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舞台上锣鼓响起,武戏正打得激烈,吴凤花手拿兵器,扔到半空中,再稳稳落下,好像有一种魔力,总能把武器吸引在手中。她出身农村、扎根基层,作为绍兴小百花艺术中心的原生代演员,从艺30多年,塑造了诸多越剧舞台角色。
吴凤花的戏,得到了观众的追捧、行家的认可,先后获得了梅花奖、白玉兰奖等多个奖项。今年,她又获得第四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
1983年,13岁的吴凤花踏进浙江省绍兴县戏曲艺术职业学校的大门,从此和戏曲结缘。她清楚地记得,离家时,在家乡农田边,父亲说:“如果你没唱好, 就回来跟我继续种地。”这句话,吴凤花一直沉淀在心里,成为一个信念:“我,一定要唱好!”从家乡的田野启程,她艰难而坚定地在演艺路上走了32年。
《狸猫换太子》帷幕一拉开,扮演三宫总监的吴凤花甩袖亮相,剧情伊始当她得知一宫女欲救太子时,先用干脆利落的语调道白:“好,快随我带了太子去见万 岁。”随即一转身,彳亍不前,唱道:“满朝文武人人自危,你我乃小小内侍,如何管得?实在是飞蛾扑火白白送死啊。”目光流转,畏缩谨慎,转瞬改为细碎步 伐,但最后,被宫女感动,叹道:“为保大宋千秋业,陈琳我拼一死也要救太子出宫门!”激昂情绪,唱词直触人心,就这几分钟的翻云覆雨间,迎来台下“炸窝” 般的喝彩。
但是,由于多年的舞台演出,吴凤花脸部汞中毒,脸色变黑,严重的时候连眉毛都因腐蚀掉光了。每当面对镜头时,吴凤花都会玩笑 道:“这样拍我的脸,太残忍了。”她跑遍各大医院,医生给的回答都是,不再化装再配合治疗。“如果不化装,不就意味着得离开舞台?!”同事经常问吴凤花, 准备唱到什么时候,她总是说:“只要不影响舞台艺术效果,就会继续唱下去。”
家人的支持是她走下去的最大动力。吴凤花的丈夫在看待这张 永远“没卸装干净”的脸时说道,她的脸表面上看有点黑,但是等你深刻理解后,就能理解它的内在美,这张脸不仅仅是反映她对事业的付出,更是对她塑造阳刚之 气增加了视点。对她而言,舞台是神圣且具有魅力的,“舞台让我兴奋,上装以后就会忘掉生活中的我,人山人海的观众对我来说太有诱惑力了。” 话语间,吴凤 花眼中始终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如果要我做选择的话,好在这张脸在舞台上还能遮得住,我还有很多角色想要去尝试,没演过瘾,所以,生活中就要稍微痛苦点 了。”
儿子生日当天,依照当地习俗,吴凤花一家人都会去寺庙祈福,她期望儿子健康成长,家人幸福安康,以及她的脸不要再黑下去了!吴凤花说,某天在街上迎面看到一个穿着白纱裙,长发飘飘,皮肤白皙的女孩迎面走来,那一刹那,她就在幻想:“那个人可以是我吗?”
“不疯魔不成活。”1998年4月,武汉剧场,演出的第四天,吴凤花连续3天高烧,可她依旧坚持上台。在台上,吴凤花虚汗直冒,双腿发软。突然,只听 “碰”的一声,吴凤花在演高难度动作吊毛时,重重地砸在地上。但她在后台稍作休息后,仍然坚持演完剩下30分钟的节目。结束后,赶往医院检查,发现胸六、 十二压缩性骨折。
剧团每年演出100场左右,八成都在农村,舞台是水泥台板架起来的,又硬又冷,有时身子在水泥台板上砸得生疼,皮肉在 跌打中渗出了血,可是吴凤花的动作依然十分到位,武戏滚打毫不走样,拿出真功夫让农民群众观赏。她说:“通过自身言传身教的传播,哪怕今天改变一点,也是 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多元化时代,戏曲生存面临诸多挑战。尽管不少地方戏曲市场在萎缩,但吴凤花的演出依然寻求“新意”吸引观众。《马 龙将军》借鉴莎翁的《麦克白》改编而成,将西方的优秀戏剧作品移植,尝试加以“中国化”,从形式到内容都耳目一新。剧评人评价道:“吴凤花塑造的角色都能 做到形神兼备。表演感情饱满,能将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吴凤花成立工作室已有十年,微博粉丝保持在4.6万稳定增长的状 态。和粉丝的互动,也让吴凤花受益良多。2011年,年内最后的一场演出需赶到山西,北方戏剧的天下,心情自然有些忐忑。出乎意料的是,她的粉丝自发性的 远赴山西太原,把花篮从剧场门口一直摆到马路口,耐心守到演出结束。就连当地的主办方也惊讶说,越剧原来是这么“疯狂”的。吴凤花说:“因为粉丝的支持, 让我在舞台上每一次表演更有底气,我也会拿出更好的作品去回馈他们。”
传统越剧,怎样才能一直焕发魅力?吴凤花扎根在基层,始终活跃在 第一线,寻找剧团可生存的发展空间,打造文武兼备的独特戏曲风格。吴凤花道:“虽然在大环境下,传统戏曲面临一定的危机,但是它的魅力让很多演员始终坚守 在这里。而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扩大传统戏曲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