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樊文举的头像

樊文举

鲁迅文学院学员

小说
202310/17
分享

兄弟泉

樊文举

夕阳穿过萧关关口,将夏日的石榴湾照得金碧辉煌。山坡上梯田里的麦浪如一条条轻歌慢舞的金色飘带,沟底各种中草药花儿正在盛开,芳香扑鼻。南山、北山脚下错落有致的院落,在树荫下如刚刚化过妆的少女,探头照镜。夹在两山中间的石榴河,自由自在的不急不缓地流淌着,河面上金光闪烁,好像老天将世间所有的温馨都堆积在了这里。石榴河绕出石榴湾的出口处,四排崭新的彩钢房便是石榴湾中药材种植繁育生产基地的办公场所。其实,这里也是青山县华夏中药材种植繁育生产基地的总部。

住在南山的石宇和住在北山的马嘉两位老人,蹾在石榴河畔北岸的沟沿上。夕阳下,两尊金色的雕像似的。这哥俩,有一天是马嘉去南岸,有一天是石宇去北岸。两人在一起一坐就是一个上午,或者一个下午,直到儿孙们喊他们回家吃饭。至于是马嘉去南岸,还是石宇去北岸,就要看他俩谁出门的早些。除刮风下雨外,十多年来,石宇和马嘉两位老人天天如此。除此之外,就是去村口石榴湾中药材种植繁育生产基地转转、看看。如果是去基地,那里的负责人就会围着二老,要他俩指导指导。他们感到很麻烦,也影响基地的正常工作,慢慢地,他们就不愿去了。他俩都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一来是自己什么也干不了了,二来是儿孙们孝顺,什么也不让他们干。二老的老伴又都已去世,儿孙们种药的、务工的、上学的,都忙,白天身边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在石榴湾,不仅他俩如此,他们的父辈、祖辈两代也都是这样,最喜欢坐在石榴河的沟沿上,看山看天看水,吹风沐阳淋雨。石宇和马嘉坐在沟沿边上时,除了回忆过去,更多是交流儿孙们最近都在忙什么。马嘉告诉石宇今年又引进了那几味中草药,一共种了多少亩;石宇告诉马嘉说孩子们又来电话说治好了一个身患疑难杂症的病人。有时,他们只是静静地望着沟底南北两坡下清澈见底的两眼清泉。望着这两眼清泉时,总有回忆不了的往事,说不完的幸福。

石宇的爷爷石青、奶奶王氏是因逃荒最先来到石榴湾的人,其实当时的石榴湾是没有名字的。石青因当时在老家山西无法生活,就带着妻子,一路乞讨到了这里。他见这里群山拢抱,避风聚气,沟底有眼清澈的泉水,山坡上到处林木野果,而且还有不少中药材,是个安家定居的好地方。加之老婆快到临产期,行走艰难,就先择了北山下一个向阳的山洞暂时住下。时间不长,石宇的父亲石山就出生了。石青便在山洞旁开挖了几块田,从山外人家的田里偷着捋回了几把各类粮食种子。石山因在胎里缺营养,自生下体质就差,各种疾病缠身。好在父亲石青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跟爷爷父亲上山采药,帮人治病。虽然因饥饿没有将爷爷、父亲的医术全部学到,但普通的疾病还是能做到手到病除的。为了给儿子补身体,石青天天上山捕杀野兔。一天,石青在山顶寻找猎物的过程中,见自己居住的这个湾如一颗成熟的石榴,落在群山之间,就为它起名石榴湾。自然,他把当湾的一条河就叫石榴河了。慢慢地,石青开垦的田地越来越多,粮食、蔬菜也能保证一家人食用,不再挨饿。而且外界几乎没有人知晓这里,更没有人前来打扰,小日子过得还算舒坦。

一天,石青正在山上采药,突然石榴河沟底传来几声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开始,他以为是老婆王氏怎么了,吓得他不顾一切地往沟底跑。因为这里再没有别人,只有他们一家人。快到沟沿时,他才从哭喊声中判断出不是自己的老婆。虽然心里踏实了许些,但不管怎样,他还是不由自主地快步向沟底跑去。沟底水泉旁有三个人。男人躺在泉边,女人跪在地抱着男人的头,一边摇晃一边哭喊。她身后的地上睡着一个小孩。石青急忙跑到他们的身边问怎么了?原来他们是从甘肃逃荒过来的,一路乞讨到这里。前几天男人肚子疼,还不停地拉。他们就沿沟道寻水来到这里。谁知他刚喝了两口泉水后就晕过去了,怕是没救了……女人鼻一把泪一把地哭着说。石青边听女人的讲述,边掰开男人的眼睛、嘴巴细看,接着替他把了脉。随后说,人还有救,快跟我来。说着就背起男人往家里走。女人二话没说,就抱起身后的孩子跟了上去。

王氏按照石青的吩咐,急忙为客人烧火做饭。石青从院子里晒着的草药中挑选了几种,捣碎后放在药罐里熬。在石青夫妇、那女人的共同努力下,为男人灌下了半碗莜面洋芋糊糊,接着又灌下了半碗黑黑的汤药。这时,王氏才给女人和孩子端过饭来,让他们吃。在大家的细心照料下,不几天,男人就能下炕走动了,女人孩子也精神了好多。石青一家也才知道他们是张家川一家做药材生意的商户,因得罪了当地土豪,一天夜里,土豪勾结土匪放火烧了药铺,店里十几口人就逃出了他们三个。其他人有的被烧死,有的被杀死。一路逃到这儿,遇见了石青一家。男人还告诉石青说,自己姓马,叫马兴,儿子叫马福,妻子张氏,他们是回族。他问石青会不会嫌弃他们。石青说怎么会呢,不管是回族还是汉族,都是个中国人,也都是本分人。虽然王氏心里多少有点隔阂,但在石青的劝说下,她心中的隔阂渐渐消除了。

转眼间,两个多月过去。秋天到了,天气已开始日渐变冷。石青见马兴一家和自己一样,都是落荒逃命才到这里,就劝他们在这里住下,一起生活。马兴见石青不但救了自己的命,还仗义收留他们,心中真是感激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便拉着儿子、老婆一起跪倒在石青面前,眼泪婆娑地连声叫石青“大哥”,叫王氏“大嫂”。石青与马兴结成了异性兄弟。石青因有了马兴这个异性兄弟,高兴得不得了,炖了两只野兔,两家人一起高高兴兴的在月光下吃喝说话。这期间,马兴说想为自家挖一口窑洞,大家十分赞同。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们就在距石青家不远的一个土崖上开始挖窑洞。这期间,始终有一块心病压在石青的心上——马兴一家是回族,与他们的生活习俗上总有不同的地方,就时刻想着要替马兴一家另寻一眼泉水。说巧真巧,一天,石青去挑水时,见泉眼正对面的南坡上的一坨地,野草长得十分茂盛,并且一条线似的一直延伸到沟底。他猜测那里应该有泉眼,就跑过去看,果真如此。石青高兴极了,回家后喊上马兴就去挖泉。马兴为这位异姓兄长对自己细心的关照,感到了盛夏般的温暖。南北两边的两眼泉,大约相距三四十步,泉水一样旺盛。泉中多出的水量,沿坡流下,汇合于沟底。石榴河的水量就明显增加了,能清晰地听见流水的声音了。马兴擦汗水时,看见正在河边玩耍的儿子马福和侄子石山,心中突然一闪,就给这两眼泉起名为“兄弟泉”。石青高兴地说,兄弟泉,永不干;兄弟情,万代传。两个大人边说边击掌,笑得跟孩子似的。他俩还商量,以后要多开垦些田,若再有逃荒的人前来,就尽力帮他们在这里重建家园。

不愁吃不愁穿的日子过得真快。一晃已是十多年,石山和马福都娶了媳妇,成了家。石榴湾也已有十多户人家,五六个姓氏,有回族也有汉族。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是逃荒逃难逃到这儿的。为了生活方便,马福组织村里的回族都迁到北山脚下居住,就形成了今天石榴湾南北两个村庄的格局。石榴湾的人们,农忙时下地种田,农闲时上山采药。日子就这样不急不缓地过着,季节也就这样不偏不倚地来来去去。为了方便乡亲们就医治病,石山在家中开了一个小诊所。石山为石榴湾的人诊病从不收一分钱的诊费。大家去找他诊病时,随意带点自家采挖的草药做为酬劳。马福为了方便乡亲们卖药材,办了一个中草药收购点,也只收取大家不多的一点运输费。

石榴湾并非世外桃源,一天,这里突然来了一支队伍,听说是“赤匪”红军,大家都惶恐不已,一下子打破了这里的宁静。这时,正好从山外贩卖药材的马福返回,他给乡亲们讲了在外面听来的好多关于红军的事情。说红军是穷人的部队,是替穷人打天下的仁义之师。大家这几天也亲眼目睹了这支队伍的行为,他们从不打扰大伙,还时不时地帮大家干活,根本不像以前见过的国民党的军队。加之马福这么一说,大家就更加相信他们是好人了。石山与马福见这支部队中伤员多,药材短缺,二人商量后便带了一些药材去拜访他们。一来是探探底细,二来也是想帮他们一把,拉近关系。石山、马福从沟底的营地回来后,立即向石青、马兴二老汇报了情况。接着,他们父子四人就挨家挨户地向大家解释红军是怎么回事,动员大家将红军伤员接到家里养伤。这期间,红军也教会了乡亲们野生中药材人工种植繁育技术。这年深冬时节,部队接到命令,开拔前往陕北。乡亲们恋恋不舍,都拿来粮食、鸡蛋、咸菜为红军送行。村里还有五六个小伙子参加了红军,随部队而去。石榴湾人为了纪念红军的恩情,就将红军驻扎过的地方叫“红军营”。

解放后,石山的儿子石宇被分配到公社卫生院工作,马福的儿子马嘉被分派到公社供销社工作。石家的诊所,马家的中药材收购点也就随时代的变迁消失了。改革开放后,石宇、马嘉按照祖辈的遗训,工作之余,经常抽空回家,动员指导帮助乡亲们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不几年,石榴湾的中药材就在十里八乡小有名气了,乡亲们也从中得益不少。大家的日子过好了,脸上堆满了笑容,也越来越相信石宇和马嘉的话了。石宇和马嘉看着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心中的那个乐啊,真是难以言表。退休后,他们二人也加入到了中药材种植的热潮当中。

转眼间,石宇的儿子石帅从中医大学毕业,马嘉的儿子马元从医科大学学成归来,二人都被分到县城工作。这时,石榴湾的娃娃,还有七个正在上大学。奇怪的是石家的孩子都喜欢学医学,马家的孩子都喜欢学药学。村里其他外姓人家的孩子也有不少人喜欢这两个专业。全村七个正在上大学的孩子中,有三人学医学专业,两人学药学专业,另外两人学师范专业。石帅、马元参加工作不几年,就辞去公职,带领村里已毕业还没找到工作的几个小哥们,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石帅在县城办起了青山县第一所民办医院,马元办起了第一家民营制药厂。石榴湾的年轻人,只要自己愿意,经过严格的培训后都去了石帅的医院、马元的制药厂就业。石榴湾人种植的药材有多少,制药厂就收多少。石榴湾人种植中药材发家致富,无形中影响了周边。慢慢地,整个青山县从“不宜人类生存的地方”变成了全国有名的中草药种植繁育生产基地,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证,成为青山县脱贫致富的龙头产业,石榴湾也成了全省脱贫致富的标杆村和样板村。

2018年,石帅的儿子石浩和马元的女儿马梅婚后不久,就向爷爷马宇、马嘉,父亲石帅、马元提出这样一个大胆的想法:一是将县城的石榴湾医院扩展到乡镇,先从条件较成熟,人口数量较多的乡镇着手做起,慢慢扩展到全县各乡镇,逐步为乡亲们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二是将石榴湾制药公司,进一步扩大生产运营规模。为了保证原材料和药品质量,根据县内中草药种植面积、质量等条件,集中连片组建几个中草药种植基地。这样,既可以解决乡亲们打工难,孩子们大学毕业后就业难的问题,还可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听了两个孩子的话后,石宇和马嘉心中多少有点担心,认为孩子们的设想有点太大,总担心是老虎吃天爷——无从下爪。但石帅和马元对两个孩子的设想十分感兴趣,也十分支持他们,还身体力行地帮他们考察、设计、规划,完善方案,跑贷款,招聘人员。第二年春天,石榴湾医院分院首先在杨湾、马沟、高崖三乡开工建设。以石榴湾为主的5个万亩中草药种植生产基地以农村合作社的形式建成,全部实行机械化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看到孩子们已打拼了一点结果后,石宇和马嘉心里也就安慰了好多,也放心了好多。

后来的日子里,医院建设进展情况、中草药基地建设生产情况就成了石宇、马嘉两位老人在石榴河沟沿边聊天的主要内容。他们不停地感慨社会好,政策好,娃娃们头脑灵活,有想法,有远见……马嘉经常对儿女说,我们马家能过上今天这样的好日子,都是石家老太爷的恩惠,如果你们的爷爷那时遇不上他老人家,早就病死饿死了,哪有马家的今天……石宇也经常对儿女们讲,自爷爷逃荒来到这里后,如何与马家相识相知,相互帮助,共同患难的往事。还说爷爷的遗训是石马两家的后代永远都是亲兄弟,永远都是一家人。他要儿孙们永远记住这句话,永远都不能忘记,要代代相传,辈辈相守。

夕阳下,石宇和马嘉坐在村口那个最大的宣传牌下,两尊金色的雕像似的,满脸堆笑。他俩身后宣传牌上两行醒目的标语——祖国统一中国梦,乡村振兴小康路,石榴湾的魂魄似的,在霞光下闪闪发亮。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