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局限于枯燥的讲义和知识性的灌输,哪怕青年人就在戏曲鉴赏的课堂上,离讲台咫尺之近,离真正的戏曲艺术也有百里千里之遥
对戏曲缺乏兴趣是因为对戏曲不了解,对戏曲不了解是因为不接触戏曲,这可能是大部分“非戏迷”止步于戏曲艺术门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让更多普通人“接触”戏曲、了解进而喜欢传统文化,就有了戏曲进校园、戏曲艺术普及、把戏曲纳入通识教育等戏曲和校园的结合之举。
理想的戏曲教育是分层次、分群体的,诸如学龄前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这样不同的年龄段,采取不同的戏曲教育形式和内容,起到的效果也大不一样。但总的来看,在戏曲进校园、把戏曲纳入通识教育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却是共通的。以我熟悉的高校戏曲教育为例,现在,绝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戏曲鉴赏选修课或相关的戏曲知识讲座,成立了戏曲社团,也都曾邀请地方戏曲院团进校园演出。昆曲演出现场,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观众的比例不断增大,一些戏曲推广活动中,青年“义工”的身影也不断增多。但与此同时,据我们在江苏、山东、甘肃、上海等省市部分高校的调查,大约只有2%的大学生会掏钱买票进剧场看戏曲演出,不到5%的学生会收看电视或网络上的戏曲剧目,几乎没有几个学生能数得出5部以上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的剧目或5位以上戏剧梅花奖得主。
为什么教育环节里试图激发青年人戏曲兴趣的努力收效并不明显?为什么热爱戏曲的青年观众,并没有如预期的那样从校园中一批批产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见仁见智,但我以为,其核心与我们戏曲推广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关,尤其因为我们没有充分重视戏曲艺术本体,没有从戏曲艺术的特殊性出发去集中资源优势、丰富教学手段。
现在许多学校开设的戏曲鉴赏类课程,教授的只是戏曲发展史以及一些名剧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语言特色赏析,和讲授唐诗、宋词、明清小说等没有多大差别,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历史年表和故事梗概,很难领略到戏曲艺术的魅力,甚至适得其反,让他们产生了戏曲艺术陈旧、落后、缺乏生命力的错误认识。这种教学,忽略了戏曲艺术的核心——声腔音乐。几十年前的人们之所以热爱戏曲,一遍遍观赏他们所喜爱的剧目和所崇拜演员的演唱,都是因为唱腔使他们着迷。没有听过戏,没有感受过唱腔之美,是很难亲近戏曲的。在今天这个分众化时代,笼统的“戏曲艺术”已经吸引不了多元观众群。不把戏曲音乐、戏曲唱腔纳入到教学中来,学生对戏曲的学习只能是“隔靴搔痒”。
从艺术本体出发,戏曲是属于唱腔的,也是属于演员、属于舞台的。戏曲院团演艺人员对戏曲通识教育来说,是一个庞大的志愿教师群体,他们能将语言无法描述的戏曲艺术通过唱与演生动准确地传达出来。一些五六十岁的老演员,登台的机会渐渐少了,但他们有丰富的演唱经验,请他们来高校教唱戏曲唱段和传授表演技能,指导学生排练一些难度不是很高的戏曲折子戏,将成为很好的教学实践。创造条件让学生经常观赏戏曲演出,更是戏曲教育的有效途径。舞台是戏曲生长的地方,也是观众群体壮大的地方,欣赏现场演出对培育未来观众的重要性无论如何估计都不为过。
有人说,戏曲属于舞台,而教育立足于讲台,戏曲通识教育听上去像是一个将大舞台倒灌进小讲台的行为,能成功吗?在我看来,一方面,不能低估讲台的作用,比如,讲授并且引导学生研读优秀的戏曲典籍,就是戏曲艺术传承推广的重要方式。在近千年的戏曲发展过程中,文士与艺人创编了数以万计的剧本,集辑成《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元曲选》《元曲选外编》《六十种曲》《后六十种曲》等,这些优秀典籍不要说今日理工科的学生不知道,就是文史哲专业的学生也很少接触,实在可惜。另一方面,戏曲教育一定要从戏曲艺术的本体出发,扩大学生与活生生的戏曲的“接触面”,丰富讲台的手段构成。不明白为什么是这个动作而不是那个动作,也看不出为什么这个动作就恰到好处,何谈对戏曲的了解与热爱?仅仅局限于枯燥的讲义和知识性的灌输,哪怕青年人就在戏曲鉴赏的课堂上,离讲台咫尺之近,离真正的戏曲艺术也有百里千里之遥。
我常常会想起上世纪60年代创作的《三笑》等风靡大江南北的戏曲电影,它们简直是向大众推广戏曲的绝佳范例:形式构架是成熟的故事片,引人入胜,但是里面的血与肉都是戏曲的,唱腔的美、表演的精致以及传统文化的韵味都保留了下来,让人回味。好的艺术教育未尝不是如此,只要艺术本体的精髓在,一切形式都可以探索。三尺讲台之上,要让学生们知道历史中的戏曲,了解戏曲的历史,知道它怎样演变、如何传承,但比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体认到戏曲的美,领悟到戏曲的艺术精魂,这是它穿越历史、传承至今的依据,也是它吸引年轻一代、培育未来观众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