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周勇的头像

周勇

网站用户

散文
2023 11/08
分享

如梦似幻的村庄

文/周勇

去了桐庐升仙里之后,对村庄的印象,又有了新的理解。

这里的水是以清流的形式潺潺湲湲流向远方的大河的,在溪流的沿岸,有着成排民宿。这些民宿的朝向不一。从外面看上去都显得很讲究。我问过一家民宿的老板。老人说,房子是儿子造的。从打地基到装修一条龙,180万保底。这家民宿并不是村中位置最好的一家,但是从装修的硬件来看,确实是非常不错的。比如调节水温圆盘式花洒,还有那只马桶,都是高档配置。至于床头灯和开关,也是非常好的。电视节目是那种点播式,用的是网络电视。开了半天,都是花钱才可以看,没有普通频道节目。

这些村庄的民宿无疑将浙江农村的生活拉高了档次。其实,我觉得想要的也许不是一流的住宿条件,哪怕是茅屋小院,竹楼棚户。只要有流水在一侧,能听到鸟语花香。打开窗户可见稻田里禾苗挂着饱满的穗,仿佛哲人的沉思,我就觉得很美了。现代化的民宿,只会让人住着舒服,但缺乏诗意。

在我的老家湖南凤凰,美丽的沱江河在上游筑了水坝——长潭岗电站。从坝子边的路向上迤逦而去,可以到达竹山村民宿。这里有成排的民宿建筑,有的黄墙青瓦,有的似城堡如鸟窝,千奇百怪。这里毗邻的村落是典型的苗寨,家家户户由土砖和石块垒砌,屋子大,里面陈设古旧。走进去就能给人一种熟悉的回家感觉。寨内人以吴、唐、龙三大姓氏为主,石板路和原始的寨堡构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当地苗民擅长苗药、苗武术、攀岩、苗歌、苗舞等民族风俗民情。走进其中,苗家待客热情豪爽,令人倍感亲切;五谷丰登的吉象、道家道堂的法与术又让人惊叹。倘若遇上了节日,当地人会唱起苗歌、跳起苗舞,表达对欢乐、追远、祈福、英勇、精神敬仰等,并且主动邀请客人参与,这就是体会民族风俗的最好时候。

当然,美酒喝多了,醉了或走累了,就请你找一家民宿躺下来。枕着美丽的长潭岗湖水入眠,在这里,你可以感受雾绕村庄,沿着山形冉冉上升的诗意情怀。

比起这如梦似幻的村庄民宿,我能联想到小时候的村庄生活。它们是那么贫瘠,却又是那么真实。苦中有乐,乐中含有忧虑。

我们的村庄坐落在群山环抱的凤凰沱江郊区,离城市有15里远,最早是石板铺砌的,后来修起了泥路,宽敞、却也简陋。在村子里行走,你会感觉到青石板延伸出去的想象,它向纽带一样牵系着每家每户。早上爬起来挑着水桶去打水。母亲在灶后说,小心点,能担多少就多少。

我挑起水桶沿着村里的青石板走向村中的老井。这口井来头不一般,它就在村子的中央一块斜向的山坳里。一眼泉水汩汩流淌。记得有首歌叫《北国之春》,那么我们这里就是“西南之梦”了。井沿边的石头早已磨得光滑,能照见人影。

早上,一队的旺婶挑着一担萝卜在清洗。她用稻草刷去萝卜上的泥,萝卜露出如婴儿手臂般的身子。这时,我听见三队的媒婆回清婶子说:“旺妹子,洗那么多萝卜是要晒干还是拿去凤凰卖啊。”

旺婶说:“回清姐,自己切片晒干,等冬月里卖萝卜干,或做腌萝卜干。挑到城里卖,又重又累更不值钱。”

“那可不是,还是晒干好卖。”回清婶说,“你空了我到你家去,教我学纳鞋垫做花色。”

旺婶说好的呀。她刷去的泥在清水里化开,不一会儿,洗菜池里的水面升起了一缕轻烟,缓缓地在池子中荡来漾去。

除了池子是交流中心,早晚的大喇叭节目播放也是布置工作和学习的常见方式,先是听歌:“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后是新闻——谁家的猪拱别人家的菜地了,传达今年交粮指示了,某个大人物去世了,大队会议精神传达等等。

人们在村庄里生活,村庄给了农人以庇护,依靠和希望。

小时候,在大队分红时,我记得那时只有5岁,报上我母亲的大名去拿东西,往往可以领到一斤地萝卜,三斤花生,几两茶籽油,甚至二两肉等。

冬去春来,人们迎来了分田到户。我家人力少,每次插秧栽禾,都会请舅舅和姨父家的人帮忙。布谷鸟催更,我们在春天播的种已长成苗,于是大把大把拔秧,再去被收拾好的水田里插秧。听着偶尔一两声“布谷布谷”空灵的声音传来,我会怀疑这种鸟儿简直太懂墒情了!

当蛙声遍野,我们在齐腰深的水里寻找别的稗草,有时候,我会背上打药机去田里施药。只见敌敌畏药水均匀散步在田间各处,稻浪声,打药机的咕咕声,一同在绿油油的天地里回响。

阳光爬在东岭的远山之间。这时可以见到放牛娃吆喝着小牛走来,太阳红通通的,放牛娃的脸也红通通的。

对于在农村长大的人来说,村庄就是他生命的诠释。我不知道这样说有没有准确。有了村庄,整个就有了“精神的魂魄”。我一直在试图找到民宿和村庄之间的关联。试想,留恋村庄,皈依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向往。在中国广大的农村,还保留着千年不变的规矩和习惯,人们酿酒、打豆腐,打糍粑,打豆腐……这是村庄的日常,也是中国农村的日常。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今的村庄,往往尝试产业化经营。这样,能确保耕地不放荒。因为,最早的土地上,是从一两个姓氏互相传承,拥有文化的浸润和厚重的人世阅历才发展为今天的乡居理想场所 ,成其为“升仙里”“竹山村”,还有我的故乡农村——白岩村的。

如今,村庄建设的原则在于——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我们当务之急的事——应该是把村庄好好保护起来,让村庄成为一道傲岸风景线,同时还要让它书香氤氲,文化厚重。

让古老的村庄在转型中成为乡村经营的伊甸园,让梦想照进现实,让我们的村庄变得更有魅力!

如果你想成为村庄的公益宣传保护者,那么我建议你不妨来农村走一走。这里的袅袅人烟青青稻浪会把你带入那个只生长传说的梦幻神话里!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