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传统戏曲如何突出重围

//m.zimplifyit.com 2015年10月26日10:17 来源:光明日报 韩业庭
 传统戏曲进校园 CFP 传统戏曲进校园 CFP
送戏下乡 CFP送戏下乡 CFP

  文化名家冯其庸先生谈到中国戏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时曾说:“中国的戏曲如果灭亡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就灭亡了一半或三分之一;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其中必然包括独立的民族精神),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它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基础。”

  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中华文化重要根脉的传统戏曲近些年来生存日益艰难。数据显示,中国传统戏曲已从1959年的368种减少至2013年的286种,以每年超过一种的速度在消亡。

  尽管如此,今年7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也随之召开,这些为传统戏曲的传承保护提供了政策利好。而在地方,基层院团和戏曲工作者的积极探索,也为传统戏曲突出重围带来了希望和曙光。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今年,国家层面出台了《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而地方政府的政策探索已经开始了很多年。事实证明,要让传统戏曲传承并发展下去,政策支持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比如,2013年以来,为支持传统戏曲的传承发展,山东在省级层面出台系列政策措施,统筹安排财政资金,在选题创作、加工提高、演出奖励等环节分别制定扶持办法。由于政策扶持涉及戏曲创作的每一个链条,这一探索被形象地称为“全链条”扶持机制。依靠这一机制,2014年山东省本级财政累计发放扶持资金1000万元,近30个戏曲传承项目从中获益。

  “全链条”扶持机制,给传统戏曲的剧目创作带来巨大利好。可对于基层剧团而言,创作已经退居次要地位,如何生存下去,如何把现有的剧目保留传承下去才是当务之急。

  有不少地方在文化体制改革中采取了“一刀切”的政策,将基层院团全部转企改制,将其作为包袱残酷地甩到市场中,任由其自生自灭,结果很多地方剧种在市场的大潮中快速消亡。

  幸运的是还有一些地方在制定政策时,不忘对传统戏曲“扶一把”。2012年7月,菏泽市对市、县两级国有文艺院团进行改革,保留了国有文艺院团的事业单位属性,同时财政上加大扶持力度,财政拨款较改革前增加了20倍。以菏泽市牡丹区大平调剧团为例,在2012年之前的二三十年中,由于长期发不上工资,剧团基本名存实亡,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平调,也面临着消亡的命运。2012年后,全团定编52人,每人每年财政拨款4万元,过去的演员、灯光、舞美人员都重新回到了团里。再加上演出补贴,大平调剧团的演员们月收入现在能够达到4000元左右。

  “工作稳定了,收入增加了,人心自然也就安稳了。”大平调剧团团长何西良介绍说:“咱们剧团现在每天要么排戏,要么演戏,已经能够演出30多个剧目,每年下乡演出100多场。”在大平调剧团的排练与演出中,大平调这一有着500多年历史的古老剧种,现在又恢复了往昔的活力。

  优化戏曲文化生态环境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来说,“水土”便是支撑其存在发展的戏曲文化生态环境。以前,中国传统戏曲之所以能够传承数百年乃至上千年而生生不息,很大程度上缘于长期形成的浓厚的戏曲文化氛围和数量庞大的观众群。因此,要让传统戏曲传承下去,非得有一定数量的观众群体和较浓厚的戏曲文化氛闻不可。

  近年来,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各地的戏曲剧团开展了持续的“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比如,2014年,菏泽市全市11家国有文艺院团“送戏下乡”演出4192场,今年上半年“送戏下乡”演出2310场,演出的剧种涵盖了山东梆子、枣梆、大弦子戏、两夹弦、柳子戏、大平调、四平调、豫剧、坠剧等9个当地的剧种。而枣庄市采取“政府购买、院团演出、农民受惠”的思路,近年来持续开展“一年一村一场戏”文化惠民活动,服务群众达1000万人次。

  在持续的“送戏下乡”惠民演出活动中,老百姓得了实惠,院团拿到了演出补贴也锻炼了队伍,更为重要的是,看戏这一在很多地方消失了很久的传统得以恢复,戏迷开始逐渐回归,戏曲的社会文化氛围也开始得到改善。

  几乎所有参加过“送戏下乡”的戏曲院团负责人都反映,现在戏曲观众以中老年为主,很多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当这些老年观众离开后,传统戏曲还能演给谁看?因此,培养青少年观众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早在2005年,济南市京剧院便发起了“京剧进校园”活动,以培养少年观众。济南市京剧院院长于鹤咏回忆说,最初“京剧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十分艰难,不少学校担心“京剧进校园”会影响孩子们的文化课学习而将京剧拒之门外。一直到2009年,济南市教育局把京剧进校园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范畴,才推动了“京剧进校园”的广泛开展。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济南全市有1万多名中小学师生能够唱1到2段京剧的经典唱段,形成了“师生学子同传唱,梨园校园共京音”的良好局面。

  在今天的济南,只要是京剧演出,票根本不愁卖,且常常一票难求,而京剧观众中很多都是孩子和孩子们的家长。这让其他剧种十分羡慕,而羡慕之余,更应该学习京剧的做法。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作为“角儿的艺术”,戏曲传承离不开人才支撑。然而,传统戏曲尤其是地方剧种正面临着人才青黄不接、后继无人的危机。

  《两架山》是一个消失了40多年的菏泽地方剧种大弦子戏的传统经典剧目。菏泽一直想复排这台戏,但一直苦于缺少大弦子戏演员。2011年,依托当地山东梆子和枣梆两个剧团,菏泽大胆尝试跨剧种“依团代传”,找到了一条破解濒危剧种传承的难题。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从山东梆子和枣梆两个剧团抽调年轻的演员跟大弦子戏的传承人跨剧种学戏,学成后,再一起排演大弦子戏的相关剧目。在整理恢复《两架山》的过程中,不仅培养了15名大弦子戏的骨干演员,还抢救挖掘了5个传统折子戏。

  过去,戏曲人才培养基本都采用“师傅带徒弟”或“团带班”模式,而今天“团带班”的培养模式已经跟戏曲传承的实际需求跟不上了。

  菏泽市地方戏曲传承研究院院长徐向东指出,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文化课的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孩子能有个文凭,将来学艺不成还可以另谋他业,因而过去只学专业课的传承方式显然不行了。另外,基层院团在实践中即便培养出了优秀的演员,但由于他们没有接受完整的学校教育,创新能力往往也存在局限,因此传统的拜师学艺应与现代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孕育出优秀的演员。

  基于上述原因,“传统科班制”和“学院教学制”相结合的地方戏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比如,山东文化艺术学校依托文化系统资源,与中国戏曲学院及省直院团联合办学,定向培养人才,为省内外戏曲院团培养输送了一批戏曲新生力量,许多优秀学员已在各自行当中开始崭露头角。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