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戏剧院团 >> 正文
一代大哲黑格尔曾经说过,哪个民族有戏剧,就标志着这个民族走向成熟。如果说戏剧是从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生态中提 炼出的盛宴佳肴,那么剧院就是这道美味最恰如其分的容器和载体。只是在当代中国文化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之际,“大剧院”这一精致容器的铸造,似乎有过于喧 宾夺主的意味。尤其伴随着各地的土木之兴,相应的问题也接踵而来:许多剧院为什么建得起、养不起?观众寥寥为何票价却降不下来?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一 起对各地大剧院所面临的生存之困一探究竟。
建筑“高大上” 维护“生存难”
随着国家大剧院的落成,近年来各省、各地市不断有堪称“高大上”的大剧院崛起,一股剧院建设的热潮滚滚而来。据统计,自2010年以来,全 国已建成和将要建成的大剧院有40家左右,平均每年有10多家大剧院建成或将要建成。比如,新疆昌吉州、安徽蚌埠、黑龙江哈尔滨以及山东的临沂、潍坊等城 市,纷纷开建或计划建设大剧院。这些城市的大剧院具有“体量庞大、设备豪华、造价不菲”的共性——投资金额均在5亿元左右,剧院占地面积也多在7万平方米 以上。
剧院是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高标准的大剧院能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欣赏高质量的演出,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然而,尽管建设大剧院的初衷是 好的,大剧院落成以后所暴露出的“建得起养不起”“生存难”等问题目前却愈发突出,很多城市的大剧院只有依靠财政补贴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今年山东省文化工作会议公布的数字显示:济南省会大剧院每年财政补贴1313万元,青岛大剧院每年财政补贴2795万元,烟台大剧院每年财 政补贴1500万元,潍坊大剧院每年财政补贴2000万元。事实上,除了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的大剧院运营尚可外,多数二三线城市大剧院都靠政府 “养着”,离开了当地政府每年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补贴,都很难生存下去。“地方剧院的生存困难状况有很大的普遍性,它既承担着满足群众文化需要的任务, 同时又要有一定的经济收益才能生存下去。”浙江省演出业协会会长齐有为指出,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来引进精品演出,既不能低价惠民,也难以多销创收,并非长久 的生存之道。
剧院的软件建设相比硬件条件的严重滞后,难免让人疑窦丛生:“文化建设”是否沦为了“没文化”的政绩工程?面临着国内众多“大剧院”的生存之困,我们亟须寻觅一条正本清源的突围之路。
长了“面子” 丢了“里子”
政府花巨资建设的大剧院,最后却成了政府的包袱——每年得拿大把的钱养着。究其原因,首先还是在于相关文化部门一味追求“高大上”,而忽视 了当地的文化消费能力。这些年,很多地方政府把大剧院视作城市的地标来进行建设。外观设计,重高端大气;灯光音响、舞台系统要国际顶尖。诚然,剧院基础设 施和功能越完善,演出效果会越好,观众也就能获得更好的审美享受。但每年能承接到多少场高端大气的演出活动,又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高端的文化消费?这是很 多地方开建大剧院时都没有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目前,很多城市的大剧院尽管建筑外观大气、功能全面,符合国际化和现代化标准,但实际利用率却极低,多数剧院使用率不到50%,有些剧场的 空场率甚至达到80%。缺乏常驻团队,没有节目来源,众多造价高昂的视听设备在大多时候只能闲置,抬高运营成本的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因此,把大 剧院建设得豪华大气虽然给城市长了“面子”,却没有考虑财政承受能力的“里子”。
再者,大剧院的维护成本极高,这导致了演出的高票价,而高票价势必会挡住普通民众走进大剧院的脚步。且不说建筑成本,剧院里的灯光、音响等 现代化的舞台设备的折旧和使用费用,每年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如此巨额的花费,又必然导致剧院通过高场租和高票价来弥补运营成本。
以临沂大剧院今年开春承接的一场李云迪钢琴音乐会为例,其票价多近千元。如此高的票价,让占人口大多数的普通收入阶层望而却步。可以想象, 对于月收入两三千元的上班族,谁舍得掏出上千元进大剧院去看一场“高大上”的演出?长久下去,自然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很多普通的艺术团体因高场租而不 能演,能进来演的却因高票价让一般群众不敢进,演出场次少得可怜,最后又导致票房收入不足以担负高额的维护费用——如是往复,戏剧的整体生态就将趋向萧 条。在循环交替的恶性链条之下,很多城市的大剧院都陷入了“建得起用不起”、剧场长时间空置的尴尬境地。
既要“有戏演” 也要“看得起”
作为公共文化设施,大剧院所发挥的服务群众的作用毋庸置疑。但如果只追求“高大上”,而忽视“接地气”,大剧院服务群众的功能又如何体现?大剧院不该是城市的“花瓶”,而应成为平民化的艺术殿堂。
盘活大剧院,重在剧院“有戏演”,观众“看得起”。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当前剧院的生存模式——把大剧院做成大众的剧院,让剧院不再 只是高规格的华丽空壳子,而是走平民化路线,进而改变普通民众对大剧院演艺文化消费望而却步的尴尬现状。当然,“高大上”的演出活动可以有,但不能认为只 有高档次的演出才配得上大剧院,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文化消费习惯以及当地的文化资源,以低场租多接纳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的演出,从而盘活大剧院的演 出市场。
其实,国内的大剧院不乏成功运营的例子。譬如首都北京的国家大剧院,就以独具特色的运作模式,成为全球范围内规模庞大、现代化程度较高、艺 术生产能力异常活跃的中国文化领域的航母,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再例如广州大剧院,由于实行“零补贴、零编制”的全新运营管理模式,逐步成为 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阵地,自营业以来,每年平均演出300多场。
大剧院要存活并发挥作用,仅靠政府拿钱养不是长久之计,观众才是它最有力的支撑。正如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所说“培养观众是大剧院的第一要 务。”因此,大剧院要想走出困境谋发展,就必须把场租降下来,把票价降下来,把“高大上”的架子放下来,用接地气的演出,用观众能接受的票价,吸引和培养 更多稳定的观众群。
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前很多地方正积极推行“低票价”活动,比如国内多家文化企业签约加入京津等地“文化惠民卡”,让百姓低折扣看戏;多座城 市推行文化惠民工程,“低票价”演出财政给补贴……今年7月,烟台大剧院更是在全国首创“院线演出经济适用、公益演出全民共享、社会经营有效补充的三位一 体”运营模式,使市民最低花20元便可欣赏国际顶级剧团演出。
大剧院,既承载着传播高雅艺术的责任,也肩负着提供娱乐产品的使命。虽然阳春白雪可以涤荡人心,但文化只有贴近百姓生活才能生生不息。因 此,要想突破现代大剧院的生存困局,就理应让更多的艺术形式走进大剧院,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走进大剧院。大剧院自身也须走下云端,真正成为连接人民群众与文 化艺术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单位:郇玖妹,山东师范大学;王秀庭,临沂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