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袁鹤仪的头像

袁鹤仪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0/05
分享

萤火虫遐想

“忽向篱边绕,还从井畔飞。”这是明代叶太叔描绘萤火虫的诗句。记得小时候,我到家住西园的姥姥家时,晚上时不时地,可以在院子里看到忽隐忽现的萤火虫。

那时,我便对一会儿绕向篱边,一会儿飞向井畔的萤火虫充满了好奇,总感到小小的萤火虫似乎身上充满了一种神奇隐秘的力量,等待人们去发现,去挖掘。

随着年岁渐长,阅历增加,我对萤火虫逐渐有了新的认识。

我想,萤火虫是唯美的。不止一次,我曾经看到夜空下,星光点点,周遭一片静寂安宁,身形小巧的萤火虫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前或后,不断翻飞,来回闪烁,映照的树木、花草或明或暗,似有还无,给人一种朦朦胧胧、扑朔迷离的美感,仿佛一幅内涵深刻、意蕴深远的水墨丹青画。

唐代诗人杜牧在《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这句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天月夜下,妩媚柔美的宫女手持小巧玲珑的扇子,身形轻盈地扑捉萤火虫的美丽场景。

我以为,诗人杜牧选择的创作角度可谓独辟蹊径,独具匠心,巧妙地将“美景”“美少女”“美流萤”等诸多具有美丽元素的意象糅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绝美画面,让人读来不觉为之心旌神摇,不能自已。

我知道,萤火虫是可爱的。唐代诗人罗邺有诗曰:“水殿清风玉户开,飞光千点去还来。”写出了清风吹开门户,萤火虫星星点点,来往穿梭的可爱情景。

萤火虫身姿纤弱,发出的光亮微弱,给人以我见犹怜的可爱的感觉。萤火虫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她能够给人带来光明而从不自矜,从不居功自傲。

据《晋书 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说的是东晋车胤因家境贫困,缺少灯油,夏天便用绢袋盛放数十个萤火虫照明,夜间继续读书。正是凭借着这种勤学苦读、勤奋不倦的好学精神,车胤最终博学多才,功成名就。

“囊萤映雪”的典故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勤学不辍。这其中,可爱纤巧的萤火虫居功至伟,奉献良多。

南北朝诗人萧刚曾经在《咏萤诗》中说:“逢君拾光彩,不吝此生轻。”讲得也正是萤火虫只要遇到了像车胤这样,希望借重其光彩的人,不会吝惜自己的宝贵生命的道理。

读来恍然感到,小小的萤火虫身上,颇有一种士愿为知己者死的可爱精神在内。每每想到此处,不禁让人对看似渺小的萤火虫肃然起敬。

我还清楚,萤火虫是自信的。唐代诗人虞世南《咏萤火》诗中写道:“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写出了萤火虫顽强地在暗夜中独自展示自己的光亮,执著地追求自己的价值的精神。

萤火虫发出的光亮是微弱的,与巨烛亮灯相比,有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萤火虫从未有过丝毫气馁,更没有任何放弃的念头,他们充满自信,信心十足地绽放着光亮。他们深信米粒之珠,也放光华的道理,从不怨天尤人,也不满腹抱怨,而是坚定不移,矢志不渝,走自己的路,任由别人去说。

由此我想到的是,为人不更应如此吗?每个人都应看到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将自己的闪光点尽情展现出来,信心百倍,从不退缩,永不言败,会当中流击水,淋漓尽致地绽放光芒,从而才有可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放光唯独照,引类欲相辉。”明代诗人詹英如是说。看到小小的萤火虫,我便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她的清新可爱,想到了她的美丽自信……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