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余继聪的头像

余继聪

鲁迅文学院学员

文学评论
202003/24
分享

余继聪:鲜圣诗散文简评

《散文选刊》2006年第7期第一栏叫“乡土散文小辑”,头条选载了鲜圣的散文诗组章《民间》,选自《散文诗》杂志2006年第1期。这一组章,被《散文选刊》杂志社聘请的专家们推选入2006年“中国散文排行榜”作品。我很羡慕和敬佩鲜圣。

散文诗组章《民间》,十小篇散文诗,都很精美,乡土味道很浓厚,风格鲜活清新,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定格了我的视线。我是个乡土文学迷,特别是乡土散文和乡土诗歌迷。余光中和席慕容等人的乡愁诗歌散文,我都常读常爱。沈从文和孙犁的乡土小说散文,我都百读不厌。于是,我当即怀着兴奋激动的幸福心情,在互联网上用百度谷歌等搜索引擎,搜索到鲜圣的新浪博客,并且给他留言,告诉他我很喜欢他的乡土味道浓烈、鲜活清新的散文。我从此认识了鲜圣,虽然工作、生活和网络文学活动异常忙碌,我们还是不时相互登陆博客问候问候,看看各自的新作。我以新浪博客为网络大本营、根据地,鲜圣也一样,要找他,就到他新浪博客联系。

近日得知他要出版诗歌、散文诗专集,很为他高兴,也很为自己高兴,看来不久就可以系统全面地欣赏到他精美的诗歌和散文诗了。

鲜圣的散文诗有几大特点。

一是精短的语言,丰富的内涵。鲜圣的散文诗组章《民间》,看起来像是散文诗,其实也可以当作精短散文来读。我初初读到《散文选刊》上的鲜圣的散文诗组章《民间》,突然眼睛有焕然一新的感觉,甚至产生了疑问:这是散文诗还是散文?《散文选刊》头条选载,办刊人思想真够开放和大气啊!这十首散文诗或者说十章精短散文,每章字数都只有两三百字,但是写的意象丰富,辞采古朴中透出华丽,思想内容也很丰富,很有生活气息、乡土草根气息,甚至还有精彩的细节描写,很有韵味无穷的故事情节,又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空间。我甚至觉得鲜圣的散文诗不仅有诗歌的韵味,还很有微型小说的特色,很有微型小说的精彩和扣人心弦感。《民间》十章都很有故事,写的是十个或者不如说是十种最普通平凡的民间人物,山爷、黑叔、八婶、春哥、幺妹、父亲、老陶、田嫂、石匠、铁匠,几乎涉及了乡村民间人物的方方面面,涉及了乡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可见鲜圣对乡村民间生活的熟悉,对民间生活的关注。

二是语言鲜活灵动,野性味道浓厚,野生味道浓厚,或者说原生态味道浓厚,原汁原味的乡村民间生活味道,深深吸引住了我的目光。

从这一点来说,阅读鲜圣的散文诗给我的愉悦感,跟阅读沈从文的小说散文《边城》《长河》、孙犁的散文小说《白洋淀纪事》很接近。

拿鲜圣的散文诗与云南著名诗散文作家淡墨的诗散文做个比较,我觉得,就语言鲜活灵动,野性味道浓厚,野生味道浓厚,原生态味道浓厚,原汁原味的乡村民间生活味道浓烈来说,两人作品也很相近,只是淡墨的诗散文更加丰厚,更加篇幅长、文字多,叙述更加从容。当然长有长的好处,短有短的优势。两个人都是从诗歌、散文诗阵营里走到散文阵营里来的,所以有个共同特点,就是语言精炼,追求语言的奇特、炫目、陌生化,追求在散文中凸显诗意,喜欢采用古老的意象、古老的人物、比喻比拟的修辞,蒙太奇式的意象组合和意象跳动。当然,那些远离了的乡村生活、乡村事物,对于现代生活中、现代城市生活中的读者来说,陌生而新奇,新奇的东西就鲜活,就有生命力和吸引力,比如鲜圣的《山爷》中写的山爷、猎枪、猎狗、野兽。淡墨诗散文中喜欢用的类似意象是铜炮枪、苍鹰、葛藤、茅草房。比如石匠、铁匠……鲜圣有的句子像阳光一样绚丽,给我一种炫目的巨大享受感,比如“山歌子从嘴角流出来,一股火药的味道”“弓腰下地,阳光也跟着弯下了腰……阳光从父亲的身旁挤进来”……

三是按一般散文的标准来看,鲜圣的散文不算传统散文,当属综合运用了诗歌、小说、儿童文学、电影蒙太奇手法的“新散文”。

比如《村庄的呓语》中“现在,轮到一棵向日葵开口说话了,它说:黄金,黄金”“村子里唯一的红月亮像一把镰刀,收割着挂在枝枝叶叶上的点点露水”“村庄伸了伸懒腰。村庄在梦呓里醒来,它拦住我的去路,和我拉拉家常”……这些语句,都不符合常规说法,借用了童话的手法,错位的思维和说法,把村庄和乡村物事写得形象生动、有人情人性、亲切可爱。比如《阳光穿过冬枣林》中“两棵苍老的枣树在说着一冬的往事,阳光站在他们中间,倾听或幻想”“村庄里的歌唱让阳光散发出自己的体香”……

我觉得鲜圣的散文诗之所以鲜活灵动,质朴中显出华美,就是因为大量使用儿童文学手法,大量采用比喻、拟人和拟物手法,运用儿童心理,儿童的思维方式思维,以儿童的眼光、从儿童的角度看待世间万物,把一切生命看成有感情的东西,把一切事物看成有生命的东西,这样,世界就成了一个生机勃勃情意浓浓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当然很可爱。越来越冷酷、现实了的成年人,突然一见孩童呓语一般真实的这些语句,不符合成人思维习惯的错位说法,就觉得耳目一新,觉得新鲜、刺激、美丽。

明朝的李贽主张童心说,以儿童的真诚心看待世界,以儿童的本真心写文章。真是这个意思,真实的、多情的东西,成年人的思维意识里很少,突然像晾晒谷物一般晾晒到他们包括我眼前,就觉得鲜活可爱,诗意浓烈。

四是意象很丰富。村庄、风、阳光、月光等意象比较受鲜圣的喜爱,题材广泛,但是以乡土散文诗和乡土散文为最精美、成就最高。《风声在耳》组章,这个特点就比较突出,单篇单首来看,很精美,但是一系列看下来,略微有单调重复之感。当然细细一看,这些篇章所写内容,虽然其他篇章也有涉及,但是角度又有不同,内容各有偏重。总的来说,他的散文诗、精短散文以乡土散文为成就最高,最受人喜爱。他自己大概也感觉到写乡土散文诗,最能够激发自己的灵感,激发出才情,所以反复挖掘,多角度来写。因此他写乡村的组章几乎都写得挥洒自如、得心应手、精美绝伦。

我非常喜欢鲜圣这样的精短散文或者说散文诗组章。鲜圣的作品,介乎这两种甚至几种文学样式之间,算哪种都写得出类拔萃、精美无比。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