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杨文平的头像

杨文平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1/22
分享

小雪时节,我第一次怀旧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小雪,农历十月初十。也是我爷爷的生日。

寒风萧瑟,层林尽染,秋去冬来。古人对小雪感触良多,其中唐代诗人戴叔伦的一首《小雪》写道“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正如诗中所说雪美,但天真的寒冷了。

冬日的北风吹过,树枝上的雪花正摇曳生姿,犹如一曲动听的音符。那年的十月初十,柴火炖猪脚、板栗煲土鸡、香葱包汤圆,飘香四溢、回味悠长。这种味道,我藏在记忆的仓库里,多次梦中闻到,但已经是回不去的味道了。

每年有两个重要的日子,爷爷家最热闹。一是过年,另外是爷爷的生日了,全家大小欢聚一堂,烤火话家常,美味佳肴,祝寿庆生。除了有好吃的,还有表兄表妹一大群小孩子欢乐嬉戏。

爷爷是儿孙满堂,但爷爷一辈子真的不容易。在我父亲十八岁,我小姑二岁时,奶奶就生病去世了。那个年代没有奶奶的相片,不知道奶奶长什么样子。我们知事后听父亲描述,奶奶比爷爷还高,很能干,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很像我表叔他们的长相。

爷爷四十多岁就单身,一辈子也没有再娶,拉扯五个孩子,都成家立业。我们稍知事时,爷爷经常给我们讲五八年饿死人,吃玉米叶、吃谷糠,吃观音土。观音土是灰色或白色的泥土,又叫糯米土、没有营养,饥荒年代充饥,不会很好消化吸收,影响身体健康,被迫选择这种不可靠的食物来维持生命。记忆中,地上一颗米,一粒饭都不会让我们浪费,见浪费爷爷就会很生气,有时会拿竹鞭抽我们,当爷爷发火时,我们大气都不敢出,那个年代对粮食的敬畏视如命吧!

爷爷是个木匠,农活闲下来的时候,就帮村里人家做一些家用木活,板凳、水桶、米斗、洗脸盆、脚盆等日常木头用具,说爷爷是木匠,还不如说他是石匠、砖匠、篾匠,这些技术活他都会一些,用得到的时候少求别人,技多不压身。木匠都把鲁班似为神,爷爷也不例外。爷爷讲了一个故事让我记忆深刻,鲁班给了爷爷一个魔法,爷爷踩上风火轮去了深圳,然后在深圳堂伯家住了几天又飞回来了,看到深圳有高高的楼房,车多人多,好闹热。这个故事爷爷讲了很多次,我都半信半疑了好久,觉得爷爷有魔法很神奇。后来父亲说,你爷爷一辈子没出过远门,很想去看看外面那些繁华都市。原来是我堂伯(当兵转业)八二年移民到深圳。听堂伯讲了很多关于城市的美景。堂伯一两年都会回一次老家,看望爷爷,也邀请过爷爷去深圳旅游。但爷爷不肯去,嫌麻烦。爷爷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大山。

爷爷当爹来又当妈。泡茶做饭、搓衣洗裳、拽耙扶犁、屋里屋外,拖着我爸三弟兄挣公分赚口粮,干农活;手把手教大姑做家务,养家禽,还要照顾最小的幺姑。爷爷做的咸菜不会比别人差,别有风味、咸淡适宜。家里虽是土房子,但一定是收拾得井条有序,干净整齐。爷爷有句名言“扫地不扫卡卡、只管得到一哈哈”,小时候我们扫地想偷懒,搞卫生不清洁角落,忽略细节,爷爷就用这句来教育我们。这是多么富有哲理的语句,做任何事情不能华而不实,不能金絮其外,败絮其中,不做表面工作,把工作做扎实才能出成绩。认真踏实、严谨细致等这些词汇也许就是爷爷行事风格吧!

记得小时候,爷爷春天买回来一只白色小猪,先散养一段时间,在春风暖阳下,小猪吃饱了,挺着圆溜溜的肚子在屋檐下睡觉,我们兄弟俩蹲在地上看着爷爷总拿着一根小树枝给猪挠痒痒,觉得很好玩,小猪有时把前腿扬起来,有时把后腿缩回去,很享受这种服务。爷爷有时也让我们学他一样给猪挠痒,看着小猪肚子像皮球一样圆,极其可爱。很快小猪与爷爷混熟了,特别遵从爷爷的使唤,在哪里排便,在哪里睡觉。原来爷爷是为了让小猪离开猪妈妈后,很快适应独立生活,训练它与人建立感情。

上技校后,我与爷爷独处了一个寒假和一个暑假,也是我与爷爷最后相处的时光。最喜欢爷爷用吊锅煲的柴火饭,柴火汤,还有他做的咸菜。晚上在火垄里摆龙阵,聊得最多的还是过去搞集体,火食团吃不饱饭的事。爷爷年轻时也偷红薯吃、也贪玩,学手艺木匠被师傅骂的趣事。烤火到半夜时,爷爷还会煲点姜水,放点糖,又辣又甜,身子暖暖的,一晚上都不觉得寒冷。除了姜水暖,还有爷爷给的温暖。

长大成人,我们也来到了深圳,要是爷爷能多活一些年载,一定会带他看深圳的大海,深圳的高楼大厦,深圳的车水马龙,晒晒深圳的太阳,这些都只能在心里想想,没有这个机会也算是一生的遗憾吧!

白驹过隙,我回忆爷爷的故事仿佛还在昨天,昨天已成为永远回不去的时光,爷爷过生日做的佳肴美味只能停留在我的回忆里了。

小雪时节里,深圳阳光明媚,气温还在二十多度,虽然是冬天了,但没有寒冷的感觉,望着湛蓝的、碧空如洗、万里无云的天空,爷爷的“扫地不扫卡卡,只管到一哈哈”名言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