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记忆中熟悉的陌生人——论秦腔版《狗儿爷涅槃》的改编得失

//m.zimplifyit.com 2016年01月29日10:07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雨晨
  1986年版话剧《狗儿爷涅槃》剧照  1986年版话剧《狗儿爷涅槃》剧照
  秦腔《狗儿爷涅槃》剧照  秦腔《狗儿爷涅槃》剧照

  自话剧《狗儿爷涅槃》问世近30年后(1986年10月12日首演,刁光覃、林兆华执导,林连昆、王领、谭宗尧主演) ,由原作者刘锦云亲自操刀改编,张曼君执导,李小雄、柳萍主演的秦腔版《狗儿爷涅槃》近日登上了首都舞台,使得这部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几十年变迁为背景,笔触饱蘸深情、人物刻画入微、叙事手法新颖的作品继2002年话剧版复排(梁冠华、陈小艺主演)之后再度与观众见面。

  宏大震撼的舞台呈现

  舞台上一片漆黑,沉寂中一根火柴划亮,映出了陈贺祥(狗儿爷)的老态龙钟、满头堆雪。这是话剧版令人难以忘怀的开场。而到了“吼秦腔”的舞台上,开场则设计为三组老腔乐队人物群像剪影,并伴随有震彻云霄、惊天动地的“惊蛰化一犁,春分地气通。旱天打响雷,圆俺一个梦! ”这一反差巨大的处理,为作品打上了鲜明的剧种烙印,唱出了全剧主题。

  在舞台呈现方式上,秦腔相较话剧最大的不同在于运用庞大的歌队展现原作中通过台词来叙述的剧情,如陈贺祥独自一人去收割祁家的芝麻,他的原配媳妇(大虎的亲娘)带着孩子逃避炮火一场,再如公社大队长李万江带人将陈贺祥的“菊花青”和气轱辘车“归堆儿”一场,都采用大量的群体舞蹈,以满足当下观众对于舞台艺术视听的需求,但我不禁怀念话剧版中狗儿爷独自站在空旷的舞台上说的那句“好大的粮食囤啊,就剩我,还有这个不怕死的蝈蝈……”

  舞台呈现方式的选择所引发的又一改动便是必须删除被众多老观众们奉为经典的“狗儿爷哭坟”一场戏,这场戏既陈述了李万江在冯金花的协助下,杯酒“释”走了陈贺祥的土地、牲口,也表达了陈贺祥对爹的愧疚之情。试想,在秦腔中如保留该场戏,势必需为陈贺祥在此安排大段剖析内心的唱段,导致煞尾处“返家”一场的核心唱段地位受到影响。因此从全局的唱段布局角度考虑,删除“哭坟”一场戏也就顺理成章了。

  人物关系牵一发动全身

  纵观全剧,作者基本保留了原作中的人物性格、故事脉络和叙事方式,最大的剧情调整是将陈老汉(狗儿爷的爹) “为赢二亩地与人打赌,活吃了一条小狗儿,还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改为了“遭财主祁永年逼债,为护住自家二亩地,活吃小狗儿,抱恨身亡” 。这一改动对人物间的关系影响应是深远的,使得笔者记忆中原本熟悉的人物有了些许的陌生之感。原作中陈祁两家结下的恩怨,除了陈贺祥趁兵荒马乱收割了祁家二十亩好芝麻外,就是他在祁家做雇工时因劳累不慎将大辕骡掉进井里,被祁永年吊在祁家高门楼上水沾麻绳一通打。但陈贺祥提起这件事时也仅仅是说:“肉皮子坏了还能长起来,可惜了我那件刚上身的老寨子布的小褂儿叫你打烂了……”而秦腔版陈祁两家则结下了“杀父大仇” ,这让大虎(狗儿爷之子)仍然依原作迎娶祁永年之女小梦的情节缺少了可信度,也让祁永年的鬼魂始终围绕着疯癫后的陈贺祥这一推动剧情时空转换的关键设定缺少了依据。也许这正是作者砍掉了“陈贺祥带领大虎、小梦跪拜门楼”的场次,并添加看似突兀的“成年后的大虎骑自行车与小梦商量拆门楼”这一场戏的原因。

  深入挖掘人物性格

  秦腔版在人物性格的深入挖掘上也不乏亮点,最具代表性的要数“听窗户根”和“返家” 。前者将原本的暗场戏转做大篇幅展现:屋内是李万江与冯金花新婚燕尔,屋外是疯癫的陈贺祥身背长条凳追忆桃花树下背回冯金花,这种真切的情景对比给演员的表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感染了现场的观众。

  后者原本就是全剧的华彩:不再疯癫的陈贺祥见到了老年的冯金花,他让李万江“领弟妹回家吧” ,并说“俺那金花不回来了。是神,我给她修座庙,是鬼,我给她修座坟,就在我心里头” 。秦腔版在此处为冯金花安排了大段唱腔: “我不是鬼,我不是神,我不要庙,我不要坟,我是天生一女人!人世上,爷们儿苦楚苦不尽,为什么,娘们儿比爷们儿还要苦十分? ”让作品更具当代对女性的关怀视角,不再是如前作所写那般:“女人好比是墙上的泥皮,揭去一层还有一层,走了穿红的,就有挂绿的。 ”“这地可不像媳妇,它不吵不闹,不赶集不上庙,不闹脾气。小媳妇儿要是不待见你,就捏手捏脚,扭扭拉拉,小脸儿一调,给你个后脊梁。地呢,又随和又绵软,谁都能种,谁都能收。 ”

  对冯金花的描写在丰富的同时,也减少了冯金花改嫁李万江前的两处铺垫,一处是她“家神招外鬼” ,说动陈贺祥入公社;另一处是冯金花与苏连玉谈起李万江时忘情地说出“好汉无好妻,赖汉取花枝” 。这让冯金花在偷玉米时被李万江抓到,导致二人互生情愫这一场戏的情感转换略显生硬。考虑到该剧写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意识流手法受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影响颇深,这似乎应是戏曲表现之长,但从现场的实际效果看,所呈现的时空对接、错位、转换等处理还未到酣畅的程度,为今后的修改留下了一定的空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