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作为每年的年夜大餐,春晚即将与全国观众见面。从1983年至今,春晚已办到了第34届,而这一次也将是“春晚劳模”冯巩登台表演的第31个春晚。对于不少观众来说,冯巩已成为春晚的一个标志,是一种陪伴,也是一种情怀。从28岁到58岁,可以说春晚陪冯巩走过了大半辈子。北京晨报记者梳理了冯巩自1986年首次上春晚到2015年春晚的历年作品,回顾冯巩给观众带来的30个精彩瞬间。
回味:30年人生恍如昨日
冯巩自1986年第一次登上春晚舞台,便踏上了30年的春晚之路。从1986年到2015年,对于一台“年夜饭式”的晚会来说,是从稚嫩走向成熟的一个过程,而对于冯巩,则从一个朝气蓬勃的小伙子变成了一个年近花甲的老男人。在此前的29年春晚历程当中,冯巩从来没有客串过老人的角色,但在羊年春晚的小品《小棉袄》中,冯巩首次表演了一个两鬓斑白的空巢老人。“我妈都95了,我也年近花甲,30年春晚真是恍如昨日,每一年的春晚都在我人生上勾出一道年轮,但是年轮怎么变,中间那心不变”,去年是冯巩登台的第30次春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冯巩坦言:我老了。
岁月如年轮,对于冯巩来说,年轮中间的心仍是制造笑声。现在部分观众可能觉得一些老面孔的作品质量“下降了”,其实不然,客观规律决定了人的精力总会缺乏,艺术的生命也常常短暂,但若仔细推敲,观众也在不断地成长,尤其是在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之后。30年前,看《虎年说虎》观众会新奇,看《巧对影联》观众会叫绝,因为那个年代想酣畅淋漓地看到这样一场一群全国级演员都凑在一起表演的晚会,观众可能要等到下一年春晚了。而连续参加30年春晚,冯巩深深地明白,无论何时,想赢得观众,只能靠作品。“观众的喜爱是我连年登台展示新作品的持续性动力”,记得在一次采访中,冯巩在总结春晚“窍门”的时候坦言,这事没有天赋干不了,没有勤奋干不成,没有文化干不大,没有人格干不长。
追忆:“铁打的冯巩流水的搭档”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用到冯巩这里,他就变成了“营盘”般的演员,他的搭档倒似乎成了“流水的兵”。连续30个春晚,冯巩总共换了16次搭档,合作的演员包括马季、刘伟、牛群、郭冬临、蔡明、闫学晶、王宝强。1986年,首次登上春晚的冯巩,第一个搭档是刘伟,在那时两人的表演还稍显稚嫩。次年,在师父马季的掌舵之下的《五官争功》中,两人都表现出了扎实的艺术功底。再加上随后的《求全责备》,冯巩和刘伟较前卫的作品以及二人“子母哏”的相声表演形式非常受观众喜爱,这使得二人在那个时代家喻户晓。对于这段时期,冯巩后来回忆,就连带着儿子上动物园“所有人都追着自己”,“后来老婆有一次说大伙找你冯巩签字照相你烦不烦,我说千万别烦,有朝一日观众不理我了,更烦,演员就是公众形象,让观众认识喜欢那是好事。”
冯巩曾提到自己选择搭档有一个标准:艺术追求是相同、志同道合、有创新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在刚刚合作3年之后,因为刘伟出国留学,冯巩不得不再觅新知己。但这一换却给冯巩带来了新机遇:1989年冯巩遇见了牛群,便开始了他更大的艺术冲浪。
必须说,牛群、冯巩属于电视的组合,他俩的舞台形象、风格、台词、表演,没有一步不是为电视相声设计的。他们的舞台形象,永远是西装革履,观众甚至完全无法想象他们穿上马褂的样子。二人的佳作率非常高,二人之后说过的《亚运之最》、《拍卖》、《点子公司》、《最差先生》都成了后来人人津津乐道的节目。而施大爷的头发,秦始皇的4根生日蜡烛,倪萍的“小铡刀”都成为了当时的流行词语。
2000年,就在“牛群冯巩”这四个字几乎成了春晚最响亮的品牌时候,牛群单飞了,不光“牛眼看世界”搞起了摄影,还去客串当了县长,冯巩只得再次寻觅新搭档。这一次,冯巩再也没有找到一个像牛群一样的“固定搭档”。但无论冯巩的搭档如何更换,“牛群冯巩”这块儿响亮的牌子永远矗立在观众的心里。对于老搭档牛群,冯巩给予过这样的评价,“他是我的良师益友,只要作品适合合作,我们可以‘白头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