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上帝的事业,好作品是上帝对作家的奖励。
当然,这是我基于小说的创作而言的。我越来越感到小说创作太难了,真是太难了!一个成名的作家,倾其一生,细细翻开来看,也就一两部(篇)代表作,慢慢地成为经典,而所谓的经典,那仿佛是上帝借助作家的手写下的。的确,小说是一门考验作家情商与智商的艺术,是一项艰苦的体力劳动,它需要作家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勇气与决心。
在鲁迅文学院学习的时候,曾听过吴义勤的一堂课,他在课堂上重提了阅读缺失的问题,并批评许多评论没有建立在阅读的基础上。那次课后,我突然有一个强烈的念头,想最大限度地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小说创作的整体情况,同时向身边的优秀作家学习。后来,断断续续地看了一些评论,总觉不甚满意,实际上,要获得一个较清晰的印象,还得从阅读作家群、阅读作品做起。阅读就是学习、是参照、是继承、是借鉴,是一个作家获得创作营养与能量的最好方式。后来,我将目光从国内外的一些经典作品上收回来,集中地阅读了国内“60后”及“70后”的作品,尤其是重点阅读了“70后”同龄人的作品。大量的阅读之后我才知道,在这些作家中已经产生了很多够得上经典的作品,尤其是中短篇小说,只是因种种原因,他们的光芒被遮蔽了。
我在为这些作家与作品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意识到,有很多作家的作品类同性太大,很难分辨出这一个是谁的作品,那一个又是谁的作品。艺术需要求新求异,小说也最忌讳重复与雷同。每一个优秀的作家,首先应努力从文字面貌上与气息上力争让读者认出你来,其次才是从题材上和艺术手法上区别于别人,进而形成自己独有的风格。
另一个阅读体会是:记住一个人的作品比记住一个作家的名字要困难得多!那么多的作品中,真正切入时代生活、人性深处的好作品还是较少的,这也许是小说失去读者的一个原因。现在从市场角度判断,小说不可置疑地成为了一种文化消费品,想想,谁愿意将大把的时间花在一些索然无趣的小说阅读上,花在一些给人的感官带不来任何冲击、给人的心灵带不来光亮与温暖、唤醒不了人的良知与理想、无法带给人审美体验的作品中去呢?
为什么要读小说,这似乎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人类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对人性中美好与善良的赞美……细细想来,喜欢听故事可能是人类的天性,命运的无常、未来的不可知性,使得人类永远保持着一种探索般的好奇心,这大约是一切叙事艺术赢得读者的原动力。话说回来,小说是写人叙事的,小说到达人心的时候,却往往只剩人物形象以及故事之外的东西了。很多小说家太强调故事了,他们沉浸于精妙绝伦的故事,可许多作家笔下的故事虽然精彩,却没有强大的说服力,尤其是作品中的那些小温暖、微光明、假痛苦……他们的笔触无法深入人物的内心与灵魂深处,缺少烟火与尘土味,他们的作品没有质感,没有痛点,脱离了现实生活的真实,这不但使一些作品“一发表便死”,而且使作家自身形象在读者心目中也变得“无知且无用”。
再次,我觉得许多作家也缺少面对现实的勇气,尤其是面对宗教、政治等敏感地带时就失语了。中国的文学传统几乎是包罗万象的,尤其是小说。它不仅仅是故事和人物的简单互现,它的背景是强大的社会环境,它升腾的是作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对这个境遇下人性的理解。当下,我们从互联网上每天都能看到让人惊栗的新闻事件,这让我感到作家处在了一个不用虚构故事的时代,虽然我知道这是一个错觉,但现实确实如此。只是我们面对这些现实时的声音异常微弱。有些作家做得很好,他们对社会问题十分敏感,甚至不惜“卧底”。好作家除了有捕捉文学题材的敏感外,还需要有直面现实的勇气,需要在场并写下来。
我们最需要的是真诚的有良知的小说家、能直面现实困境的小说家。作家身上最好的品质不是别的,是真诚,是对人生与生活的真诚,是对作品与读者的真诚。有人说,小说就是撒谎的艺术嘛!小说就是虚构嘛!其实,小说最大的“实”在于情感(情绪),在于心灵。无论小说家如何虚构,他们对人物的情感、对这个世界的看法,都是发自内心的,这些是没法虚构的,不但没法虚构,而且有着最大的实在。你对当下的生活环境了不了解,你的心与人物、现实贴得实不实,你对读者的态度真不真诚,你的细节真不真实,你的故事有没有说服力,在字里行间,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确实,作为读者,我更喜欢那些真诚的、勇敢的、有社会良知的作家,更喜欢那些情绪化的直逼人的内心真实与灵魂高度的作品,那些风行水面的文字,那些能让人的感觉器官兴奋起来、能唤醒人的七情六欲的文字,能引导人向善向美的具有理想主义光芒的文字,这也许正是文字(文学作品)的魅力。此外,我觉得文字的奇妙还在对人的情绪或情感有保鲜作用,很多好的文学作品,哪怕是一封书信,时隔百年千年之后,我们读来仍会怦然心动,引起内心强大的情感波澜。
是的,好的文学作品是需要作家礼拜着虔诚靠近的,作家只有这样坚持下去,才有可能获得上帝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