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刘振凯的头像

刘振凯

网站用户

随笔杂谈
201903/16
分享

游踪且伴翰墨香(三)

刘振凯

我第一次去杭州是在深秋时节。天高云淡,西湖依然碧波澹澹。尽管这里有苏小小的凄婉故事,还有白娘娘与许仙的幽会处。主人知我,在西湖边逗留不久就去看岳王庙。忠烈祠悬仿岳飞手书“还我河山”匾,这自然是英雄义士之书,铁划银钩,观之,犹闻“踏破贺兰山阙”的金戈铁马之声。还有明人洪珠书“尽忠报国”四字匾,此书不事张扬,有敦厚之风。岳飞墓正面石柱上刻有一联:“正邪自古同冰炭,毁誉于今判伪真。”此乃石破天惊之语,字字千钧,是铁笔青史。我恭趋墓前祭拜。我想,来这里的,不论是耄耋老叟,垂髫少年,还是田夫村姑,文人雅士,都是来接受“正气歌”的教育的。别忙,还有好戏,只见四个铁铸人像,反剪双手,面墓而跪,那就是陷害岳飞的秦桧、王氏(桧妻)、张俊、万俟卨“四人帮”,背后还有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分明写出了民间情绪,写出了民众的精神。对于天戕斯文,是非颠倒,民众表达了愤懑,这就是民众的历史观。论书法,秦桧的字是写得不坏的(康生的章草也写得不坏!),“恨屋及乌”,后人却唾弃之,难怪乾隆朝状元秦大士要说“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了。

告别杭州,绍兴不能不去,这也是主人几年前在乌鲁木齐给我的许诺。拜谒鲁迅故居,走进百草园,瞻仰三味书屋,这“三味书屋”匾额和屋柱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均为清末书法家梁同书所题,纵逸奇宕,古意盎然。说来看景真切倒是真切,似不如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么意味隽永。何故?在当事人鲁迅笔下,“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语)。“咸亨酒店”正在内部翻修,不便参观,匾额“太白遗风”犹在,好不洒脱!于是乎穿长袍的孔乙己走进了我的脑海。“蔡元培故居”系刘海粟先生墨迹。“青藤书屋”是明代书画家徐渭的故居,此人的画满纸风涛,字与画毫无二致,“自在岩”刻石一方,石柱上刻“砥柱中流”四字,室中悬“一尘不到”四字,均为徐氏书品,豪放不羁,字如其人。徐文长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笑话或幽默故事,可见此公是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的。我是秋瑾研究会会员,对秋瑾故居看得格外仔细。“秋瑾故居”匾额为何香凝所题,字迹凝重,有骨力。故居陈列室里有秋瑾烈士遗物、遗照、遗墨,有伟人题词等。秋瑾书法,扬之有豪气,抑之有秀气,是英雄义士之书。嵇山苍苍,镜水盈盈,哺育了秋瑾这样的好儿女。她是凤凰,择嘉木而棲,义当为之,毅然为之。她的“金声玉韵,蕙质兰心”(唐王勃语),感天动地,令人钦佩;她的冰魂雪魄,魂归于天,魄归于地,高贵的灵魂永远高贵。孙中山先生的题词“巾帼英雄”很是庄重,大有容天下万物的雍容气度。周恩来的题词“望我越东女儿勿忘鉴湖女侠之遗风”,是他1939年因公务返绍时所书,运笔浑厚丰满,结体端庄宽博,字格如人格,谦谦蔼然。来到当年洒下英雄血的古轩亭口,如今已是闹市。我们特意下车瞻仰“秋瑾烈士纪念碑”,碑文为蔡元培撰并书,豪杰哭英雄,文词情深,锥心泣血。绍兴这块宝地,是出大人才的地方。此时,我看到了巨人在历史中的伟岸风姿。

兰亭是历代书法家的“朝圣”之地,因为王羲之世称“书圣”,其子献之世称“二圣”,二王的作品被称为“神品”。我辈虽只是书法爱好者,但寻访兰亭却是心仪已久的。兰亭在绍兴城西南的兰渚山下,相传越王勾践曾在这一带种过兰花。百闻不如一见:这里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好一个山水林竹胜地。《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的字,“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天马行空,游行自在”,唐太宗得到《兰亭集序》真迹后,命人摩刻翻拓,赐给皇子近臣。临终时,还遗诏要把《兰亭集序》作为陪葬品,埋入昭陵。后世陆放翁的诗还提及此事:“茧纸藏昭陵,千载不复见。”我在“鹅池”石碑前伫立,凝视良久。传说王羲之刚写好“鹅”字时,忽闻皇帝圣旨下达,连忙搁笔接旨,王献之顺手提笔一挥,写成“池”字,一碑二字,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兰亭右军祠的楹联是这样写的:“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对右军先生书艺之推崇并不为过。天色渐晚,“流觞”吟诗的事就来不及模仿了,连距兰亭很近的王阳明先生墓也看不成了,只得行色匆匆,打道回府,留下遗憾。是夜,在客栈里我睡在床上,还在想:王羲之,这位大师,在书法艺术上何以能登峰造极?假如他对其恩师卫夫人亦步亦趋,断不能有大成就。幸好王氏另择他途,寄迹山水,博采众长,方有“书圣”之桂冠。一言以蔽之曰:王羲之懂得“创新”。(尽管时人诬王书为“野雉”。)思之再三,深知这“创新”二字,今天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关系不是更为密切吗?阁下以为然否?面对大师,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