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王新立的头像

王新立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08/27
分享

打水漂

童年,就像一个装满肥皂水的透明玻璃瓶,只要用吸管轻轻地往里吹一口气,一串五颜六色的肥皂泡泡,便会争先恐后地窜出瓶口,在明净的天空里肆意的飞舞。我随手抓起一个泡泡,里面呈现的竟是我和小伙伴打水漂的游戏场景。

蓝天白云下的小河是那样的亲切可人,玉带般的河水在阡陌田垄间静静流淌,尤其是在旷野中闪着粼粼波光的水库、坝塘,更是我和小伙伴们打水漂的天然游乐场:在正午的阳光或西下的夕阳里,一片片碎瓦片、薄石块,蜻蜓点水式的在耀眼的水面上跳跃疾行,掠起一道漂亮的水痕,荡出一串串的涟漪,并传出很远很远……

打水漂这个游戏看似很简单,实际上颇费一些心思,首先要学会就地取材,选择合适的石头或瓦片。一般来说,打水漂用的石头或瓦片必须轻而薄,过厚的瓦片在水面上不容易漂起来,既使漂起来也飞不远;但过薄的瓦片则跳跃距离大、击水次数少,三下二下便倏地扎入水中;就形状而言,最好是圆形或方形,如果形状不规则,在水面上跳动时很可能失去平衡,从而迅速跌入水中,相比之下,圆形的比方形的更好一些,出手后会在水面上轻盈如飞,而且有一些弧度,并且保持匀速漂行的状态。其次,打水漂时选准角度也很关键。只有投掷的姿势和水面接近平行,投掷之物的阻力才会最小。用大拇指和食指掐紧瓦片,用中指抵住瓦片底部。拉开架势,身子侧向一边尽量贴着水面,狠狠地把瓦片甩向前方,力度与瓦片相宜。瓦片就会顺着水面发出“嗖嗖”或“噗噗”一串声响,在水面上轻快地漂荡,似惊鱼划浪,又如轻吻水面的春燕,刹那间,一长串的水花在水面上不断向外扩散,形成一圈一圈大大小小的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灿灿而耀眼的光芒,而瓦片渐漂渐远,不是飞到了坝塘更远的地方没入水中,就是跳到对岸的滩上或冲入草丛中……

童年时代,我喜欢打水漂,尤其喜欢与小伙伴们已决输赢。八岁那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炙热的阳光烘烤着大地,劳累了一个上午的父母都躺在院子里的老柳树下安闲的小憩着,我则大睁着眼睛怎么也睡不着。乘父母不注意,我溜出院子,悄声喊上隔壁的小山,运良两位小伙伴。当时,他们也各自困在家中,正愁没人一起玩儿呢!一看见他们,我弯腰捡起一块碎瓦片,作了一个打水漂的动作。他们立刻心领神会,于是,我们便相跟着来到村外的池塘边,拉开了一场龙争虎斗的打水漂游戏。

最先上场的是小山。只见他运足底气,眉头紧锁,双眼紧闭。霎时,伴随着一阵风的节拍,只听“嗖”的一声,瓦片已沉入水中,居然一漂也没有。我与运良齐声大笑。小山因为出师不利,气得双脚直跳。接下来该我上场了,我先是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岸边,微微的向右弯着身子、偏着头,就像木匠审视那刚刚刨过的木板看是否光滑平整一样,屏息瞄着水面。然后,用手反捏着瓦片,往前用力一甩,瓦片像一粒子弹飞出去,以极小的角度切向水面。瓦片在水面像蜻蜓点水一样跳跃着前进。随着瓦片有节奏的蹦跳着,我高声的数着:“1,2,3,4,5……” 瓦片居然连漂十二下才沉入水底,我的脸上笑开了花儿。最后一个上场的是向来有“水漂霸主”之称的运良。只见他一脸的平静,弯腰捡起事先准备好的一块略微凸起的瓦片,用力抛出去,只见瓦片“嗖,嗖,嗖”地漂在水面上,既似蛟龙戏水,又如鱼儿穿梭,连漂十八下才沉入水底,真是太厉害了!

朴实的乡村,无忧无虑的童年,打水漂游戏让我们收获了太多的幸福与欢乐,尤其是那开心的笑声,直到今天还一直回荡在我的记忆中。

打水漂,是乡村儿童自寻的一种乐趣。多少年过去了,它一直伴随着我们走过人生中成长的时光。每次打水漂,好似一次次追求完美的过程。看着那些瓦片或石块在水中若隐若现、若沉若浮,激起一朵一朵银色的水花,击起一圈一圈散散聚聚的涟漪,荡起一片金灿烂的绮丽波光,好像具有了生命的引力,让我们心上的喜悦升起,让我们忘记曾经的孤独,忘记曾经的忧伤,并产生一种美好的憧憬。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