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不够响亮的“号角”——评歌剧《号角》

//m.zimplifyit.com 2015年10月21日09:07 来源:中国作家网 肖 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的文艺工作者陆续创作出一大批反映抗战题材的文学和艺术作品,其中许多作品感人至深,让人深思。中国歌剧舞剧院也在这一时期推出了自己的作品,日前在保利剧院上演的歌剧——《号角》就是其中之一。该剧讲述的是青年聂耳在家乡昆明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军警追捕逃至上海,后加入“明月歌舞社”进行音乐创作,并在左翼作家的影响和带动下,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聂耳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其改名为聂耳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在小学就读时,就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还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1927年,聂耳高中毕业进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后,与友人组织“九九音乐社”,经常参加校内外活动。在这期间,他还学习了小提琴和钢琴。1931年,聂耳因参加学生运动被迫逃离昆明来到上海,进入“明日歌舞社”,并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苏联之友社)。1933年,聂耳由田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这一年是聂耳最辉煌的一年,他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1935年初,聂耳和田汉共同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7月17日,聂耳在日本溺水身亡。

  聂耳以他天才般的音乐才思和不竭的创作激情成就了《义勇军进行曲》的优美华章,鼓舞了世人,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正因如此,华夏儿女没有忘记他,家乡父老没有忘记他。1954年,云南省政府决定重修聂耳墓地,并请郭沫若先生题写墓碑和墓志铭。在聂耳的墓志铭中,郭沫若先生在开语中即称聂耳为“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或许,这就是剧作者将作品命名为“号角”的原因吧。

  聂耳是天才的音乐家,也是一个年青的革命者。创作了37首音乐作品的聂耳以他天才的禀赋和音乐才华成就了他光辉而短暂的一生。他的《大路歌》《码头工人歌》《开路先锋》《新女性》《毕业歌》《卖报歌》等歌曲都是描写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听着这些歌曲流淌出的不朽的旋律,让我对从“象牙之塔”中走出的聂耳充满敬意。他在“九一八”事变后创作的作品,如《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告别南洋》《梅娘曲》等都是聂耳投身火热现实生活而创作的作品。

  在上海狭窄的亭子间里,聂耳以自己的天才,以自己的音乐禀赋,以自己火热的激情,将自己的精神之火变成五线谱。他用不朽的音乐为旧时代和外族入侵者敲响了丧钟。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聂耳是不朽的,聂耳的作品是不朽的。今天的人们理应怀念他,纪念他。中国歌剧舞剧院以歌剧的形式来讴歌聂耳是值得称赞和肯定的。但是,纵观《号角》全剧,我并没有从剧中感受到聂耳音乐天才的魅力和他火一般的创作激情,也没有感受到号角的力量。

  该剧以聂耳在昆明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被军警追捕和其恋人筠溪话别为始点,主要以描写聂耳在上海的生活和创作为主线,同时,也辅以“明月歌舞社”演员田怡对聂耳的仰慕和爱恋,最后以《义勇军进行曲》的歌声为结尾。

  全剧结构松散,剧情平淡,缺乏矛盾的冲突和高潮,没有能够集中反映音乐天才聂耳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人生阶段。该剧所渲染的聂耳两段情感经历,似乎也平淡无奇,并没有体现对聂耳的创作和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尽管在剧中出现了聂耳创作《卖报歌》等情节,但该剧始终没有着重墨于其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经过,也没有讲述田汉对他的影响以及田汉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中的巨大作用。对这一重要史实的忽略不仅弱化了聂耳这个人物,也极大地弱化了《义勇军进行曲》这首不朽歌曲感人的创作过程。让观众在看完该剧之后,有不知所云之感。所有的感觉汇聚起的印象就是:这是一只不够响亮的号角,是一只难以震撼人心的号角。

  中国歌剧舞剧院曾经涌现出马可、乔羽、王昆、郭兰英、赵青、陈爱莲、吴雁泽、徐沛东、关峡等一大批优秀艺术家。曾经创作出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以及《南泥湾》《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优秀作品和剧目。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辉煌过去的院团在继承优秀基因的基础上还需推陈出新,不断超越,为观众继续奉献出更优秀的文艺作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于一个拥有60多年历史的院团来说,培养和吸引人才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剧团如果希望能够永远拥有观众和掌声,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人才二者缺一不可。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