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真龙的头像

黄真龙

鲁迅文学院学员

散文
201903/19
分享

野趣大栗坡

于生活在城市中的绝大多数人来说,对森林与绿色的渴望是发自内心的,那是基因层面的记忆,我们无法抹去。于是,在高楼林立中,若是有一公园,公园足够大,且绿色世界足够丰富,于市民而言是一桩幸事。对于张家界这座森林城市来说,公园虽然不少,但都是景区,城市中的公园虽有,却难以尽兴。直到,出现了大栗坡郊野公园,朋友圈刷爆,交口称赞,好一座森林城市!

《湖南乡镇简志·张家界市卷》载:“大栗坡社区,因此地生长很多大栗树而命名。”论及大栗坡郊野公园名称的由来,并没有太多争议,只是真正绕着南北走上一遭,才知道大庸人的“霸气”。明明就是几座山岗,“后生们”完整地逛完大抵需要2个小时,山峦的起伏,茂林的葱茏,哪里是“坡”,分明就是“山”!大栗坡,还是叫“大栗山”为宜。由此,让人不难联想到国人一直以来的传统,“乌蒙磅礴走泥丸”亦是如此。大栗坡,首先就在于其大。

从子午路西寻一小道北上,便到了大栗坡郊野公园的南门。因公园于2018年才建成使用,且游人多聚集在东门,此处便显得颇有世外桃源之感。试想,驱车从钢筋水泥的丛林中穿越而过,在七拐八拐之后,二十多层高楼的背后,别有洞天,那是怎样的一种“意外”发现与惊心动魄呢?

我与朋友一行三人,以几乎佝偻的姿态匍匐向前,一路煞是费力。且不说盘旋而上的柏油路,怎样的遮挡视野,单从入口的地图来看,就足考验耐性。若非第一次到,我们决计是不会走完全程的。到了观景亭,已经消耗了近一个小时。站在最北端的山坡上向南望,发现我们走过的竟然有数公里,以至于那城市的灰蒙与绚白,都成为了马赛克般的模糊存在。而我的右手,是水面,左手也是水面,稍大些。生云亭的一侧,牌子直勾勾地指着“水生植物园”,从此处算起,到植物园、东大门、听涛阁、主广场一圈,大约也是一小时。对于久在樊笼里我们来说,虽说很累,但手机的计步数已经超过10000,数据告诉我们此不失为一种健康的生活。

论及大,对于张家界市城区来说自然首屈一指,但与全国大多数公园一样,环形的结构,游道与沿阶草大同小异,而张家界的大栗坡郊野公园最妙之处就在于一个“野”字。要知道,这里的公园不似北上广深,也不是西北大漠的湿地公园,而是张家界的公园,仅“张家界”三个字,就可窥见一斑。这里,曾经就有《索溪峪的野》入选语文教材;这里,曾有就有土家儿女卫国抗倭的英雄故事;这里,曾是红二、六军团驰骋浴血的山丘桑田。自然,大栗坡郊野公园注定了“野”的文化基因。

说起大栗坡的“野”,我觉着是实实在在的。山莓,俗称“三月泡”,每每二月白花绚烂,三月果实成熟,算是湘西北一带最常见的“野味”。要知道,山莓浑身是刺,要想寻找此物,一定是深山老林、人迹罕至之处。而这大栗坡,却是满山的山莓,二月的时节,在苍松与杉树的绿意盎然中独树一帜,煞是好看。若大栗坡无“野”,何来山莓?

大栗坡,树木花草繁多,当然绝大多数是人工移植而来。即便如此,这里也遵循了中国园林的自然传统,力争物我合一。大栗坡的植物是真多呀!且不说常春藤、鼠曲草、玫瑰一类美观大方的植物,包括樟树、臭椿、花椒、木、刚竹等最普通的自然之物,以及金樱子、垂丝海棠、金刺槐和樱花的枯老枝干,漫山遍野都是。蒲公英、虎耳草等匍匐在地上的绿色也也是占据了整个世界。哪里是公园,分明就是植物的大百科全书,更是自然的宝库。由此,我想设计者的初衷,恐怕也是想将更加丰盈的大自然搬进这人造的大自然之中罢。

在环形游道的中间,是野营区,并有一亭台,被称为“迎春亭”。从西边俯视,蜿蜒的公路中间,秀木参天,稍远处便是水库,波光粼粼之中,似乎有风,在三面环山的山窝窝里打了一个转,接着又溜走了。故而,那野营区的烧烤烟火,四面散开,山顶之上的我们也可以闻到一二。说也奇怪,原本可以在各类餐厅饭来张口的人们,为何偏爱这山间烧烤?想起孩提时代,自己也喜欢于樟树林中开灶做菜,那感觉好不惬意!或许,人还没有忘记是万年前的山洞与篝火。或许,人还是喜欢在大栗坡这样的郊野公园。

    我想,大栗坡是有野趣,又何尝没有人趣?这不是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吗?这不是正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所期待的好去处么?大栗坡,野,大栗坡,值得一去。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