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燕开良的头像

燕开良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2/08
分享

云南丽江游记

燕开良

云南丽江是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风淳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第一座以整座城市的形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当今世界上罕有的保存完好、仍由当地纳西等少数民族人民居住的活着的古城。丽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2.7℃,古人称之 “玉壁金川”,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的重镇及军事战略要地。

2009年8月11日16时,我随枣庄历史文化考察团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登机飞往昆明。经过约3小时的颠簸飞行,于昆明机场着陆,乘坐当地旅行社的豪华大巴车,驶往昆明洲际酒店入住。

次日,早晨六点起床,早餐后,乘坐大巴车奔赴丽江。一路上,我们考察了恐龙谷遗址,浏览了大理古城洋人街,远眺了洱海(昆明池)等美景。傍晚七时,大巴车驶入丽江古城——著名旅游胜地、我多年向往的地方。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跟随导游,夜游古城。我们漫步在被磨得光亮平滑的青石板路上,只见两轮巨大的水车被清澈的水流推着,不知疲倦的缓缓转动,水声哗啦啦,悠然地流向下方,像是在向游人叙述丽江古城的古老和神秘。我们边走、边看、边听导游的介绍:这里,每家每户临溪居住,清澈的溪水潺潺流淌,鱼儿在水里悠然自得的游,泛起层层涟漪,霓虹灯光下波光粼粼,五彩缤纷;在曲径通幽的青石板路两旁,一盆盆鲜花盛开,雕花木楼古香古色,似乎所有的房屋,都被缓缓流淌的溪水围绕,一家连一家,一户挨一户,小桥流水,柳树依依,许多“千里走单骑”的红灯笼,映衬着古街两旁林立的店铺,灯火璀璨,和谐祥和。太美了!难以用语言来描绘丽江古城的精致和美丽!

沿青石板小巷前行,路边都是清雅别致的小客栈,客栈内大多是木结构的摆设,穿着现代的人们招呼着,或光怪陆离,或古朴典雅的酒吧、茶社,也让那些想一点艳遇的人流连驻足,据说这是文化,但这文化似乎与古城无关,大多蕴含现实的气息。

古城中,店铺林立,商品形形色色,琳琅满目:有山货药材、野生蘑菇、莲子、牦牛肉、各种银饰、玉石、珠宝、茶叶、风铃 、驼铃、字画、玉制挂件、手工纸制品、牛皮皮具,更多的是工艺品木雕、石雕,还有纳西象形文字工艺品等。当时,正赶上当地的火把节期间,游人如织,争相购物,热闹非凡,到处满溢着节日的气氛。这美丽的夜古城,灯红酒绿,繁花似锦,使我陶醉,许久不曾有过的惬意心情顿涌心头。

据当地人介绍:“丽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是因为丽江世袭土司姓木,如果建筑城墙,犹如木字加框而成为‘困’字,显得不吉利。因此,数百年来,丽江就成了没有城墙的古城”。“在我们纳西族,妇女勤劳能干,贤德善良,几乎承担了家庭全部体力活,而男人则以‘琴棋书画烟酒茶’为生活内容,所以我们纳西族的男人是很幸福的”。听当地纳西族男子讲后,我确实感到挺新鲜的。各家店铺建筑都是古朴的纳西建筑,优雅别致,如同一卷卷档案记载着丽江风雨沧桑的历史,承载着厚重的东巴文化积淀。

大家说笑间穿过一条短巷,再与碧水同行百余米,便到了大石桥。此桥是连接古城东、西两个区域的主要通道,为明代木氏土司所建。桥长10.6米,高2.2米,宽3.84米,拱圈石板并列砌置,拱背上铺横向伏石,既加强了桥的整体联系,又给人以美感。桥上灯光如昼,游人络绎不绝。收眼桥下,无数条小鱼正在水晶般透明的溪水中嬉戏,尽情享受着快乐。过桥,又穿过一条深巷,来到了四方街。

四方街,是丽江古城的中心广场,占地约6亩,交通四通八达,周围小巷通幽,据说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玺形状而建,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也是昔日最繁华的牛马交易市场。明清以来,各方商贾云集,各民族文化交汇生息,在这里形成丽江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四方街以彩石铺地、依山随势、辐射开去、街巷相连、清水洗街、日中为市、薄暮涤场的独特街景而闻名遐迩。街巷曲折迂回,总能让人转的晕头转向。沿着狭窄的小巷,步步攀登,用手轻抚着那些年代久远的砖石、瓦片,踩着磨得光滑的青石阶,不禁让人感慨!昔日的它,一定是妖娆曼妙、光华照人。丽江的美典雅神秘,不同于大理的王朝霸气,它就像一个神秘的丽人,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带着朦胧的面纱吸引远道而来的客人,等着游客来揭开它被掩藏的风华绝代。看,灯火阑珊处,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这和谐祥和的气氛,把我们一行带入了其中,融入了欢乐的海洋,在一片笑语欢声中,大家手拉手,不分民族国界,也没有人在乎你会不会跳舞,只管尽情宣泄心中的喜悦,享受篝火燃烧的肆意,纳西民歌浩荡心神,悠悠飘荡在古城的夜空。

我们由于兴奋而忘却了疲劳,游览至深夜。古朴清幽的夜中小巷,与大街一样,店铺林立,熙熙攘攘。导游介绍:丽江古城入口处水流顺溪而下,一分为三,三分为九,城中房屋整体呈八卦状布局,依水而建,如果在游览中迷失了方向,只要沿着溪水逆水而上,就能找到原入口处了。

丽江的清晨是宁静的,轻纱般的雾霭中,它便是朦胧的,像睡梦中似醒非醒的朦胧。晨光,从蔚蓝色的空中缓缓倾泻下来,照进沿街的铺子里,铺子四周挂满了各种木制工艺品,游客进去,店主不会向你喋喋不休地推销产品,只顾埋头摆弄手中的作品,阳光洒在他们的身上,每个人的神情,是那样专注、安祥,像是在享受劳动的快乐、艺术的陶醉,一点也不在意产品能否尽快出手卖出。正是这种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心态,让游客觉得他们的每件作品都那么纯净,那么阳光。

听,古城的上空飘来了纳西古乐,优美动听!那柳、那溪、那石、那桥、那鸟、那肥绿、那艳红、那舒缓的乐曲,一切都漫浸在旭日阳光里,班班驳驳,深深浅浅,我的心陶醉了,眼波里外都入了诗、入了画,思绪在花开闲庭中弥漫。

当我们来到丽江古城文化之大观园的木府时,木府已门庭若市,游客排队购票,有序而入。木府位于丽江古城西南隅,是明代的木氏土司建造的规模宏大的宫殿式建筑,巍峨雄伟,朴实无华。木府依山而建,由几组主殿组成,木府门前的牌坊上刻着有明神宗钦赐的“忠义”二字。俗话说“北有故宫,南有木府”。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者”。迈入木府,让人豁然开朗,一片开阔的地面上耸立着一座金壁辉煌的宫殿,汉白玉的雕刻非常漂亮,这一切都见证着木府过去的辉煌,它是纳西人的骄傲。木府占地46亩,中轴线长369米,整个建筑群坐西朝东,迎东方旭日而祥瑞大气,木牌坊上写着四个大字——天雨流芳,是纳西语 “读书去”之意,体现了纳西民族崇尚知识、积极向上的情操。木府在近现代史上历经几次大劫:一毁于清末兵火,再毁于文革浩劫,三毁于1996年地震,令人叹惜。震灾之后,时逢国家政治清明,经济复兴,又赖世界银行贷款支持,丽江木府经三年重建,凤凰涅磐般重生。

登上木府最高处,一览古城全景,黛色的屋顶错落有致、星罗棋布,犹如翻开的一页页古书,让人不由得地想去打探房檐下曾经发生的过往。此时的我,心情非常激动,耳旁仿佛响起了茶马古道的铃声,萦萦绕绕,经久不息。

接着,我们去了玉水寨。玉水寨位于丽江白沙古镇,背靠巍峨的玉龙雪山,面向壮美的丽江坝,是丽江藏族、纳西族、白族儿女祖祖辈辈祭拜玉龙神山的净地,是养育纳西人几千年古城的水系之源,是纳西人经历千百年用自己的智慧创造的东巴文化、东巴教圣地,是东巴古籍世界遗产地。玉水寨景区内溪流全长450多米,由”出龙瀑、戏龙瀑、送龙瀑”构成了三重瀑布,称为三叠水,进寨门所见的瀑布便是送龙瀑。我们逆水流而上,见泉水洁净,无数条色彩斑斓的约尺余长的三文鱼在空气般透明的水中悠闲安逸得享受着阳光的沐浴,形成了一块天然的大型琥珀,鱼儿在玉水中游来游去,相互嬉戏,恬静安然。走到戏龙瀑时,我们绕过溪流,步入一间极具民族特色的大厅内听了一段纳西古乐。纳西古乐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作为《安魂曲》的《白沙细乐》,今已濒于泯灭,是我国屈指可数的几部大型古典管弦乐之一,被音乐界誉为“活的音乐化石”;其二是丽江洞经音乐,自明清以来从中原逐渐引进并植根于纳西族的文化阶层中,是道教“经腔音乐”与儒家“雅集型细乐” 的有机结合,在中原早已失传,它的保存是音乐的一大幸事。出音乐厅,经过“玉水缘”,便直奔出龙瀑。出龙瀑是由几个落差约为2米的水池组成,最上面的池子形似一分为二的葫芦的上半身,嘴在上方,正好被一个大树洞遮着,泉水就被这半个葫芦源源不断地从树洞中缓缓吸出,这就是丽江溪水的源头,水是玉龙雪山的雪融化而成。玉水寨将您带回土著纳西人原生的生产生活和古文明时代,唤起您对自然的情感和古文明的爱;古老的乐曲和歌舞向您敞开古老民族丰富的情感世界,让您忘记原来的您,真正做一回纳西人。

按旅游的日程,游览至今未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玉龙雪山风景区。玉龙雪山是北半球处于纬度最南的一座有现代冰川分布的雪山,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直插蓝天,如玉柱擎天。由北向南排列的十三个高峰,连绵35公里,宛如一条晶莹的玉龙凌空飞舞。玉龙雪山不仅气势磅礴,秀丽无比,而且随时令阴晴交替,其景色变换无常,气象万千。而更令人感到神奇的是,虽然玉龙雪山终年积雪,但雪线以下的地方,却常年气候宜人,花草丛生,风景秀丽。在丽江古城,无论是哪一个季节,游人足不出户就可在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到美丽的雪山风光,这恐怕是在其它地区难以实现的。玉龙雪山是纳西人心中的神山,是“三朵神”的化身,是丽江的象征。三朵神作为这一方边陲净土的守护神,千百年来深受纳西等各少数民族的尊崇。

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没有选择骑马,而是乘牦牛坪索道直到玉龙雪山半山腰的“牦牛坪”,沿途欣赏雪山脚下的高原牧场——甘海子及有“仙人遗”之美称的白水河。牦牛坪是近年新开发的一处景点,由于这里海拔比云杉坪更高,所以更多的是高山草甸的风光。站在牦牛坪上,我们顾不得寒冷,都争相遥望玉龙雪山顶峰,但只见雪山上云腾雾涌,根本看不到峰顶。在我们望着峰顶感慨万千时,云雾突然被风吹散了一块,我们终于看见了千年积雪的玉龙雪山峰,山峰如宝剑一般矗立,像被玉液洗过一样,晶莹光耀,美丽极了!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欣赏,但当时的震撼却是永恒的。因为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人登上过玉龙雪山的顶峰,无数征服了珠穆朗玛峰的登山探险者,都相继败在了玉龙雪山的脚下,所以我觉得它是世上最干净神圣的地方。在牦牛坪上,我看到了玉龙雪山的真面目,同时,体会到了人在缺氧时的滋味,感受到了“从夏天变冬天”的气温变化。

下了牦牛坪索道,接着观赏《印象·丽江》雪山篇大型实景演出,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其剧场设在海拔3100米玉龙雪山的怀抱里,四周高山草甸、白云缭绕,将观众带到了雪域高原天人合一的纯美背景中。实景演出以玉龙雪山的自然风光为天然背景,以纳西民族为主的当地民俗民风构成了演出场景,五百余名演员动作整齐划一,充分表现出散居丽江的十余个少数民族的基本生活形态和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其场面壮观,气势恢宏,大气磅礴,震撼人心,极富层次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赢得观众一阵阵鼓掌喝彩!

时光奔走急促,日月轮转匆忙,三天的丽江行(整个云南行共六天)一晃而过,我们乘车返程,驶向昆明飞机场。在返程的路上,我们游览了大理三塔寺、昆明石林、七彩云南等风景区。

丽江(大研)古城在身后越来越远,玉龙雪山在云雾缠绕中难睹真面目,但丽江印象已深深地根植在了我的心里,对丽江那份深深的眷恋和怀念至今依然铭记于心。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