请石头喝喜酒。

石头最后知道,张梅现在的对象把张梅的公司全资接管了。张梅也是为了儿子出国留学做出的选择。

石头自己不再纠结,周围人们的生活还是那样平静。

石头还是原来的石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世界还是那样的粉饰太平,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悲喜而悲喜。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