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开幕式上,又一次对全党提出增强忧患意识的要求。他强调,面对人民的信任和重托,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考验,全党必须增强忧患意识,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
要增强忧患意识,自然要多读忧患书。
那么,什么是忧患之书呢?依我浅见,无论沉思之言还是呐喊之声,无论悲苦之词还是快乐之语,只要蕴含忧患意识,这样的作品都是忧患之书。忧患意识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普遍存在于中国文学、艺术、美学乃至史学、哲学之中。举凡中华民族文化经典者,无不具有忧患意识。灿若群星的唐诗,刘鹗只指出了“《草堂诗集》为杜工部之哭泣”,其实,与杜甫并称的李白何尝不是以诗而哭。不必说《蜀道难》《行路难》《远别离》《长相思》《塞上曲》《静夜思》这些顾名思义便知销愁抒愤的名篇,即便是像《将进酒》这篇放纵不羁的千古饮酒歌,却也蕴含着浓重的忧患意识,其中“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以及“与尔同销万古愁”这些名句,足以看出放纵不羁的“谪仙”心中难以浇灭的块垒。只是李杜之愁,表现各不相同。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杜子美则“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诗圣“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黄庭坚)。或忧国家社稷,或患仕途凶险,或忧民生之多艰,或患人生之多舛。总之,无论浪漫主义还是现实主义,“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韩愈),各具忧患之心,乃是诗仙和诗圣得以彪炳史册最重要的价值所在和艺术魅力之所在。
忧患意识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它更是中华民族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这似乎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执政者说得最多的一句忠告之言。唐代政治家魏征将“忧患”解为人的精神状态,《新唐书·魏征传》载:“‘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治国理政者能够不忘国家的危险因素,社会有望趋向安全;能够考虑明白混乱的原因,社会才能逐渐太平;能够思考清楚灭亡的原因,社会就能变得稳固。直至为官者“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宋代名臣范仲淹把我国古代的忧患意识提升到忧国、忧民的高度,更是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的时代,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人正在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忧患意识催人清醒奋进。
要清醒奋进,自然要多读忧患之书。前不久,有朋友郑重地向我推荐了三部好书:《苦难辉煌》《中国震撼》《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读后窃以为,其好处正在于它们具有程度不同的忧患意识,堪称程度不同的忧患之书。
关于《苦难辉煌》(金一南著),作者面对今天如此辉煌的中国共产党,真实地书写了她成立之初的艰难困苦,生动地描写了一大批不怕苦,不怕死,脚踏实地,百折不挠,一心一意为了人民群众的共产党人。书中描绘了众多我们敬仰或熟知的大人物和无数迄今仍默默无闻的英雄。书中从领袖到战士,都是一个个鲜灵活现的人。写了这支队伍曾经走过的弯路,思想上有过的混乱,然后幸运地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奇观。全书叙述语调沉郁,愈发显示出历史的厚重,书写修辞努力祛除陈言,这便使得人物鲜活而事实可靠。历史曾经是如此地充满苦难,正因为其苦难而显出胜利的不易。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其好处主要在于它深涵忧患。回顾如此苦难的历史,不仅可以让人们珍视辉煌的价值,还可以使得那种种轻薄、虚浮、骄傲、炫耀、奢侈、贪欲的气质和行为更加为人们所摈弃,从而使得全党全民族的素质得到提升。
于《中国震撼》(张维为著),毋庸讳言,这很像是一部对外宣传“中国模式”的专著,对外讲解的特点比较显明。但由于作者学者的身份和修养,学术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全书涵盖了诸多方面的概念、数据和资料,脉络清晰,语言生动。全书大体可划分为三大主题:怎样认识中国的发展、关于“文明型国家”的崛起、关于西方模式的困境。值得称道的是,此书在研究介绍“中国模式”和“中国震撼”的事实的同时,直言不讳地指陈当前中国面临的挑战还有很多。作者分析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百国之合”特点存在“百国之异”的动乱危险,指出了当前中国快速发展中存在的城乡差距问题、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问题、贫富分化问题等等,特别对当前国内采用的GDP计算方法提出了质疑。最后提示中国人应既不因外界的乐观预测而得意忘形,又不因为当前的迅速发展而忘乎所以,应当居安思危,早做准备。深涵于书中的忧患意识,使得读者不由得掩卷沉思。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谢春涛著),是庆祝建党90周年的献礼书。去年一经出版,立刻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作者有夫子自道:“我们写这本书,心中有个靶子,也就是社会热点,读者的疑问,我们瞄准靶子写,这样就有了针对性。”面对群众关心的问题,作者不讳言,不回避。既揭示中国共产党治国执政的成绩经验,又承认党在历史上有过的过失,以及目前还面临着的种种危险,作者把这些问题实事求是地讲好讲透。“过则能改,善莫大焉”,中国人总是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犯错误的个人和组织,他们更关注犯错误后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行为,关注如何对待当前存在问题的危险,无论是局部的问题还是致命的危险。可以说,这部忧患之书,深藏忧患之意,故而深得广大读者诚服之心。
盛世要读忧患书,上述三部忧患之书我认为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