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映辰导演的音乐剧《大红灯笼》,以西方音乐剧为范式牵引,大胆而智性地进行本土化创作,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点亮了一盏鲜红的大灯笼。她在中西方艺术中找准契合点,打通传统与现代,平衡艺术与时尚,在看似混搭中,将多种艺术共生共长为一个较完美的生命体,在审美上达到了融合。故事冲突性强且容量大,人物形象饱满,舞美富于中国写意神韵,音乐在现代时尚中流动着传统,将中国原创音乐剧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当下,中国的音乐剧基本还处于引进或移植的阶段,真正意义上的原创作品相当少,精品力作更是凤毛麟角。作为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民族音乐与音乐剧研究中心主任的周映辰,多年来一直从事研究、教学和实践中国原创音乐剧的工作,这次将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搬上音乐剧舞台,体现了她对音乐剧的熟稔和对本土艺术文化的自信。《大红灯笼》延续了《妻妾成群》的故事脉络,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封建大宅院里的悲剧故事。
在改编的过程中,导演以音乐、舞蹈、歌词以及演员的个性化表演,赋予了人物情感和心理更多的张力。比如四太太颂莲嫁入陈家虽是无奈之举,但她意图掌控陈佐千以及整个陈家,这种强势的占领向往,既是她求生的需要,也是她内心欲望的涌动。她不再是单薄的令人同情的角色,带给我们太多的关于人性多面性的思考。《大红灯笼》以四个女人与一个男人的争斗为主色调,但推而及之,作品是在探求人性的深度,状写的是人在困境之中的突破以及欲望无止境的横流。
作为在大宅门内展开的故事,其生活场景的日常性与舞台的特殊性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甚至生活场景就是最为本色的舞台。主创大胆而艺术地引入中国传统的写意布景——一溜儿屋檐几片瓦,便是深宅大院,菊花、紫藤花架、井、灯笼、火焰等舞美设计,又是中国古典意象的现代性展现。在精心构筑实体意象舞美的同时,该剧还开创了虚拟舞美,这中间最为精彩的就是京剧片段的植入。阴暗的夜色中,冷峻的屋檐、恍如鬼火的窗灯,三太太梅珊独自在天台唱戏解闷。戏子出身的她将京剧《杜十娘》唱得婉转凄凉,内心酸楚溢于情态。此时,人物已经隐退,那穿透力极强的唱腔成为流动的舞美。
在音乐上,周映辰以民族打击乐为魂,并起用京剧演员来演绎,以强化原创音乐剧的底色。与此同时,她又积极而前卫地注入现代音乐。大管家是个串联情节的人物,又是陈家大院地位最高的旁观者,他总是唱着饶舌乐出场。这使传统音乐中飞溅着现代性的浪花,让管家这个人物既幽默又灵动。而在舞蹈中,既有“水袖”之古典,又有现代面具舞,在充分表现人物形象的前提下,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进行了融合性的创作。尤其是歌词上,在满足推动故事发展、表露人物情感心理和渲染情绪氛围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中国语言的象征和寓意,从而提升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拓展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比如“雨”那个唱段,正是将中国文化中“雨”的意象嵌入其中,雨不再是具象的,不再是表面意义的挥洒,而是生发出众多的想象与思索。
创作上,周映辰聘请美国知名音乐剧导演、表演艺术家普兰伍德为执行导演。编剧彭锋是曾担任多部电影及话剧作品编剧的北大艺术学系教授。在演员的选用上,她把民族性放在首位,启用了以民族舞蹈著称的甘肃省民族歌舞团,主演王丽达也是擅长民族唱法的歌唱家。她选中捞仔为作曲,虽名气不大,但实力很强,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传达她对音乐的理解。更具创造性的是,她将学院与市场进行了很好的对接,专业与特色进行了艺术的配置,高端审美与普通欣赏进行了适度调和。